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外家具发展史中式家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家具以木材制作为主,木质易腐损,很难长期保存,因此宋代以前的家具存世极少,现在传世的多为明清两代所作。从墓葬及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1)史前至汉代•人们以席地坐为起居方式,因此家具均属低矮型,至汉代达到其最高成就,形成了彩漆家具体系。(2)自魏晋至唐代•这一时期传统的席地起居习俗逐渐被垂足高坐取代,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家具形体出现了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最后形成新式高足家具的完整组合。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3)宋元•是我国家具史上承上启下的时期。这一时期垂足坐姿已普及到民间,高型家具得到普遍发展。宋代经济繁荣,达官贵人营造府邸和建造园林成风,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家具业的繁荣兴旺,为明清家具进入艺术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代立国时间短暂,在家具品类和制作上主要沿袭宋代风格。(4)明代•明代,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完备、成熟时期,形成了独特风格。•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复苏,社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也比元代有了较大的进步。•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兴盛国势之中,城市的园林和宅第建设,也随着兴旺起来。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现东南亚)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材料,随着从此南洋诸国和中国来往密切,明中期以后,以花梨、紫檀等木材制作的家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投入,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明代家具用材多为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于今天的珍品,为数不少。(5)清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明代以来传统的木作技术和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清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代家具,从发展历史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清初:•继承了明代传统,家具风格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特点,可以称为继承明式的阶段。•康熙末至嘉庆:•从康熙末至雍正、乾隆,乃至嘉庆这一百年,是清代历史上的兴盛期,也是清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期。家具的造型、结构、品种、式样,都有不少的创新,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清朝黄金时代的乾隆时期,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珍品。这些家具,材质优良,作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国势与民风。这些盛世家具风格,与前代截然不同,代表着清代的主流,被后世称为“清式风格”。•道光以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等一连串的丧权辱国事件,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势衰微。随着外来影响日益扩大,外来家具的不断输入,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受到了冲击,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不良倾向。第一节明清代家具的一般特征•明清家具的形体各有其特色。•明式家具总体的风格简洁内敛,造型以线为主,素逸剔透,极少张扬。相对来说显得文气阴柔,给人以恬静的美感。•清代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造型上雄伟、浑厚,用料阔绰,装饰上富丽、豪华,表现出强悍与富贵的气派。第二节椅子类•明清椅子有靠背椅、官帽椅、圈椅、交椅、玫瑰椅以及宝座等基本形式。•1.靠背椅•一般指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灯挂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灯挂椅的造型好像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并因此而得名。2.官帽椅•官帽椅有两种基本形式:•四出头官帽椅:•搭脑及扶手都伸探出来的被称为“四出头官帽椅”。这种搭脑出头的样式,好似明代官员所戴的有帽翅的官帽,“官帽椅”即由此而得名。这种椅子多使用于北方地区。•南官帽椅:•搭脑及扶手不出头的为“南官帽椅”。它除了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外,余者与四出头官帽椅相同。3.圈椅•圈椅后背搭脑与扶手,是由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从搭脑顺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这条曲线圆滑、流畅,形似罗圈,因此被称为“圈椅”,也被称作“太师椅”。4.交椅•可以折叠的交足椅子。也可被视为有靠背的交杌。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属饰件钉裹。明代的交椅以圆后背为多。交椅的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两种。•交椅可以折叠,便于郊游或野外露天使用,古时行军、作战,或郊游,多携交椅。5.玫瑰椅•一种形制小巧、椅背较低且高度与扶手高度相差无几的椅子。玫瑰椅的名称来源不详,该椅子小巧玲珑,深得人们喜爱。第三节明清家具主要材料•明清时代十分重视用硬性木材制作各种高级家具。因为这类木材质地致密坚实,色泽沉穆雅静,是制作家具的理想材料。除硬木外,有些中性木材虽硬度稍逊,但纹理都甚美观,故也是明清家具广为使用的木材。一、黄花梨•黄花梨在明式家具中是最为人重视的一种木材。产海南,其学名为“海南檀”,生长极迟缓,大材不易得。它的特点是木质坚硬,颜色从浅黄到紫赤,有香味,花纹纹理清晰,常有“鬼脸”状斑纹。黄花梨猎人椅二、紫檀•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热带地区的南洋群岛(现东南亚)。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也产紫檀,但数量不多。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木质坚硬,入水即沉。色调深沉,鬃眼细密,表面有不规则的蟹爪纹。清代中期至晚期的上等家具均用此木材。三、鸡翅木•我国广东、海南岛出产这种木材。清代中期以前,人们都用老鸡翅木制作家具,其材质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波折纹,纹样纤细浮动,犹如山水风景图案。鸡翅木南官椅四、铁力木•产于我国广东。它是我国古代硬木中长得最为高大的树种,为此明式家具中不少大件用它制造的。铁力木属常绿乔木,材质坚硬,色泽纹理与鸡翅木相差无几,较之纹理显粗,鬃眼也显著。五、乌木•产地遍及广西、海南、云南和浙江等地。木质坚如铁,性甚脆,其色深黑如漆,似紫檀而更加细密。乌木树径很小,故用乌木制作的大件很少,一般多用作镶材,利用其颜色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效果六、榆木•榆木,榆科,榆属,主产温带,落叶乔木,树高大,遍及北方各地,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适应,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有“鸡翅木”的花纹,可供家具、装修等用,榆木经烘干、整形、雕磨髹漆、可制作精美的雕漆工艺品。六、榉木•落叶乔木。产于江浙一带,故北方称此木为“南榆”。其老龄木材带赤色者名“血榉”,苏州、上海一带的民间多用此木制作家具。榉木硬度中性,纹理如山峦重叠,俗称“宝塔纹”。第四节明代家具的常见装饰风格•明代家具的装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结构紧密相连的装饰,如牙子(牙条与牙头)、圈口、券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另外,如罗锅枨(音cheng)、霸王枨、十字枨、托泥等,枨子虽然是结构部件,但由于匠师的巧妙处理,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第二类,是纯粹的装饰。如雕刻、镶嵌、线形等。1.与结构紧密相连的结构性装饰•(1)牙子•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作装饰。明代家具的牙子形式,丰富繁多,常见的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子、弓背牙子、替木牙子等。这些牙子,既是家具的极好装饰,又是家具坚固耐久的结构部件。(2)券口与圈口•券口是镶嵌在家具立柱之间的镶板,假如上、下、左、右四面均有镶板的就叫圈口。这些券口或圈口的名称,都以中间的空洞纹样命名。它们既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起着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作用。常见的有:椭圆形券口、海棠券口、长方券口、鱼肚券口、壸门券口等等。(3)挡板•挡板指桌案的两侧,即前后腿之间的镶板装饰或用木条攒接而成的棂格形装饰。挡板作为装饰的同时,还加固了腿子的稳定性。常见的挡板有云头挡板、卍字挡板、葫芦挡板、草龙挡板、灯笼挡板等。(4)卡子花•卡在两条横枨之间的花饰。多数是用木材镂雕的纹样。也有用其他材料,嵌玉卡子花等。常见卡子花有双环卡子花、单环卡子花、枫叶卡子花等(5)托泥与鱼凳•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条腿下端所加的方形或圆形的底框,它使得家具的四腿落在木框上,而不直接落地。托泥不仅改变了四腿直接落地的形式,出现了造型上的新意趣,同时,托泥也起到了加固四腿的连接与稳定的作用。•从南宋以来,托泥之下又出现了小巧的、如同龟形的小足,使得严谨规整的四框之下,仿佛又长出可爱的四只小海龟,既活泼又起到通风的作用(6)矮老•矮老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7)枨子•枨子是家具造型的一部分。明代家具的枨子形式很多。有罗锅枨、霸王枨、十字枨、花枨等。明代家具上的枨子是明代家具风格的一部分(8)金属件装饰•在箱子的四角、柜门的门扇和椅凳的座角足端等地方,使用金属件,这也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这些金属件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装饰在花梨、紫檀等色调深沉华美的家具上,确实倍增光彩。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家具、使之坚固耐久的作用。明代家具的风格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世界家具发展史•世界各国的家具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受时代和地域、艺术流派和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造型、色彩、材料和制作技术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而形成了各自特殊的风格。中国传统家具(见中国家具史)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7~18世纪的欧洲古典家具曾受中国风格的影响而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古代家具•以古埃及家具为开端,亚述和希腊早期家具都曾受到埃及的影响。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家具随其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形式,进而影响到罗马家具的发展。古埃及家具•家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613)。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阿蒙法老(约公元前1358~前1348)的陵墓中,已有了十分精致的床、椅和宝石箱等家具。其造型严谨工整,脚部采用模仿牛蹄、狮爪等兽腿形式的雕刻装饰,家具表面经过油漆和彩绘,或用彩釉陶片、石片、螺钿和象牙作镶嵌装饰,纹样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古埃及家具的用料多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亚麻绳等材料,结构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钉。亚述家具•在西亚建筑遗迹的浮雕上,记载着公元前7世纪亚述家具的形象,其品种、造型和装饰与古埃及家具十分相似。较具特色的是旋木椅脚的出现,以及在榻、椅和凳上都铺设有穗子镶边的软垫,显示出华丽的东方色彩。古希腊家具•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家具出现了新的形式。典型的是被称为“克里斯莫斯”的希腊椅子,采用优美的曲线形椅背和椅腿,结构简单、轻巧舒适。家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装饰图案以在蓝底上漆画的棕榈带饰的卍字花纹最具特色。罗马家具•罗马的木家具常用名贵的木材或金属作贴面和镶嵌装饰。除木制家具外,罗马的铜质和大理石家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家具多数雕刻着狮首、人像和叶形装饰纹样。中世纪家具•中世纪前期的家具风格以拜占庭式和仿罗马式为主流。至14世纪,哥特式家具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拜占庭式家具•即拜占庭帝国的家具。是一种由罗马和东方艺术融合而成的家具。雕刻和镶嵌装饰十分精细,并且常用象牙雕刻来装饰。装饰图案主要是花叶藤蔓,其间夹杂着基督教的圣徒、天使和各种动物纹样。仿罗马式家具•9~13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家具的式样。其特征是椅和凳的腿多由旋木制成,箱和柜(图2)采用简单的板状结构,表面涂以明快的色漆,并以金属铸件作加固和装饰。偶尔略施一点简洁的浅浮雕,显出质朴无华的风格。哥特式家具•14世纪后,哥特式建筑上的装饰纹样开始被应用于家具,框架镶板式结构代替了用厚木板钉接箱柜的老方法。出现了诸如高脚餐具柜和箱形座椅等新的品种。哥特式家具的主要特征在于层次丰富和精巧细致的雕刻装饰,最常见的有火焰形饰、尖拱、三叶形和四叶形饰等图案。常用的木材是橡木。日本式家具•常用的家具有矮桌、梳妆台、书柜和折屏等,这些家具体积小巧,造型简练,表面涂饰着光滑美观的日本漆。奈良时代(710~794),日本已有螺钿镶嵌、金银平脱和莳绘等3种漆饰。彩绘图案以山水、莲花、牡丹和鸟为主,并以一种在黑色漆面上涂沥金银粉末的装饰最具特色。柜子多装有镀金的铜配件。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家具•从15世纪后期开始,文艺复兴式建筑取代了哥特式建筑,由
本文标题:中外家具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7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