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花卉苑统建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单位重庆一一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桩基工程交底部位1#、2#、3#楼桩基交底时间2016-6-25交底内容基础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采用机械钻孔桩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型为嵌岩桩,共205根桩。以中风化泥灰岩为持力层,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4.73MPa。桩径有800、1000、1200、1500四种,混凝土强度等级:桩、地梁为C30,基础垫层同相应基础。承台为C3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梁为25mm,桩为50mm,承台(有垫层)为40mm,挡墙迎土面为25mm,挡墙室内面为20mm,挡墙迎水面为50mm,地梁、承台设100mm厚C15垫层。桩的各参数详《桩基构造表》。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三通一平,进场临时道路及作业场地的路面硬化,场地排水沟和集水坑的设置。(2)基础桩孔开钻前应对本工程基础一桩一钻进行了基础持力层探底探测,对每桩位置处的土层、强风化岩层和中风化岩层的厚度,并按桩的崁岩要求进入持力层后的桩底5米范围的深度作了详细的探测报告。现场机械钻孔时按《基础持力层探底探测报告》计算出持力层岩心取样位置和桩底高层,严格按探测报告的数据进尺钻孔,根据现场钻孔的实际情况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准。(3)开工前应具备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4)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高压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上的部分差别等的调查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不影响现场的施钻及其它工作。(5)具有可操作性的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有关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6)工程地质资料.(7)作好全面的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工程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对岩石及回填土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对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2(8)嵌岩标准值:各种桩型嵌岩深度见基础设计图;(9)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临时生活生产设施的落实。二、材料准备(1)准备好符合桩基础的所用钢筋及。(2)联系好商品混凝土,以便及时使用。(3)准备好桩基础的所有材料保障。三、机具准备采用2台旋挖钻机,并配备2台铲车和2台吊车及时跟进配合施工。根据现场施工要求,我公司将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拟进场机械设备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旋挖桩机中联ZR250/三一SR280台22铲车成工50台23吊车中联20T台24钻头设计桩径个10含清孔器5砼浇筑导管260米406导管台架个17电焊机400A台2四、劳动力准备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序号工种人数1现场管理人员16灌砼工52安全员17铲车司机23旋挖机手28吊车司机24机上辅助工29维修工15钢筋工610合计20人质量检查及验收1一般规定和要求31.1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1.2首桩成孔完成后要进行对首桩验收,由建设、质监站、设计、地勘、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进行对首桩的成孔质量、桩的轴线位移情况、持力层情况、桩坎岩情况、桩底清理和沉渣情况、桩钢筋笼的成型情况和桩的超声波检测管的安装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待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和桩的大量施工。1.3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并形成中间验收文件。1.4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础施工图纸及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通知单;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情况记录等;3、桩位测量放线图和工程桩位复核签证单;4、各种原材料试验检验资料;5、施工日志、成桩质量检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施工记录;6、混凝土检测报告及评定资料;7、桩身完整性检测、承载力检测报告;8、桩基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记录;9、其他应相关资料。2施工前检验2.1施工前,人员、材料、设备、场地及技术等准备工作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2.2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3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群桩为20mm,单排桩为10mm。2.4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和质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等进行检查,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8.1.5的要求。3施工检验3.1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持力层为基岩的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持力层为较硬土层(粘性土、砂土、粉土、碎石类土)时,应有土工试验报告。3.2施工地质查验每批次同一岩土层的检验点不宜少于该批次基础总数的35%,一个测试或取样桩孔的测试点或取样点应为一个。3.3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4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可先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3.4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柱50m3应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件。表3.4桩位的允许偏差(mm)序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1泥浆护壁钻孔桩D≤1000mm±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00+0.01H150+0.01H22全护筒成孔灌注桩D≤500mm-20<170150D>500mm10015033干作业成孔灌注桩-20<170150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标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3.5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1.5、表10.3.5的规定。表3.5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位见本规范表0.3.4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全护筒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尖下50cm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4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垂直度见本规范表10.3.4测全护筒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检测,干施工时吊垂球2桩径见本规范表10.3.4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干施工时用钢尺量54施工后检验4.1旋挖成孔灌注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检测。4.2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应100%检测,检测方法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4.3当桩基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桩基。4.4对嵌岩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时,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检验情况并结合成桩后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进行核验。4.5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除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4.6当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应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采用钻芯法验证检测;2对钻芯法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采用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检测。4.7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1当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检测时,检测报告中必须包含施工桩长、实测桩长、桩径、桩顶(测试面)标高、每个检测剖面平均声速、临界声速、平均幅值、临界幅值、声速-深度曲线、波幅-深度曲线、PSD曲线等信息;2当采用钻芯法进行桩基检测时,检测报告中必须包含芯样检测结果(回次钻进量、回次芯样长度、回次混凝土采取率)、桩径、芯样照片、混凝土芯样特征描述等信息。4.8当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测试桩长与施工桩长不符时,不得对整桩桩身完整性下结论;当声波透射3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1.15~1.20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沉渣厚度:端承桩磨擦桩mmmm≤50≤1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6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干施工mmmm160~22070~100坍落度仪7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用钢尺量8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9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6法未能对全段桩长进行完整性进行判定时,采用钻芯法进行桩身完整性补充检测。4.9当采用钻芯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时,应对桩底沉渣进行判定。5.钢筋笼制作和安装质量控制:5.1制作场地要平整,制作时先将主筋和加劲箍焊接好形成骨架,然后焊接螺旋筋。钢筋笼在运输和起吊过程中,要在钢筋笼上每隔3~4m装上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筋架,以防止变形。5.2对在运输、堆放和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必须修复后才可使用。5.3每个钢筋笼的制作应根据地勘预计深度在孔开挖时进行大体制作,局部视终孔深度调整。确保在孔验收合格后即可吊放钢筋笼及下道工序6混凝土灌注质量要求:6.1导管壁厚为3mm,直径为260mm,直径制作偏差不得超过2mm,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导管的分节长度为1m、1.5m、2.0m、2.7m、4m,底管长度为≥4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6.2驳接导管时,每节导管的驳接口必须加上止水密封橡胶圈,驳接导管时,要拧紧驳接螺帽,保证灌注水下砼过程中,导管不出现漏水现象。6.3砼灌注前要进行塌落度检验,符合要求方可灌注,试验、质检员跟踪把关,在灌注砼时不定时加强对坍落度的控制,砼坍落度采用18cm~22cm为宜,在灌注砼过程中严格测量灌注砼的标高和导管的埋置深度,导管的埋深应保持在2m~4m,要保证砼顺利进行。6.4灌注砼时,每根桩的留置试块不得少于一组;每浇筑25m³混凝土时留置试块不少于一组。6.5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的质量需按水下砼配合比进行施工。7桩的成孔质量要求桩位的允许偏差(mm)序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1泥浆护壁钻孔桩D≤1000mm±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00+0.01H150+0.01H22全护筒成孔灌注桩D≤500mm-20<170150D>500mm10015033干作业成孔灌注桩-20<170150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标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沉渣厚度:端承桩磨擦桩≤50mm≤150mm≤50≤1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钻孔时做好进尺施工记录,严格按《桩基参数信息表》的数据进入持力层后取岩心,持力层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底标高必须大于或等于《桩基参数信息表》的数据。7工艺流程旋挖钻机就位钻进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埋设护筒定桩位选择相应施工方法成孔一次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灌注砼导管起卸护筒拔出桩头处理桩基检测测量桩位制作起吊存放运输留取砼试件8施工方法一、旋挖机钻孔(1)场地布置:组织测量工程师进行放样,将当日所要施
本文标题:旋挖桩施工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3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