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圆的认识》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带领学生认识一种曲线图形——圆。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同时通过同一圆内的半径、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椎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铺垫。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小组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我抓住这些特点,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三、目标确立《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曲线图形――圆,掌握其特征,会用工具画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精美图案,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依据课标,结合教材、学情,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力和时代的进步。4、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理解圆上概念,归纳圆的特征。四、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课改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演示功能,引导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五、教学流程(一)旧知引入,做好铺垫此环节最初设计时是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直接导入新课。在试讲中发现,这样会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处于被动状态,这时我看到了辉煌老师给我的留言:“没有体现为什么要学习圆,对圆的内涵了解的太少,要突出学习圆的必要性。”我看后顿然开悟,从新设计。除了让学生对比平面图形找到不同外,更让学生感悟到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起到的作用,有哪些科学依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二)引导探究、操作释新“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依据这样的理念,在解决认识圆,了解其特征这一重点时,设计了两次学生动手操作。1、利用实物画一个圆,剪下这个圆,动手折一折,找到圆心。2、利用刚才剪下的圆找半径、直径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填表格。此环节我接受了许多网友老前辈的建议,完善了报告单。在试讲中发现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半径、直径的含义,这时我接受了辉煌和山花烂漫两位老师的建议,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个问题:在你知道了什么是半径、直径后,试着在这个圆里画出来,并观察,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了。(三)应用体验,互动交流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几组练习题。1、基础练习:让学生判断圆的直径、半径,并说说为什么?2、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纳了众多前辈的建议,增加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习题的数量,同时也考虑到练习题的坡度问题。(1)让学生为自行车车轮安装车轴。(2)解释吃火锅时火锅为什么放在桌子中间。(3)我以套圈游戏的形式结束练习的环节。在游戏开始前为学生出示两个问题,一个是圈为什么是圆形的,多人同时玩游戏时,应该怎么站?在游戏结束时,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到更为开放的空间,此组练习题真正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四)自主画圆,欣赏设计此环节我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画圆的方法。明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当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一组由圆组成的漂亮图案,使学生产生设计的冲动。让学生亲手出这些美丽的图案,在数学活动课上展评。对我们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要依学生能力水平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本文标题:圆的认识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5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