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外国美术简史-第六章
外国美术简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第一节西方美术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与流派马蒂斯是野兽主义的主将。他最初学文学和法律,受过学院派短期的教育,后来成为莫罗的学生。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研究非洲土著雕刻和近东阿拉伯的艺术对他的新画风产生了影响。1905年,当他和一群年轻艺术家用明亮的色彩和强烈的造型创作的作品展出时,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但受到美国收藏家史丁和俄国收藏家舒金、莫罗佐夫的支持,他们购买了马蒂斯的作品。20世纪初,马蒂斯的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他画面上特有的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生命的快乐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又宁静的艺术”。20世纪30年代之后,马蒂斯画风的“野”气有所收敛,但并未有彻底的变化。除作油画、壁画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书籍插图家。晚年创作了不少剪纸,有的剪纸尺幅很大,用来装饰墙面,犹如壁画。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期红色和谐马戏团小丑卢奥1924野兽主义圈子中比较重要的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德安在1905年至1907年间画的肖像、风景,色彩强烈、明亮,多为对比色块。1907年之后,一度迷恋立体主义,讲究画面的构成性。之后,他又爱用银灰淡色调,画风向古典写实回归,与柯罗画风相近。他也是一位有才华的现代雕塑家。弗拉芒克早期迷恋凡高,后来也受立体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喜爱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明亮的色彩,通过其对比强化色调的张力。画风比马蒂斯更为粗犷,且予人以压抑感。杜菲比其他同道者较长时间地坚持野兽主义画风。他的作品含有更多的装饰性和东方情趣。后期画风趋向抽象。卢奥除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色彩之外,还往往会用浓重的黑色线条勾画出人物的轮廓。立体主义的主将是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和布拉克(GeorgesBraque,1882〜1963)。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立体主义在1912年之前被称作“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年至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假如说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综合的立体主义则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作活动。青年时期受过学院的写实训练,还受到各种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他还在巴塞罗那广泛接触社会下层,在一群失意潦倒而又极富于思想的人们中,得到生活和艺术的启迪。1900年他第一次来到巴黎,受到革新艺术浪潮的感染。在他内心世界处于苦闷和忧郁的时期,曾先后用蓝色和粉红色色调描绘贫穷的残疾人、病患者、老人、孤独者、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被称为“蓝色时期”(1900〜1903)和“粉色时期”(1903〜1905)。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三教九流杂居的蒙马特尔区,和巴黎新艺术思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弹曼陀铃的少女》、《卡恩韦勒像》(1910)被认为是他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1912年至1914年,毕加索从事综合立体主义的创作。1915年,毕加索的画风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的气氛。弹曼陀铃的少女毕加索1910布拉克在1905年至1906年曾经醉心于野兽主义。1907年末他脱离野兽主义而迷恋立体主义,成为立体主义中与毕加索共执牛耳的人物。不同于毕加索的是,布拉克此后一生忠于立体主义体系,画风稳定。立体主义运动衰退后,他参加了“黄金分割社”的展览。野兽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有油画《埃斯塔克码头》(1906);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为《埃斯塔克之屋》、《有小提琴和水壶的静物》(1910)、《葡萄牙人》(1911)、《吉他》(1913)等。不同于其他立体主义画家的是,他采用拓印文字、人造木材、贴纸来强调画面的现实感,但始终保持着画面的平面效果。布拉克还是一位雕塑家、插图家和舞台设计家。他于1952年至1953年为卢浮宫伊特洛里亚厅设计的天顶画,有现代装饰感。毕加索把布拉克和文学家J.乔伊斯并列,称他们是当代“两个最费人琢磨却又人人都能了解的人”。埃斯塔克之屋布拉克1908莱热是在立体主义运动中有独创精神的画家。他最初学习建筑。1909年之后与立体主义画家往来密切。1911年至1912年加入“黄金分割社”展览。他还与荷兰的抽象画派“风格派”以及“纯粹主义”保持密切联系。他尝试把立体主义和写实手法相结合,表现机械的美和力。他的创作已超越立体主义范围。代表作有《玩牌者》(1917)、《拿花瓶的女人》、《三个女人》(1931)、《休闲者、向大卫致敬》(1948〜1949)、《建筑工人》(1950)等。拿花瓶的女人莱热1927巴拉是从新印象主义转向未来主义的画家。他的代表作之一《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1912),描绘奔跑的狗和女人的足,将一连串运动凝缩于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奔跑的狗有几十只脚。其作品还有《在阳台上奔跑的小女孩》。塞韦里尼是融汇了立体主义语言的画家,他善于用几何形的语言表现动态。卡拉是联系未来主义与形而上画派的桥梁人物。博乔尼是未来派的核心人物,他是画家和雕塑家,也是1912年4月发表的未来主义雕塑宣言的作者。他主张从力量和运动的观点来表现客观事物,建议更多地采用抽象符号。雕塑《空间中连续的形》(1913)是他表现运动中错综复杂的形象和连续运动感的代表作。在阳台上奔跑的小女孩巴拉1912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美术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EdvardMunch,1863〜1944)。事实上,在蒙克的作品中已经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蒙克笃信基督教,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刻上深深的印记。他的作品多表现疾病、死亡、性爱等主题。早期油画《病孩》(1886)、《在灵床旁》(1895)、《母亲之死》(1899),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20世纪90年代起转向更具表现主义特征的画风。《呐喊》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呐喊《青春期》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青春期蒙克1894被称为德国表现主义运动先驱的有C.罗尔夫斯、L.科林德和E.诺尔德。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是1905年在德累斯顿组织的桥社(DieDrücke),主要成员有基希纳(Ernst-LudwigKirchner,1880~1938)、黑克尔(ErichHeckel,1883~1970)、施密特—罗特卢夫(KarlSchmidt-Rottluff,1884~1976)、米勒(OttoMueller,1874~1930)、佩希施泰因(MaxPechstein,1881~1955)。这群青年人凭着乐观主义精神及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与创作结合为一体的社团。他们提出到工人区体验工人的淳朴感情,对雇请的模特儿采取平等态度;宣传艺术不只是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而且还有为人生、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目的;主张创作者与欣赏者处于平等地位。桥社的不少画家画风景和裸体,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抗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在形式上,他们追求平面感和注意线的表现力。圣灵降临诺尔德1909具体地说,基希纳善于直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敏锐感受;黑克尔的风格较为抒情;施密特—罗特卢夫的构图大胆有表现力;米勒的色彩柔和细致,有梦幻感和音乐的特质。1913年桥社因内部意见不一致导致分裂。裸女施密特-罗特卢夫1913康定斯基1896年从俄国移居德国。他在欧洲画坛最早为人所知,是在1909年建立了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之后,其时他任该会主席。1911年他和马尔克组织“青骑士编辑部”,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把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推向成熟阶段。十月革命后一段时间,康氏曾回到俄国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1921年应德国魏玛包浩斯邀请离开俄国。康定斯基在1911年至1921年最早画出了抽象画。他的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论艺术的精神》(1910)、《关于形式问题》、《论具体艺术》、《点、线、面》(1926)等著作中。他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他试图把A.勋伯格抛弃了调性原则的音乐转译为绘画。康定斯基的理论涉及到抽象形式的法则与美感、绘画中的音乐性、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等问题,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但也含有很大的片面性,他过分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形式的作用和意义。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主义的先河。几个圆圈康定斯基1926马尔克在描绘动物(马)时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他的艺术还含有象征性,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马可的绘画风格是在印象主义色彩的基础上结合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因素形成的。他和挚友马尔克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命。红马马尔克1911出生于瑞士的保罗·克利对形式有独特的研究,他曾参加青骑士社的活动,并涉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在他的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梦境和潜意识的愿望。他善于用线,说自己的形式、风格与线条携手同游。他的画风单纯且有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1920年至1931年克利在魏玛包浩斯学院任职,他的教学经验集中在1925年出版的《教学见闻录》中。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是柏林的《狂飚》杂志社和同名画廊。参加《狂飚》活动的主要画家,除基希纳外,还有奥地利的科柯施卡(OskarKokoschka,1886〜1980)。后者的作品在内容上以善于剖析对象的心理、性格和情绪而引人注意;在形式上以富有强烈的动感和旋转的笔触以及歪曲客体的变形著称。他的笔触、线条和色彩的节奏是断断续续和不连贯的,反映了他所遭受的精神折磨。山谷科柯施卡1947在奥地利产生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Secession)及其代表人物克利姆特(GustaveKlimt,1862〜1918)在20世纪初发展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画风上也有值得重视的贡献。克利姆特把写实的古典艺术造型和构图,与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色彩和线条结合起来,在绘画领域内创造了一种含有怪诞和幻想意味的风格。他还向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挑战,在绘画中把人类的淫欲与疾病,疯狂和死亡放在一起,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谴责。1902年他绘制的《贝多芬纪念碑装饰壁画》在第14次分离派画展上展出,受到罗丹的赞赏。克利姆特的创作还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启发。受到克利姆特影响的席勒(EgonSchiele,1890〜1918),只活了28岁。这才华横溢的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显示出痛苦、憔悴和性压抑的表情。俄国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与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俄国的现代艺术思潮最早在《艺术世界》社团中反映出来。1906年介绍法国前卫艺术的杂志《金羊毛》在俄国创刊。俄国有艺术眼光的收藏家舒金和莫罗佐夫在法国购买了包括马蒂斯、毕加索在内的许多法国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并定期在莫斯科陈列,供艺术家们参观。俄国艺术家与西欧艺术家的频繁交往也对俄国现代主义的艺术有所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哲学思潮十分活跃,这一方面使画坛状况显得混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种艺术试验。俄国的现代艺术历程总的来说和西欧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1915年至1920年左右出现于画坛的至上主义是带有俄国玄学和宗教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至上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它的创始人马列维奇所使用的“新象征符号”是一些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图6-13),他还常使用单纯的黑或白的色彩,如《黑色方形》、《白之白》等。除马氏外,利希斯基也是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把至上主义的观念传播到德国以至欧洲。当时在包浩斯任教的匈牙利艺术家莫何伊—诺迪(Moholy-Nagy,1895〜1964),则把至上主义推广到包浩斯。黄、橙、绿
本文标题:外国美术简史-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2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