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著大纲作者简介著书背景主要内容评论拓展延伸问题探讨1.1作者简介阎云翔,男,1954年生。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本科、硕士就读北大中文系,后留学美国,曾师从张光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07年受聘于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主要著作有《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亲密关系和家庭变迁(1949-1999)》(该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等等。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作者以曾经生活了七年的一个中国北方农村——黑龙江省双城县下岬村为田野调查点,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完成了一份有关中国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的民族志报告。《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之前的学者关于礼物的研究也还比较多,但是阎云翔的研究更侧重于关注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与运作逻辑。1.2著书背景社会背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变迁;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和改造并没有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规则与现代决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生活日益复兴。学术背景:西方学者的田野阵地由台湾、香港转移到中国内地;20世纪80年代海外人类学的大陆乡村研究;诸多有关人类学礼物的研究。人类学中的礼物研究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6):互惠原则,解释地方的经济交易体系马歇尔·莫斯《礼物》(1967):新西兰毛利人“礼物之灵”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1969):交换理论马歇尔·萨林斯(1972):决定馈赠与交换的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和慷慨度;交换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和否定性互惠国外研究:回礼动机的互惠原则、礼物的不可让渡性、礼物与商品的对立国内研究:送礼现象与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关系1.3主要内容01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02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03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04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05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06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07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08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09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附录:中国的孝敬与印度的檀施---非对称性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分析1.3.1概述“礼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礼”的意思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的道理理念的仪礼性表达。第二字“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礼物的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境是浑然一体的。(P43)根据礼物馈赠的目的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区分了礼物的表达性与工具性,认为“表达性的礼物”(村民称为“随礼”)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了送礼人和受礼人之间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而“工具性礼物”(村民称为“送礼”)则是以功利目的为特征,带来的是短期关系。(P44)表达性礼物馈赠的仪式性场合表达性礼物馈赠的非仪式性情境生育庆典亲戚间的互访流产与妇女绝育拜新年和挂线订婚仪式孝敬礼和压岁钱婚礼探望病人盖房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拜寿爱情信物丧礼偶然的庆贺年度秧歌舞表达性送礼工具性送礼1、间接付酬,是在获得关系网络的“局外人”的帮助后,通过送礼的方式来回报人情,它有潜力成为长期性社会关系,也可能向表达性礼物馈赠转换。2、“溜须”:巴结性礼物,是上级与从属之间的垂直交易。3、“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是我们一般理解中“走后门”和“贿赂”,当地人将它当成是“一锤子买卖”,一般也只在本村以外的情景中发生。在求人帮忙之前赠送。关系网络在传统中国社会起到的作用(1)经济功能。农业社会中的彼此互相扶助,某些劳动环节需要提高效率以赶天时,这需要关系网络来支持。另外私人融资也需要关系网。(2)社会保障。在灾荒时期,关系网给生活危机提供了缓冲和社会援助。(3)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关系网在红白喜事时候对主家的精神支持,特别是在葬礼上。(4)政治功能。在中国传统绝对权力的背景下,一个关系网可以缓解上层权力对下层的直接损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人情伦理人情伦理体系理性计算道德义务情感联系村民们通过礼物交换来增加感情,巩固关系。换言之,是发展感情联系和培养私人关系两方面的因素,赋予了礼物交换以实践意义。人情伦理体系的三个结构性维度1.3.2研究方法与理论采用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文本叙述与理论诠释并重人类学中相关礼物的理论研究作了系统的梳理,以礼物交换与流动为入手处对下岬村的乡村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网络作了深入的描写。资料的运用(参与观察)一手资料(田野调查得来的数据与文献);二手资料(听来的下岬村一些送礼的趣闻轶事)。个案研究本书将日常生活的例子通通网络进去。从小切口“礼物”到极大的跨度“制度”真正的实现了“小切口大跨度”的要求。阎云翔调查的地点是黑龙江省的下岬村。青少年时代他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后来由于研究的需要,又先后在当地从事了两次(1989年和1991年)深入的实地经验考察。本书通过描述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图式,通过分析策略性的礼物馈赠和实践性的社会关系,全面呈现一个中国村庄中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和实践中的运作逻辑,呈现一个村庄中人际网络关系的建构和再生产。文章最后指出,当前的随礼和关系培养现象,应放到具体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3.评论优点:深入的民族志描述与理论探讨。从政治情景、经济话语和社会人际关系三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礼物与政治、礼物与商品、礼物与社会网络这三组关系。不足:不全面。缺少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缺少对送神礼物的描述。3.拓展延伸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杨美惠:《礼物、关系与国家》马歇尔·莫斯:《礼物》(1967)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6)中国本土概念分析框架其他(维持、再生产和改造人际关系)人情(人际关系)回报(互换)关系(道德规范和人的感情)面子(脸面)中国社会是以私人伦理关系为本位的社会,他们根据具体情境来对自己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因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有着极大的变通空间。4.问题探讨(1)“天上下雨地上滑,各人摔倒各人爬。亲戚朋友扶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各位对中国的关系、人情和面子等社会行为的理解。(2)“送礼”是否就有利于私人关系网络的构建。
本文标题: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4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