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4年“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设计理念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说课流程授课内容地位作用教材分析说教材是本章的基础和重点,为等比数列奠定基础,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教学目标说教材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情感目标教学目标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重难点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授课对象:幼师一年级性格特点:她们活泼好动,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与渴望。知识层面:她们已掌握有关数列的一些基础知识。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教法分析创设直观的动态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说教法学法学法分析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自己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归纳,得出概念合作交流,探究公式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知识提炼布置作业,课外延伸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合理分组资源准备课前导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视频资料分发导读案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情境一:提出问题:请你记下从第一行到第四行舞蹈演员的人数1,2,3,4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二:2000,2500,3000,3500,4000,(),5000提出问题:1.你能提炼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列?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你能说出范师傅又一次被忽悠的原因吗?情境三: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举办时间:17届18届19届20届21届2018年(2)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差为1差为500(3)2002,2006,2010,2014,2018(1)1,2,3,4说教学过程观察归纳,得出概念提出问题:你能观察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说教学过程观察归纳,得出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dnN是常数,daann1用等式表示为:等差数列的定义:1nnaad说教学过程规范板书,讲解概念观察归纳,得出概念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公差是多少?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9,8,7,6,5,4,…2.a,a,a,a,…3.1,0,1,0,1,…4.1,2,3,2,3,4,…5.-1,4,7,10,13,16,…√√××d=-1d=0×我来抢答!说教学过程观察归纳,得出概念根据规律填空:1,4,7,10,13,16,(),()……1922要是有通项公式该有多好啊!说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探究公式?100a?20a说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探究公式展示成果你是最棒的!说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探究公式老师归纳总结,理论知识升华。1(1)naand2a1a说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探究公式方法二:叠加法daadaadaa342312daadaannnn121dnaan)1(1(n-1)个方法一:猜想、归纳法3ana...ddd21,aad32112,aadaddad431123,aadaddad·······例1.求等差数列1,4,7,10…的第20项。通过例1,让学生总结出求通项公式的一般步骤。说教学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分析:看似2个条件,实际是已知第n项、公差d、n的值3个条件。例2在老师地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最后每组推出代表进行板书。3112a3d例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首项1a。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说教学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练习,知识反馈1010a,,2.在等差数列中,2d1a求首项。检验一下吧微课假如你是幼儿教师,试用1,3,5,7,......组成的等差数列编写一道幼儿趣味游戏题。说教学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模拟职场,实战演练今天的收获知识点积累方法心得情感体验1、定义:.....2、公式:.....1、累加方法2、猜想归纳.........学科班长进行总结,每位学生填写如下学习卡说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知识提炼书面作业:1.习题6.2第2、3题(必做)2.习题6.2第4题(选做)预习作业:《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详见“课前导读”。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后延伸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后延伸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幼儿老师经常带领孩子们搭积木,若搭建如图所示的积木,老师需要事先准备多少块积木?职场训练§6.2.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一、等差数列的定义1、定义:......2、用式子表示.......3、通项公式.......二、例题解析例1.........例2.........三、练习...................................表扬栏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当然,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展现得不够充分。所以今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并利用微课这一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说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等差数列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3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