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考前1000题(心理、教育心理学)2
心理学考前1000题(2)1.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2.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制策略D.组块策略3.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A.明适应B.暗适应C.视觉后像D.感觉对比4.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A.负迁移B.一般迁移C.特殊迁移D.逆向迁移5.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6.遗忘的规律是由()提出的。A.弗洛伊德B.斯金纳C.艾宾浩斯D.维果斯基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8.()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行去发现材料的意义,从而自主地获得基本原理或规则。A.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C.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9.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迁移B.正迁移C.横向迁移D.一般迁移10.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11.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学好英语可以得到小红花B.学好英语可以得到老师表扬C.喜欢听纯正的英语D.学好英语将来可以出国12.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与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13.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14.如图,这个图形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成四条分割的线段,而把它知觉为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5.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时发现()。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C.动机高,学习效率高D.任务难度而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16.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7.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B.乔姆林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18.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9.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20.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21.王老师播放一首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对比B.联觉C.补偿D.错觉22.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23.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24.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A.外在远景动机B.内在远景动机C.外在近景动机D.内在近景动机25.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26..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7.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28.小丹说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29.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面前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30.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A.波浪线B.斜线C.U型曲线D.倒U型曲线31.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3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富余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3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哪个阶段?()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34.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正强化35.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36.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管板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理科李老师的那种心理品质?()A.思维品质B.注意品质C.意志品质D.个性品质37.、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38.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39.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40.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41.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42.青少年的思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3.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误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44..王悦接到高考录取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经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45..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46.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47.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爽;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48.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A.升华B.补偿C.幽默D.宣泄49.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50.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51.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A.主观性B.感染性C.客观性D.两极性52.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里还是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A.统合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53.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54..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5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成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小敏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直觉型C.继时型D.同时型56.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小黄的这些性格特征属于()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57.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58.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A.强化法B.脱敏法C.消退法D.惩罚法59.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60.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61..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A.恐惧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强迫症62.小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63.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64.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65.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
本文标题:考前1000题(心理、教育心理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