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新闻学专业课简答论述题
新闻学专业课简答与论述题总结1、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第二、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第三、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发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人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人体器官——————————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第四、“真实和迅速”还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首先必须忠诚、工整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2、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第三、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3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便是获知信息。没有信息,新闻媒介就没有作用。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3、实施舆论监督新闻媒介是“第四势力”。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4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重点)1、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是新闻失实、信息污染也干扰误导了受众。2、新闻媒介连结了世界,却也淡漠了人际关系。3、丰富了知识,却也降低了思考能力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也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5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1)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胜任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神圣使命。(2)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深刻理解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全面熟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业务能力。(3)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学好新闻理论,才能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6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其基本点是什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可以这样来表述: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播受众需知又未知的新闻事实的信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有如下基本点:(1)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开地传播。(2)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3)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4)传播者作为中介,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受众,惟一的实现途径就是从实有的大量事实中加以选择,既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又调整受众认识和引导社会舆论。(5)传播者的倾向性体现在他们对事实的比较、筛选和陈述中。7如何以传播技术进步划分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1)文字和书写工具出现后,新闻传播进入手抄新闻阶段。(2)印刷技术发明后,人类开始了应用印刷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新闻传播。(3)在印刷新闻报刊诞生后300年,无线电通讯技术问世,并开始用于信息传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第一个领取营业执照,并开始播音。KDKA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宣告人类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4)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首次研制出电视传真,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播出电视节目,1936年该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新闻节目。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广播电视开始应用卫星通讯技术。(5)到20世纪80年代,容光纤通讯、数字化通讯等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网络传播技术问世,并立即用于新闻传播过程,诞生了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络,标志着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8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导向的含义是什么?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来说,舆论导向的含义,就是要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把握和控制好舆论的方向,并努力将其引导到符合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策略的方向上来,引导到符合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方向上来,引导到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方向上来。我们强调的“舆论导向”,概而言之,就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所谓“正确的舆论”,其含义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9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及相互关系如何?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新闻价值,二是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在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中,实际操作时首先使用的筛选尺度是新闻价值标准。用新闻价值尺度衡量事实或作品,哪些是新闻,哪些不是新闻,哪些新闻价值大更像新闻,哪些新闻价值小勉强算是新闻,这是新闻选择的第一道工序,头一个关口。不是新闻或新闻价值很小的事实或作品,在这一关就被淘汰,退出进一步选择的程序了。被选中的首先必须是新闻,这是前提性选择。对过了这一关口的事实或作品,再用其他标准加以衡量,做出一层又一层的比较和筛选,直到做出最终的取舍和处理决策。其中特别是用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为标准进行的选择,在决定取舍的砝码中分量最重。有的新闻虽然新闻价值很大,但立即传播对大局不利,有损传播主体所在阶级和政党的利益,这样的新闻可能压下来不播,或者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播,这就出现了新鲜事实向新闻、旧闻和不闻的不同转化。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前提标准,不能因为强调政治标准降低对新闻价值的要求。10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来源与含义。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含义。11论述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批评报道与正面宣传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正面宣传是从正面颂扬和肯定一切值得褒奖的好人、好事、好现象、好气象,批评报道是从总结反面教训中找出新的前进的道路。两者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得更好,让事业发展得更快。实际上,只说好不说差,只报喜不报忧会使人冲昏头脑,而只说差不说好,只报忧不报喜又会影响士气。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既说好又说差,既报喜又报忧,以说好、报喜为主,也要注意说差、报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不破不立。没有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有力批判,正面宣传就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对每个新闻机构来说,都应当始终把握住让正面报道占主导地位,批评报道只能占次要地位,批评的东西不宜太多、太集中,要注意将一些批评的热点问题分流。总之,新闻宣传应把主要篇幅用于报道新人、新事、新成就、新风尚,始终给群众以信心和力量,让他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自觉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宏伟目标。12“政治家办报”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政治家办报”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命题。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品质修养问题,也包括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养和工作作风锻炼问题。具体说,新闻工作要实行“政治家办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政治家办报”的最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讲党性,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很强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要具备“政治家”的基本品质。(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在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能够迅速、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前进与发展的方向,提出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对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的素质要求,而思维敏捷、头脑冷静、审进度势、沉着应对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条件。(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新闻媒介承担的宣传任务多种多样,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就要做到突出宣传重点,把握好政治方向,要始终不渝地把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作为自己的首要宣传任务。(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作为“政治家”,作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树立全局观念,具有宏观意识也是一种基本的要求。(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政治家办报”,并不意味着只讲政治,不计其他,更不意味着只是作“政治空谈”,喊政治口号,或是只是宣传“纯粹的理论”。13结合实例说明多种媒体并存的新闻传播具有的优势和特征。(1)各种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形成了新的新闻生产能力,增强了新闻事业的社会作用。报纸发挥它的质地稳、传量大、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善做深度报道的优势,仍然保持着无可替代的权威地位。电视作为后起的媒体新星,以其动态画面的独特语言,传递视听兼备、声图并茂的信息,不仅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使新闻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同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以其诱人的吸引力和动人的说服力成为最受公众喜欢的传播媒介。广播则尽力发挥其便捷、经济、声情并茂和普及性强等长处,为各种职业和各种环境中的人提供多种多样性服务。世界上每有重大事件发生,广播捷足先登,受众首先从电台声音得知有关信息。电视不甘居后,接着以现场画面提供令人信服的佐证。而报纸则详尽而深刻地描述和评价事件的原委,供人反复解读和体味。多种媒体共同宣传同一主题,很容易形成声势和合力,创造有一定导向和力度的舆论氛围。不同传媒,通过不同版面、不同栏目、不同节目,传播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受众收视新闻、获取知识、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为不同类型的受众提供接受上的方便。老人儿童随时可以看电视,军官士兵和上班族,业余时间也不耽误看新闻;晨练者,卧床休养者,田间务农者,穷乡僻壤的居住者,随时随地可以听广播;学生能从各种传媒学习有关知识,音乐爱好者和汽车司机可以从专业台得到音乐享受和交通信息。虽然还不能做到想听什么就听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但多种媒体共存给受众实现接受自由创造空前未有的丰厚条件。(2)多种媒体在同业竞争中扬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新闻传播的表现手段,推进了新闻改革的深化。为了应对电视的挑战,报纸主要是在增强时效性和现场感上做文章,弥补自己相应的弱点。中国的报纸除了采用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缩短编排印刷时间和增设分印点等措
本文标题:新闻学专业课简答论述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7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