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IE工序分析标准总论工序分析表,是运用文字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作的一种细致描述,也即是实际生产的制作标准。表中的每道工序,都是由几个或一系列的制作单位(操作动作)的组合。在企业化流水生产方式中,工序分析表已是实际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序分析表的主要作用1)确定标准做法2)确定标准时间3)界定工序流程4)实际工作分配5)生产流程编排6)生产成本预算服装制作方法有较多的可变性,如同一部位的制作可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或运用不同的机械及辅件;同一制作方法又可有不同的工序组合;相同的方法及组合也可有不同的操作顺序变化;另外,面料特性的不同,乃致一些人为操作习惯以及客房的不同要求等,任何一项因素的改变,都会导致工序内容及时间的变化。工厂内因由多人从事于工序分析,随时都易出现一些制作方法或语言表达上的不统一,因此确立工序分析、工序流程、语言表达等各项标准尤为重要。此次所制定的各项标准尚需修改及完善,欢迎广大同事提出批评及改进意见。2一、裁床工序分析表1、裁床工序分析表简介裁床是一个综合性的前段生产部门,主要工作有查排料图、拉布、打编号、捆扎、粘衬、裁片检查、刀床切割、划片点位。完成从领取布料到提供车间直接生产之标准裁片的整个过程。裁床工作是实际生产的第一道流程,其工作重心是为工厂的生产中心—车间服务,因此一些工作方式及工作标准都需附合车间生产的实际需要。《裁床工序分析表》,是根据车间生产需要,结合裁床工作特性而编写的裁床主要工作的作业标准。《裁床工序分析表》的内容包括:裁片名称、裁片捆扎编号及方式、摆门面方式、刀床切割位置、裁片打编号、裁片检查、粘衬部位、划片修剪工序等各项裁床主要工作。《裁床工序分析表》中的不少内容,都与《车间工序分析表》直接相关(如裁片名称的确定、捆扎编号、修剪部位等),票号表也就由IE部工序分析员在制作《车间工序分析表》同时统一制定。2、裁片的名称服装部件裁片的多少因款式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别,少至几片多至几十片乃至上百片。为方便工作沟通,明确识别区分裁,以及用于《车间工序分析表》操作方法的表述,不同的部件裁片,都需要有明确的名称。制定《裁床工序分析表》表时,首先必须给不同部件的裁片进行命名。a)明确易懂;b)在同款衣服中具唯一性,不易与其它裁片名称混淆;3c)用词简洁;d)需附合命名的规律。3、裁片的命名方式A、惯用字(裁片附加名)惯用字(裁片附加名),是裁片名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惯用字是根据裁片类型功能等进行归类而总结出的对某类部件的一些习惯的专用字,这些习惯用字在工序分析中有其特殊的含意,而与该字的原意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惯用附加名有:片、巾、贴、牌、掩、带、条、袢等。在裁片名称中部位加附加名即可组成一个部件的名称主要惯用字的定义。片-----用于面积较大之主要裁片(如前片),或是主要裁片整体中分割出的另一部份较小裁片(如前侧片)。附加“片”,通常只用于前片、后片及其分离的独立小裁片。巾-----经过翻烫三边或两头,绱于一边前幅前中位,并利用急钮、钮扣、魔术贴、袢等,可将其重叠固定于另一前幅前中上,且可独立打开之部件称之为“巾”。附加名“巾”通常只用于门巾、底巾等。贴-----绱于其它大部件或主要材料上,起辅助作用之小裁片。如袋口贴、拉链贴、帽口贴、中腰贴、袖口贴、袖肘贴等。牌-----经翻烫或折间,利用钮扣、魔术贴等辅件,可活动固定位置或调节部位大小,具扣搭功能,可立体打开之独立小部件。如袖牌、领牌、脚牌等。掩-----重叠车缝于较大部件上,具遮盖作用,并可立体打开之部件。如:水掩、领掩、袋掩等。带-----经扣烫、翻烫、缉线等方式制作成的扁长形的小部件,可用扣袢或4束缚等方式,活动固定部件位置、调节部位大小。如:腰带、袖带等。另有类似形状及功能的现成的物料也称为带。如织带等。条-----条与带的形状较为近似,通常也会把带条连在一起。“条”字作为一个独立的附加名,是指扁长形状,经扣烫或直接车死于其它部件上的裁片或物料。如:撞色条、荧光条、拼条等。袢-----具挂、扣、牵连等作用之较窄小及较短的小带条。如:腰袢、袖袢、裤袢、领袢等。B、裁片命名的方法1)习惯名称此类名称是因循俗成的习惯,为人们所共识的主要部件名称。如:领、袖、帽等。2)以所在的部位或位置命名此类命名,是在习惯名称的基础上,对车缝于主要部件上的相关部件,依其在整件服装中或是主要部件上所处的部位,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其位置通常用一些具方向性的字来形容,主要有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面、底、里等字来表示。主要部件上的附属部件命名方式=大部件名称+裁片的部位或位置如:前片、前片上截、领里、领面等。3)以裁片的形状大小或象形命名一些特殊形状的裁片,以其形状来确定名较易得到明确的区分。其命名方式为:裁片形状+裁片附加名如:三角贴、半圆贴、凌形贴等;另以象形方法命名,也较为通俗及直观易懂。如:风琴袋的袋墙等。4)以裁片的作用和功能命名5一些具特殊作用或功能的裁片以此命名更为明确。如:商标托、挡风贴、汽眼垫布等。裁片命名常会将几各方式混合或重复运用,如三角商标托(形状+功能)前中拉链贴(部位+功能)。些复杂款式的裁片命名,会采用从大部件逐步缩小,最后界定其名称的方式。如:前中截侧片、后中腰穿袢等。5)裁片命名的选择方式同一部位的裁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命名,因此易导致名称上的不统一,其命名方式应以最为明确简洁为标准。具体方式尚需研究总结。4、车间工序编号及裁片捆扎车间工序编号是以主要加工工序为准,按加工工艺的先后顺序排定的流水号。可以单独加工的附件裁片可按工序分配标准分配在任一主序中。即流水号先排协助工序,然后是前片、后片、袖子、领子等。5、裁片捆扎原理将服装的裁片进行分别捆扎,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车间可将各扎裁片分发到不同车位可同时进行各部件生产,以此缩短制作流程时间。裁片的合扎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合扎的裁片必须有趋势的缝合工序(如前片连前侧片,前后袖缝合等);b)合扎的裁片不可有太多的独立操作工序(如前片上下截各有开袋或贴袋等工序,所需的独立操作时间较长,裁片捆扎时就需将上下截独立扎开。)c)发同一部件有不同的面料组成,为方便车间也可将裁片部件合扎(如门巾撞色拼条)d)如同一部件中有绣花或印花等,需在车间生产前进行特种机械的操作,应将此绣花或印花片独立扎开。6e)一些独立的小组件裁片或捆扎在一起。如领全件,帽连帽贴等。6、不同部件的书写顺序一款服装中不同组件的工序编号次序需遵循以下规律:先面布后里布先重要后次要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如同一款中有较多需分开捆扎的撞色布,则先书写完一种面料再写另一种。一些可不分码数或不分颜色的暗的小带条、袋布及纸衬等裁片都可不扎票号。重要部位的裁片捆扎顺序如下:前片、后片、袖、领……7、裁片打编号较重要的裁片都需打上编号,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同一件衣服中不同部件的裁片次序混乱而出现色差。二、工序分析表制作工序分析表需具备的必要条件:a)完整的制单及生产相关的其它各项资料(如更改通知单、客户评语等);b)正确的开货样衣(样衣上需有“开货样”挂卡,如样衣无此挂卡,跟单人员无特别说明,可不接受)c)尺(用来量度一些部位的止口大小、明线宽度等相关规格)71、详细了解制单内容生产制造单(简称制单),是由生产部人员编订的各款重要生产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a)布料成份、规格、型号、尺寸、用量等相关资料;b)色、码分配表;c)辅料的品种、规格、尺寸、用量等相关资料;d)包装物料及包装方法等;e)货期及数量配比;2、详细阅读工艺指导书工艺指导书是技术部门出据的技术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a)规格表;b)各部位制作要求;c)车缝注意事项及客户评语(包括需在大货中更正的各项内容);d)商标和洗水位置;e)款式图等,其中有不少内容与车间生产直接相关,因此在进行工序分析前,必须详细了解制单中各项相关内容并与样衣作对比。3、了解样衣工序分析必须以正确的开货样为标准(由跟单人员在样衣上打上开货样吊牌)。样衣是进行工序分析的重要工具,工序分析中的制作标准,主要就是以经客户批复的正确样衣及工艺单资料为依据。因服装很多部位,在外观一致的条件下其制作方法仍有较多的可变性,这就需要IE分析人员有较丰富的技术经验及了解以往的制作标准。样衣的面里包括其内部都必须细看并了解其裁片份数8制作方式等。一些部位的操作,光看外表是很难确定其原本的制作方法的。开货样是由技术部样衣室制作并经客户查验认可后的标准样衣。如:无特别要求,在工序分析时一般不可再另行更改影响外观的做法,但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样衣中的某些部位或做法与制单资料不相应的情况,或是样衣某些工序方法不完善或不合理等情况。IE工序分析员必须通知组长与技术跟单取得联系,得到明确的答复并经过签核后,方可确定做法。4、工序分析表的语言表达方式工序分析是根据正确的样衣及工艺单资料,以实际生产最为方便、省时及品质稳定为原则,确定每款之具体制作标准,并用明确的语言将标准方法书写出来,以作为车间生产的准则。工序分析表的语言表达及为重要,必须简洁明确,让人一看就能明了该工序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一款服装的工序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乃至几百个,要使各工序的操作方法都显示明确,其语言表达方式必须具备相关的内容。工序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特种机械或辅件名称+操作术语+操作部位+车缝类别+量词+附助操作例:双针+缉+袖拼缝+0.1~0.6cm线*2机械名称中可省略单针(平机),如后面的各项内容能清楚显示用何种机械,则也可省略前面的特种机械名(如打袋口结4个、锁凤眼5个等)。操作术语为工序语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操作部位是工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份,省略部位就会在该工序独立的情况下,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量词的运用,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省略,即以正常值,而在其出现与正常情况不一致时,才需要以量词注明。如原本为左右对应的部件,在一些特9殊款中却只有独立一边;或正常为一边的部件,一些特殊款中又出现为两边,只在与正常情况不一致或不确定部位时,才必须用量词加以注明。如:“合袖底缝*2”只写成“合袖底缝”;在一件衣服中通常只有出现一个的部位也可省略量词,如:绱门巾、绱领子等;通常在一件衣服中只有一个,而在一些款式中出现二个时则需注明量词。通常也会用方向性词语左右、大小、内外等来代替。如:内领、外领。辅助操作是指在一个工序操作中,其主要操作外还有一些附带的操作,如:打剪口、划位、修剪等。工序书写时会用“连”、“及”、等关联词将不同操作进行连接。如:剪刀净袋盖做缝连翻、烫等。在工序语言表达方式中,可对其它的各项内容进行省略,但必须具备操作术语及操作部位。如烫平袋盖明线、屈封门巾等。工序分析常用术语术语说明实例车缝术语合将二片或几片裁片人较长距离的缝合合侧缝、合袖缝拼接将二片或几片裁片作较短距离的缝合拼接后领、拼接腰带纳将二片或几片裁片用道线缝合、固定纳驳头、纳领座绱将经独立制作完成的部件或物料车缝到另一重要部件上。绱上中拉链、绱领子、绱袖头兜车缝暗线并经翻烫之部位---只用于兜襟兜襟圈用疏针步将一块裁片(通常是纸衬、棉、托布等)车缝于另一裁片(面布)上,其目的只为固定二片裁片的位置,或是在单圈棉、圈门巾衬10片裁片上车疏线用于定型(如难以划线之部位先按净样走线定型)或缩皱部位。缉只用于车缝明线双针缉前止口、缉袋盖止口明线钉短距离将小的部件或物料钉到其它部件上钉商标、钉小袢封用疏针步将同一部件的开口部位缝合,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宏富此部位或定型方便车缝到其它部件上。封门巾、封领口明压将经过翻烫、扣烫或光边的裁片或物料(较长或较大的物料),直接用明线缝在其它部件上明压风琴袋、双针明压前中织带包缝只用于包缝机操作。为防止面边散口,用包缝机包布边,也用于将二片裁片直接缝合连包边。包袋布、包裤前片绗按一定的轨迹或几何形状将两片或多片以上裁片、裁片与棉车缝固定在一起的作用。绗前片棉夹绱将一个部件的裁片止口夹缝于另一部件(通常为经二边或三边翻烫一边留口之部件)的二层裁片中间,直接用明线把二个部件一次缝合过底。夹绱袖头动作术语切用刀车修掉止口或利用电热丝热度熔断织带、橡筋等。刀车切
本文标题:服装工序分析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6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