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866.36平方公里),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11.64%。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526.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6.84(包括临桂)万人。市人民政府驻临桂区。1995年起资源县为自治县待遇县。2013年4月9日《广西日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地理环境地形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峰、瑰丽的岩洞、清澈的江河闻名于世,早在唐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市区至阳朔县长约80公里的漓江沿岸峰林地貌最为典型,形成了千峰环抱、山环水绕、碧水青山、奇峰倒影、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及南部地势较低平。其中从全州县、兴安县到灵川县、桂林市区、临桂一线有“湘桂走廊”之称,是广西的东北门户。桂林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2132.4米,为广西第二高峰。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气候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接近19.4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8.3摄氏度左右,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7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土壤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有用矿产有煤、石煤、金、银、铁、锰、铜、铅、锌、锡、钨、铌、钽、重晶石、萤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滑石、沸石、石英、方解石、矿泉水、温泉等5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种,铌、钽、铋、滑石储量位居广西第一。其中滑石最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质量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桂林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生态环境桂林市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3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自然保护区集中在龙胜、兴安、资源、灵川、恭城、临桂、灌阳、阳朔、全州、永福、荔浦11个县。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其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8.86%,野生动物类型占1.13%,地质遗迹类型面积25.04公顷,总体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桂林森林资源丰富,树种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科,1103属,区域内已知高等植物有2000多种。树种资源有用材林、经济林、竹类、防护林(含水源林)、绿化树种和石山树种等,其中银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烤胶原料、干果、香菇、木耳、棕皮、罗汉果等。野生动物繁多,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约有鸟类26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40种。区位优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桂林交通便捷,自秦开凿灵渠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联系岭南与长江流域的咽喉要地。目前,桂林已构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网络,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公路交通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2079.886公里,公路密度43.4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660.478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9888.041公里。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83.1%。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4个,四级站25个,五级站23个,等外站13个;拥有营运车辆39278辆,其中:营运客车6605辆、营运货车32673辆;开辟客运班线771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373条。铁路交通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航空交通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28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5.03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T2航站楼新建项目后,航站楼将增加10万平方米、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7.72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35841.4吨。目前,共有30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水运交通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687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6公里。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92公里,7级航道经梧洲流入珠江通外海。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港口码头201个,其中:旅游码头14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84个;营运船舶525艘,其中:客船439艘(旅游船舶286艘),货船86艘。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市区域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3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