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一、专门性语言教育二、渗透性语言教育三、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一、专门性语言教育专门的语言教育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儿童系统学习的教育活动,是语言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活动和语言游戏活动。(一)专门性语言教育的特点1、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环境中的语言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语言活动,它不仅遵循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可提高教育和发展的切合性,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大大提高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速率。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2、语言教育活动是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儿童的语言学习可以在各种不同场合中进行,如家里、学校等。总之,凡是人们能进行语言交往的场合,都可以为儿童学习语言提供机会和条件。儿童在其他教育活动中也能接收相关的语言信息,并加工成“自身”的语言。但是,由于这些非正式的语言学习场合,其语言学习都是没有计划的、随意的,儿童从中所吸收到的语言信息材料通常是支离破碎的,这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必然是不全面的。而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不同于非正式的语言学习场合的是:它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而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其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根据语言教育的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3、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组织的语言学习过程一、专门性语言教育二、渗透性语言教育三、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学前儿童往往都是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语言的。非组织性的语言学习,通常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的,学前儿童在这种语言活动中虽然也能获得语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由此带来的语言缺陷也是不可小觑的。(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一、专门性语言教育二、渗透性语言教育三、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谈话活动创设的是日常口语交往情境,它要求儿童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围绕一定的话题倾听他人的谈话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旨在培养儿童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情感和能力。谈话活动的内容涉及:就某一熟悉的场景发表个人看法,如“我的家”“我的幼儿园”等;围绕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进行谈话,如“我最喜爱的动画片人物”“我的好朋友”等。(一)谈话活动讲述活动主要为儿童创设较正式的口语表达情境,使儿童能够在集体面前围绕一个主题描述事物、表达思想。讲述时运用的独白语言,是比谈话更为复杂和严谨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儿童认真倾听的习惯和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能力。其内容涉及: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某一事物的外形、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如“小小电视机”“我的自行车”等;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或影片中的地点和人物的外貌、姿态、动作、表情等,如看图讲述活动《小猪减肥记》《贪吃的鼠娃娃》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某一情境中的人物形态、动作等,如情境讲述活动《我的爸爸和妈妈》。(二)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利用绘画或图书,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学习书面语言的环境,主要培养儿童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其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学习初步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丰富他们的早期阅读和书写经验。其内容涉及:学习翻阅、理解和制作图书,了解书面语言与口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文字的功能和作用,了解识字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感受汉字的基本结构,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学习书写汉字的基本方式。(三)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活动主要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优美、丰富的艺术语言和有趣、生动的情节。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语言的机会,对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及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内容涉及:通过倾听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朗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情节、人物对话等,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借助动作、表情、对话来学习、模仿和表演作品中的内容,拓展儿童的词汇量,培养儿童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儿童灵活运用语言,要求儿童仿照作品的框架,编出自己的作品。(四)文学作品活动语言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使儿童在游戏中按一定的规则练习口头语言,培养儿童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其内容涉及:①巩固难发的音和排除方言干扰音,练习声调和发声用气,如发音游戏《运送动物》的目的就是锻炼儿童发准平舌音z和翘舌音zh;②练习词的用法,拓展儿童的词汇量,如词汇练习游戏《八哥找朋友》的目的就是练习形容词的使用;③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某些结构的句子,锻炼语感,如句型练习游戏《春游》的目的就是要求儿童用“一边……一边……”造句。(五)语言游戏活动二、渗透的语言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和家长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环节,给儿童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儿童积极地进行语言交流,帮助儿童学习在不同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述和交流。儿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往中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思维要比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更加活跃,便于积累语言材料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在自由游戏中,语言是儿童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和分享的工具,也是指导和调节儿童选择游戏的内容、伙伴和材料等行为的工具。渗透在自由游戏中的语言活动,可以使儿童在边说边玩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使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得到充分的练习、巩固和拓展。(二)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纲要》明确指出,儿童的语言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为,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也不是只在进行语言领域活动时才应该受关注的目标,它是渗透在儿童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的。虽然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不以发展儿童语言为主要目的,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儿童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语言经验,丰富了他们谈话和讲述的内容,而且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不同组织形式和在活动中对应的语言交流,为儿童提供了很好的练习语言的机会。这些教育活动不但提升了儿童的口语表达技能,而且使他们体验到语言在不同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中的运用技能。(三)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一、示范法(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示范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展示语言和行为范例引导儿童效仿的语言教育方式,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中最简单、直接和常用的一种方法。示范模仿法是指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为让儿童能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通过规范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范例,这是提高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规范的语言,往往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给予语言方面的示范。示范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录音机,甚至可以是某个语言发展较好的儿童。在示范过程中还要尽量做到“正确、生动、适时”。教师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以下方面教师的语言是儿童模仿的直接对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除了要咬字清楚、发音准确、配合自然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力,如音量、语速、语调等。尤其是在语速方面,教师要适当地放慢速度,让孩子们能听懂并理解所讲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儿童才能更好地模仿。(一)教师的示范语言要规范、易懂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记忆的容量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时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对于分量较多的内容,应根据情况进行分步示范、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如新词句、难发的音、人物的对话、连贯的讲述等,要让儿童有意识地模仿学习。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力度,是指教师的示范应该让儿童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而不是在教师示范完之后,孩子们却是一脸的迷茫。(二)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表现,善于发现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并加以强化。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出儿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尽量避免重复儿童不正确的语言,以免产生误导。(三)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的语言表现,妥善运用强化手法二、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儿童正确发音,丰富儿童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是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在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首先应该明确此次游戏是为了练习发音还是词汇的运用,或是为了其他的语言训练目的,然后再根据目标确定语言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规则。儿童在参与游戏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从中练习听说能力。(一)明确游戏的目的,制定游戏规则在运用游戏法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根据游戏的需要,创设相对真实的游戏情境,使儿童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例如,在组织“小蚂蚁搬豆”游戏时,教师可以布置草地、“蚂蚁洞”的场景,同时准备豆子和各种不同颜色的蚂蚁头饰等,让儿童在相对真实的情境里更加快速、积极地融入到游戏中。(二)创设游戏情境,增强趣味性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和儿童的实际情况确定游戏的时机,例如,游戏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开始时、过程中或结束前进行,不必拘泥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或进行巩固练习时才进行。(三)选择恰当的游戏时机三、表演法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等再现文学作品的情景,从而提高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表演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表演法应在儿童已经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儿童只有熟悉文学作品,其表演才会更加自然、流畅。因此,在表演作品之前,教师应先让儿童集体练习作品中的角色语言,然后再分派角色进行表演,使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及对作品中优美语言的运用,感受表演的乐趣。(一)表演必须在儿童理解并掌握作品的情况下进行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是以个体的经验为前提的,因此,在对作品表演的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是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的,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表演法进行教育时,不限定儿童非要死记硬背作品中的台词,而是鼓励他们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体验不同角色,积极参与表演和创作,让儿童真正体验到表演的乐趣。(二)鼓励儿童体验不同角色,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四、练习法练习法是指有教师意识地让儿童多次使用同一个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句等),训练儿童某一方面的语言技能和技巧。在运用练习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在每一次练习前,教师都要给儿童提出明确的目标,并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一)明确目标,循序渐进由于练习时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儿童的厌烦,因此,在使用练习法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富有趣味的方式展开。(二)练习方式多样,避免机械重复五、视听讲做结合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是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同时结合视、听、讲、做四种手段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视听讲做结合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教育材料,应该是儿童接触过的、比较熟悉的或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物品。这些材料便于儿童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一)选材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在“视”和“听”之后,教师要给儿童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如看图讲述、实物讲述等,都必须要让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观察图片或实物,同时结合感觉和听觉等去理解讲述的对象,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更好地为“讲”做准备。(二)要给儿童留一定的观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根据儿童实际的语言水平,提出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有助于儿童的构思和表达的问题,而不是做出封闭式的、儿童只能做出“是”或“不是”的应答、对后面要进行的表述活动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的提问。(三)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第五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案设计专门的语言教育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名
本文标题: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的途径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8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