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2010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二)
2010年重庆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这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A.工业化B.市场化C.信息化D.国际化2.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A.命令B.指示C.通知D.通报3.“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编制的一个重要的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灵魂是()。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以人为本,壮大人才队伍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科学发展观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坚持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政府职能C.中国共产党D.全国政协6.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警告B.记过C.降职D.行政拘留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A.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8.企业破产应该由()。A.企业自己宣告B.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宣告C.人民法院宣告D.债权人宣告9.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国籍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10.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11.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1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3.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有权决定的人选不包括()。A.秘书长B.审计长C.财政部部长D.国务委员14.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A.基层行政机关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群众性组织15.()没有权力制定规章。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国务院办公厅C.国家人事部D.审计局(署)16.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损的,()要求赔偿。A.可向服务者B.可向销售者C.只能向销售者D.只能向生产者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1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0.经济学领域所谓“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大卫·李嘉图D.萨缪尔森21.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的一般规律()。A.提高利率,储蓄会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22.国家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应予以辞退的是()。A.王某在年度考核中,三年中有两次被评为不称职B.小张对工作单位不满意,平时满腹牢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但又不符合开除的条件C.李某所在单位因缩减编制名额需要调整工作D.张某在休假期满后,无正当理由连续20天没有回工作单位23.公文发文字号的编排顺序是()。A.作者代字、顺序号、年份号B.作者代字、年份号、顺序号C.年份号、作者代号、顺序号D.顺序号、置于方括号中的年份号、作者代字24.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A.徐霞客B.沈括C.郦道元D.宋应星25.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阶段的一个标志就是这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以上。A.25%B.20%C.15%D.10%26.道德评价的根据是()。A.动机B.效果C.手段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7.“义,利也”这一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A.儒家伦理思想B.道家伦理思想C.墨家伦理思想D.法家伦理思想28.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抗日战争的胜利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9.一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面。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30.我国对作品实行()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A.实行履行B.协作履行C.自动保护D.先申请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A.对外贸易B.利用外资C.全盘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D.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3.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中,除了按劳分配的收入,还存在着()。A.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B.按资本取得的收入C.资产收益D.经营收入4.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5.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条约有()。A.《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开拓香港界址条约》6.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A.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B.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民族压迫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B.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C.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D.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8.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9.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B.外在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11.犯罪客体是()。A.犯罪对象B.社会利益或权益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1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A.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实际出发B.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实际出发C.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和可能出发D.从我国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实际出发13.行为罚包括以下形式()。A.责令停产停业B.吊销许可证C.责令具结悔过D.吊销执照14.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包括()。A.资讯公开制度B.民主集中制C.公开调查制D.听证制度15.回避适用的人员包括()。A.承办该案的审判、检察、侦查人员B.担任该案记录工作的书记员C.鉴定人和翻译人员D.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16.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种类包括()。A.申诉回避B.地区回避C.任职回避D.公务回避17.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C.以单方意思表示为前提D.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18.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效力。A.确定力B.溯及力C.拘束力D.执行力19.在行政公文中可用于上行文的公文种类有()。A.报告B.请示C.批复D.意见20.公文的标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公文种类B.事由C.发文字号D.发文机关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3.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5.财政部对国务院其他部委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财政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属于职能监督。()6.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是限制其一定的自由,让其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7.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标志着认识的完结。()8.精简机构和人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机构和人员精简了,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到位。()9.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10.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11.为维护行政命令的一致性,凡下行公文要与有关单位联合发文。()12.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其本质上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权力。()13.片面强调部门保护主义,追求部门利益,既可能造成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越位,又可能造成职能缺位。()14.党的某些政策可以起到法律的作用,是因为该项政策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15.受贿人接受了贿赂,但没有实现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既遂。()16.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只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18.“一国两制”的“两种制度”是平分秋色的。()19.法的制定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活动。()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A5.B6.D7.B8.C9.C10.D11.C12.B13.D14.C15.B16.B17.A18.D19.B20.A21.C22.D23.B24.D25.D26.D27.A28.C29.B30.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D3.ABCD4.ACD5.ABD6.BCD7.BCD8.ABD9.AC10.ABCD11.CD12.ABCD13.ABD14.ACD15.ABC16.BCD17.ABD18.ACD19.AB20.AB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本文标题:2010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7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