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书法史书法字体发展历程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大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断繁荣阶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以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大篆1.甲骨文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2.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是古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较之商代的甲骨文进一步稳定,更趋规范化和符号化。散氏盘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白盘3.大篆大篆又称“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它是我国最早的刻石。大篆的字体,介于古文与秦篆之间,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1.小篆(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由李斯等创制了小篆,作为全国的官方标准字体。小篆的创立,使我国文字走向了规范化和统一化。秦代把这种书体广泛应用于刻石颂德。据传它们大都出自李斯之手。泰山刻石会稽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刻石2.隶书(汉隶)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创造的,所以称隶书。篆书的草写即发展成隶书。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代。礼器碑曹全碑汉魏晋南北朝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期的几个特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纸的发明完成。第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崔瑗的《草书势》。此外,还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3.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的时代达到了顶峰。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3.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的时代达到了顶峰。张芝《八月帖》今草由张芝创立。他看出了章草便捷有余、美观不足的弱点,他大胆革新,在章草的基础上创造了今草。在一幅字中,今草不仅可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大小相间,粗细杂糅,正斜相倚。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著名今草碑帖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正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墨迹》等。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狂草,是比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书。它不大计较一笔一字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势的畅达雄放。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态无穷。如张旭《残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的狂草作品。张旭《古诗四帖》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怀素《自叙帖》4.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所谓楷书,就是标准字体。因此,楷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多、最能体现方块汉字特点、最为实用的书体。从魏晋至今,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正统地位。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5.行书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楷,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行草,如王羲之《丧乱帖》、王献之《十二月帖》等。《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王羲之《丧乱帖》王献之《十二月帖》行书之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多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因此,从产生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之就以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少方,多露锋少藏锋。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家是钟繇。他的楷书笔法遒媚,结体朴茂,气息高古,被后世奉为“楷书之祖”。代表作品有《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宣示表》是钟繇直接影响王羲之、开南派书风的奠基之作。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钟繇《贺捷表》正书之祖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家是钟繇。他的楷书笔法遒媚,结体朴茂,气息高古,被后世奉为“楷书之祖”。代表作品有《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宣示表》是钟繇直接影响王羲之、开南派书风的奠基之作。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王羲之出生于仕宦世家。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书法家,擅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父王廙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成一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成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的均为摹本、临本。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丧乱三贴》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羲之第七子,官中书令,又称“王大令”。创造了神骏妍美的“大令体”,又称“破体”。就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但又不是正统的“行书”,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其“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一笔书”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风华朴茂之姿,令人耳目一新。王献之《廿九日帖》王献之《鸭头丸帖》王献之《中秋帖》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一扫前代单纯追求流美的柔靡之气,代之以刚健、昂扬,呈现了初唐书风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气象。盛唐时期,楷书大家颜真卿、草书大家张旭、怀素,分别使楷书、草书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程度。晚唐柳公权转向清劲瘦硬的书风,以骨取胜,创制“柳体”。隋唐书法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事而立。贞观七年(633)刻成。此碑书法俊朗圆腴,端雅静穆。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薛稷《信行禅师碑》此碑明显的汲取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颜真卿《多宝塔碑》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流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之一,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颜真卿《祭侄文稿》张旭《古诗四帖》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怀素《自叙帖》柳公权《玄秘塔碑》因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有“柳骨”之称。柳体兼取欧体之方,颜体之圆,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笔力遒劲峻拔,结构严谨,并有好朗开阔之精神,清劲方正之风采,世称“颜筋柳骨”宋辽金书法由于宋代“崇文抑武”,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书法创作也因此得到振兴。宋代书法成就最高的当推行书,这与行书善于抒发性灵、挥洒个性、表达书家意趣有关。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黄庭坚《花气熏人帖》此帖第二行还斤斤于行草之间似觉拘谨,从第三行开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于点画亦不大注意,而极得天然之妙。米芾《蜀素帖》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米芾《论草书帖》此帖取法晋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蔡襄《澄心堂帖》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颇具晋唐人的韵致。蔡襄《扈从帖》本帖为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蔡襄五十五岁时作,用笔一笔不苟,疏朗婉健,雍容大度,颇具晋唐遗风。此帖的特点是“圆融”。赵佶《穠芳诗贴》“瘦金书”代表作元朝书法首推赵孟頫,他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元明清书法赵孟頫《胆巴碑》该帖通篇一气呵成,点画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全是“二王”正脉。其字形开张舒展,点画精到沉着、神完气足、萧散率真。字体秀美,法度谨严,神采焕发。赵孟頫《三门记》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赵体特点: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赵孟頫《洛神赋》圆转流美《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明代书法早期以“台阁体”为主流,中期主导书坛的是“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征明、王宠),晚期代表是“晚明四家”(董其昌、张瑞图、刑侗、米万钟)。纵观明代书法,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元明清书法董其昌临东方朔画赞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虽曰临写,其实完全出于书家自运,书法秀拙自然,善用墨色变化,浓淡相间,体现董其昌行书的艺术水平与风格,是其晚年行书的代表作。董其昌《洛春谣》仿米芾“洛春謠”,行书他透过线条的抑扬頓挫及墨色的浓淡深浅,营造出一种极富变化的韵律动感。清朝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主要标志是碑学的复兴和繁荣,不但取得了可与千余年贴学相辉映的显赫成就,而且以方兴未艾之势影响着近现代。清代书法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流派纷呈,名家如云。元明清书法郑板桥《满江红》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结语书法伴随着汉字的发
本文标题:中国书法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0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