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10.31.AUPDCAUPD工作回顾与计划2–2010年9月启动;9月-11月两次来黔全面调研;–2010年12月-2011年3月,现状问题研究;–2011年4月13日,向省建设厅和建设部规划司汇报;–2011年6月20日,辛维光副省长、省有关部门、相关地州市听取规划汇报;–2011年7月12日,辛维光副省长、省有关部门听取两个规划的汇报;–2011年8月10日,赵克志省长等领导听取规划的汇报;–2011年9月,第三次重点地区调研;–2011年10月9日,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听取汇报;–2011年10月31日,提交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请省直部门和地州市提出修改意见;–2011年11月20日左右,纲要成果经修改完善,提交建设部进行专家评审。CAUP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发展背景与要求发展背景国家要求贵州城镇发展要求1AUPDCAUPD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1.发展背景:省情概况区位:内陆山地省区总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人口:2010年户籍人口4188.99万人,常住人口3474.65万人;多民族省区:17个世居少数民族,157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欠发达省区:2010年GDP4593.97亿元(第25位),人均13221元(第31位)42009年GDP总量–工业化初级阶段,非农化水平相当于2001年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水平落后全国6-7年,落后四川、重庆、广西等周边省区3-4年,落后云南约1年。AUPDCAUPD1.发展基础:省情—自然条件高度制约城乡发展地形破碎: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分散、建设成本高–地形破碎程度西南五省最高,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道路建设桥隧比达70%、建设成本为平原地区的3倍,使用成本约2-3倍;土地平整成本是重庆的2-3倍。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尤为严重,生态保护压力大–石漠化敏感性地区比例居周边省份之首,石漠化地区占全省20%。土壤贫瘠,耕地质量差–大于25度坡耕地比例16.8%,优等耕地仅占6.2%,中低等耕地超过40%;–坝田坝土少,地块小,土层薄,灌溉条件较差,单位面积产量较低。5西南六省市耕地空间分布水田旱地AUPDCAUPD1.发展基础:省情—贫困问题极为突出05101520250100200300400500600贵州省甘肃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重庆市黑龙江吉林省西藏区辽宁省浙江省江苏省贫困人口规模(万人)贫困发生率(%)6贫困县及贫困人口分布图全国比较: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2009年555万,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5.4%,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16.5%,全国第二。(2010年,1274元标准,贫困人口为418万人,若按1500元标准,则贫困人口会突破1000万人。)省内特征:贫困县数量多,地域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88个县级单元中50个贫困县;贫困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65%。–常年返贫率在10%左右AUPDCAUPD1.发展基础:省情—贫困问题极为突出脱贫难度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低和经营性收入不足障碍较难突破–省内:人多地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条差、农业设施投入欠缺和产业带动不足导致农民家庭收入提高受限–外出: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外出务工人口多收入低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97年后,梯度分化:湖南领先,云贵全面落后农民收入增长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地均产值(元/亩)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贵州湖南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土方石方混凝土水利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工程量7AUPDCAUPD1.发展基础:省内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局面得到显著缓解–虽然省域整体设施水平仍然偏低,但近年来交通设施及水利工程设施投资比重逐步提高,保持高位运行。–2009年交通设施投资的比重仅低于西藏、海南和上海。2005-2009年,省域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里程增速居西南首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189公里)。8贵州与周边省份公路里程增速对比(2005-2009)0.000.501.001.502.002.50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高速公路网密度(公里/100平方公里)20002007AUPDCAUPD2.发展机遇与要求: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从“打基础”阶段转向“巩固基础、提升地位、富民发展、生态发展”阶段:以提升西部地区的定位为导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从实施总体性政策转向更加明晰的差异化区域政策: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开发策略,重点经济区是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战略的主要载体;重点扶持区是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域交通格局改善带来的机遇–贵广双高,沪昆客专、杭瑞高速,夏蓉高速、汕昆高速等。9AUPDCAUPD2.发展机遇与要求:跨越发展,消除贫困国家要求:生态保护为前提下,以发展带扶贫–1988年,胡锦涛对贵州的要求:开发扶贫、生态保护、人口控制。–2011年5月,习近平重要讲话: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自我发展能力、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省政府目标: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战略:“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内涵:“跨越发展,消除贫困”,2020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0AUPDCAUPD3.城镇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双目标导向11优势与劣势工资性收入农民异地城镇化:量大收入低脱贫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本地城镇化:量少就业吸纳产业带动趋势与机遇生态制约资源引领贵州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路径财政支付乡村城镇工业化、城镇化任务:提供就业转移农村人口、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3个方面,从而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三化互动来实现民生型发展(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基础设施农村现代化农村非农经济:不足农业发展(农林牧渔)发展工业化城镇化CAUP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贵州城镇发展核心问题发展路径:路径与优势不匹配区域关系:互动不强省内格局:板块发展路径趋同城镇体系:城镇支撑能力不足12AUPDCAUPD1.发展路径与优势及目标不匹配,经济增长与就业低效资源条件特殊,具后发优势,难以照搬沿海与成渝地区发展路径。13沿海路径路径内容路径特点贵州省情路径评价成渝路径新路径出口导向;梯度升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依托港口与国际化平台产业逐步升级实现提升发展依托巨大的市场腹地、劳动力资源双重优势;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较好立足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出口条件缺乏:无出海条件与国际化基础;产业基础特别: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并存区位优势一般:距珠三角不近,市场小、劳动素质低;建设成本高:交通成本高,开发难度大依托当地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冶炼、化工、建材)矿产资源优势:华南最大煤炭基地;锰、铝、磷等具有国家地位农特与旅游资源及传统产业优势大:门类多,特色鲜明难以复制难以模仿推荐AUPDCAUPD1.发展路径与优势及目标不匹配,经济增长与就业低效14当前路径与民生型发展目标不匹配:工业经济过度依赖能矿产业,加工制造业发展不力,对富民、吸纳就业、城镇发展作促进用有限。现状主导类型行业现状总产值(亿元)比重富民能力强省能力就业带动城镇带动能矿产业采矿业90018.99%弱一般弱弱电力供应100021.10%资源深加工化工产业47810.08%一般强一般较强有色金属2204.64%黑色金属3908.23%建材工业1503.16%农特加工烟2204.64%强较强强较强饮料加工2004.22%中医药1603.38%食品加工1202.53%现代制造业装备制造业3226.79%强强强强新兴产业3206.75%其它制造业纺织服装100.21%————木材家具270.57%造纸印刷360.76%橡胶塑料901.90%金属制品551.16%电器设备420.89%AUPDCAUPD1.发展路径与优势及目标不匹配,经济增长与就业低效资源型产业: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率低,产业链偏低端,技术落后,产业整合不足15煤炭存在问题钢铁铝资源整合2009原煤产量(万吨)煤炭产值(亿元)单位原煤产值(元/吨)四川8997765850湖南6573403613贵州13691463338全国29730016404552优质煤炭劣用:优等化工煤用作燃料,资源浪费;单位原煤产值过低煤电资源未与工业有效整合。”市场煤、计划电”体制不顺,能源对本地工业支撑不足基本集中于低端环节,只能生产初级钢材铁合金生产技术落后,在国家调控下70%面临关停停留在全国产能过剩严重的原材料环节生产粗放,抗风险能力差,金融危机后亏损率全国最高0.00%2.00%4.00%6.00%8.00%04080120160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贵州铝产量(万吨)贵州占全国比重0.00%0.50%1.00%1.50%0200400600生铁粗钢长材板材贵州钢铁产量(万吨)贵州占全国比重钢铁工业铝工业煤炭工业AUPDCAUPD0.00%10.00%20.00%30.00%40.00%贵州白酒四川白酒贵州中医药四川中医药收入占全国比重利润占全国比重1.发展路径与优势及目标不匹配,经济增长与就业低效传统优势产业(烟酒茶药等行业)现状规模偏小、投资不足、产业组织低效16烟草存在问题白酒中医药资源整合制造环节比重低,主要停留在原料生产上,盈利水平低固定资产投资不足,靠天吃饭情况普遍缺乏高等级的农特产品品牌;多产品组合优势未能体现擅长酿酒,不擅卖酒;除茅台外,各酒厂经营困难规模偏小,只有茅台单一品牌,带动作用不充分效率不高:盈利水平低于行业规模中成药生产仍有较大潜力0.00%10.00%20.00%30.00%40.00%贵州比重湖南比重四川比重云南比重烤烟卷烟制造利润烟草工业白酒中医药规模偏小AUPDCAUPD1.发展路径与优势及目标不匹配,经济增长与就业低效旅游资源利用:层次不高、设施不足,优质资源开发利用低效170246810050010001500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05101520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分布0102030405060708090100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国家文化遗产国家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旅游资源的国际价值远未充分发挥。贵州旅游优势主要是世界级、国家级遗产以及民族村寨等高端旅游资源,旅游收入特别是国际旅游收入却区域最低。AUPDCAUPD国家空间新格局解析:强调“内需与开放并重”的六大板块–金融危机后,除“出口带动”的三大传统沿海增长极外,我国又增加“内需与出口并重”的三大内陆增长极:以成渝、武汉、西安等地区经济核心地区为引擎;2.区域关系:互动不强,外部动力引入不足182000年代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区划西南板块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西北板块关中天水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地区华中板块长江中游地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鄱阳湖华北板块环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华东板块长三
本文标题: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2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