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教版】必修一政治:第1课《神奇的货币》ppt课件
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货币的本质问题:妈妈给你织的毛衣是商品吗?为什么?爸爸给你买的衣服是商品吗?为什么?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狭义:有形产品广义: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服务。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平常你们买过这些东西吗?为什么?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商品的基本属性⑴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得以交换的前提★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同一商品具有多种使用价值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两种商品为什么能够用来交换?一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一把斧子≠15千克大米这个等式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生产一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用的劳动方式、使用的工具、材料都是不同的,但是都耗费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⑵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特殊)属性,是商品区分与物品和劳动产品的标志★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结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商品交换经历的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牲畜、布帛、贝壳)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的交换(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携带)货币为交换媒介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二、货币的职能1.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2.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的职能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是观念上的货币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时空一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一般职能(1)贮藏手段:当做社会财富一般代表保存起来★退出了流通领域(2)支付手段①产生: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②用途: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务、工资等★时空不一致(3)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3.用标志词巧判货币职能职能标志词价值尺度“标价”“价格”“定价”流通手段“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现场支付”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工资”贮藏手段“保存”“退出流通领域”世界货币“国际贷款”“购买外国商品”“平衡国际收支”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例题2015年“五一”期间,刚领到4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500元成交。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手段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课前10分钟循纲忆知考点1考点2课堂10分钟归纳应用课时跟踪训练质量铸就品牌品质赢得未来结束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解析:领取4000元工资体现支付手段,标价800元体现价值尺度,最终以500元成交,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流通手段,C项入选。A、B、D三项与材料不对应,排除。答案:C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2014·全国卷Ⅱ·T12①)()2.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2010·安徽卷·T1C)()×理由: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该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理由: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典例1](2014·大纲卷)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当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卖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命题点二货币的职能[典例2](2012·全国卷)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2)纸币的产生: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3)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4)纸币的发行:①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③纸币发行量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发行量过小会导致通货紧缩。[特别提醒]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和面值(面额),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学法指导]“表格法”把握纸币发行与经济形势的关系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含义及本质区别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比较区别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利,但是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长,导致经济低迷,劳动者失业增加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危害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小于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造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等造成国内外宏观经济不景气引发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会引起通货膨胀现象原因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比较区别①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从价值形态上看,表现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纸币的数量不平衡,这是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②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一般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联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货币供应量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解决措施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比较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2010·四川卷·T25①)()2.纸币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2012·全国卷·T12①)()理由:应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理由: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自身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影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典例1](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则货币需求量增加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客观上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信用卡的使用和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均与货币需求量无关命题点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典例2](2013·海南高考)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11.8%B.增加11.8%C.减少16.2%D.增加16.2%[解析]假设2012年某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可知,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14%)(1+3%)/(1+5%)≈1.118,比2012年增加了(1.118-1)×100%=11.8%。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1)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现金结算),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转账结算)货币的种类与形式(2)工具:信用卡、支票等。2.信用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多功能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1)信用卡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同样也不能执行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它只能作为先进的支付工具使用,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2)信用卡本身是基于卡中的货币而使用的,卡中的货币存储于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中的货币是国家已经发行出来的,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可随时提取出来使用。这样,信用卡的使用只有减少纸币的使用量,并不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不能防止通货膨胀。[学法指导]正确认识信用卡的职能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信用卡的使用导致了个人信用风险(2010·海南卷·T4③)()2.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2014·江苏卷·T7②)()×理由:导致个人信用风险的是个人不守信用的行为,而非信用卡的使用。×理由: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减少了流通中现金的使用,但不会使货币需求量增加。二、选择题常考点[典例1](2011·浙江高考)银行信用卡
本文标题:【人教版】必修一政治:第1课《神奇的货币》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1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