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监督检查委员会规则职责
XXX公司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规则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公司各项政策、决策、制度的落实,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公司规范、健康的发展。特制订本规则。2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对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活动的控制。3职责分工3.1董事长3.1.1负责对公司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组织。3.1.2批准公司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追加检查申请及监察立项申请。3.1.3批准监督检查项目工作方案。3.1.4批准监委会成员组成,负责监督检查实施中的管理、监控工作,处理监督检查中的特殊问题。3.1.5受理监督检查报告,并及时签署意见报董事会予以处理。3.2监委会3.2.1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即时编制监察项目工作计划。3.2.2编制检查项目“申请表”、“通知单”,编制监察项目立项“申请表”。3.2.3组织实施监督、监察工作。3.2.4向董事长提交监督检查报告和整改建议。3.2.5监督被检查部门完成整改工作。并对后续检查中发现的整改不力提出意见。3.2.6对本公司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审计、监察,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建议。3.2.7监督审计、监察决议的贯彻、执行及反馈。3.2.8参加本公司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监察事项有关的会议。3.2.9编制年度审计、监察工作总结。3.2.10保存审计、监察档案。3.3总经办3.3.1对未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及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的部门和单位实施考核。3.4受检查的部门和个人3.4.1接受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工作,主动提供相关资料。3.4.2对监察报告提出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4工作流程4.1检查工作流程图检查工作流程见图1。4.2检查范围4.2.1公司及公司所属的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及其公司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图1检查工作流程图年度检查计划修改调整检查计划实施有问题未通过追加检查申请审批(检查组)发出检查通知调查取证整理分析检查情况汇总编制检查报告提出报告提出处置意见发现问题否记录备案、保存董事长通过无问题反馈后续跟踪检查工作总结整改执行《奖惩实施程序》有问题无问题4.3监督检查工作内容4.3.1审核和监督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4.3.2审核和监督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4.3.3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4.3.4对项目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4.3.5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4.3.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4.3.7国家财政法规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4.3.8公司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离任审计和年度资产经营责任制目标审计。4.3.9各实体领导及所属公司各级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离任审计和年度资产经营责任制目标审计。4.3.10董事会交办的其他检查事项。4.3.11对发现的涉嫌经济领域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行为进行监察.4.3.12对发现的违反内部控制制度、违反内部组织纪律的行为进行监察。4.3.13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察。4.4检查方式4.4.1定期性全面检查,每年根据计划对各单位进行审计。4.4.2不定期全面检查,在经营者离任时进行的全面审计。4.4.3公司检查活动分常规检查和追加检查两类。4.4.4采用就地检查和送达检查或其他检查方式。4.4.5受理举报或在检查项目中发现违规违纪线索后的立项监察。4.5工作要求4.5.1坚持实事求是,实行依法监督检查,保证检查质量。4.5.2坚持独立检查,做到事实清楚,客观公正。4.5.3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4.5.4廉洁奉公,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4.5.5严守检查纪律,不泄露检查机密。4.5.6检查组成员办理事项,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自行回避,被检查单位或被调查人员有权申请检查组人员回避:(1)与被调查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利害关系的。(2)与被条产单位或被调查事项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调查公正性的。4.5.7保证检查质量,对所出具检查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公正性负责。检查组人员由于未按工作规则、程序进行检查,导致重大的错误和舞弊未被发现,对内部员工举报的重大经济事故和营私舞弊现象没有及时受理立项,使其造成一定的后果,依据《奖惩实施办法》处理。4.6检查计划的提出、编制及审批4.6.1常规年度检查计划的编制及审批4.6.1.1监委会每年11月15日前编制下一年度检查计划,董事长批准后实施。4.6.1.2监委会根据年度计划,编制填写检查申请表、检查项目计划,董事长批准后,具体实施。4.6.1.3审计项目计划中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项目内容、审计组组长及审计组成员、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方式、步骤和要求以及配合部门等,填写“审计项目计划表”。4.6.2临时追加检查计划的提出4.6.2.1因临时事件发生或有其它需求,有关部门或人员可提出追加检查:(1监委会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追加检查项目申请。(2)各实体及所属公司领导提出追加检查申请。(3)公司、部门的负责人反映情况,董事长确认后,可提出追加检查申请。4.6.2.2追加检查的提出人需明确申请的理由并提供相应的线索。董事长审批追加检查项目申请,由监委会组织实施。4.6.3举报监察计划的提出、编制及审批4.6.3.1举报不受时间约定和限制。以受理的举报线索及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进行监察的事项向董事会提出立项申请,董事长批准后,编制项目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实施。4.7成立检查组4.7.1在每次检查项目具体实施前,应成立检查组,组长及成员由监委会确定。4.8检查实施4.8.1检查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组长在每次检查实施前,常规检查至少提前三天向被检查单位发出“检查通知书”,通知被检查单位指定人员配合检查及准备各项需提供的资料,并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回执。4.8.2检查组组长根据年度检查工作计划、监察立项,编制“检查工作方案”,报监委会审批后实施。4.8.3编制“检查工作方案”时要坚持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围绕检查目标确定实际检查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4.8.4检查组组长根据“检查工作方案”内容,向小组成员介绍本次检查的背景情况和检查的依据、范围、时间、内容、分工及要求,部署组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4.8.5检查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决议、公告和有关规章制度;预算、计划、经营指标、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合同、协议等及其他有关资料。4.8.6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应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查清事实,在规定时间内,核对检查情况,审阅有关文件资料,调查取证,收集证据,编制“检查工作底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同有关单位和人员交换意见,并做出详细准确的记录,注明资料来源,并由被检查单位签字或盖章。4.8.7检查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或盖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和盖章的,检查人员应注明原因。4.8.8若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生任何线索延伸,监委会填写“检查工作信息协调函”,所涉及的任何部门和人员都应配合调查、取证工作。4.8.9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参加某些特殊项目的检查)。4.8.10检查组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监委会或董事长汇报。4.8.11监委会主任对检查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9编制检查报告4.9.1检查后期,检查组汇总“检查工作底稿”,并分析调查取证情况,形成结论性意见,一般应在五个工作日内编制“检查报告”草案。4.9.2检查提出的“检查报告”草案,必须由监委会讨论形成合议,经监委会主任审核,征求被检查单位(人员)的意见,填写“检查报告征求意见表”,并将其反馈至监委会4.10检查结果及相应措施4.10.1被检查单位(人员)对“检查报告”草案提出的书面意见,检查组认为合理的,应调整“审检查报告”草案。反之,作为“检查报告”草案的附件,一并报监委会审核后,送交董事长。4.10.2董事长根据被检查单位(人员)及检查组的不同意见,经调研后提出该“检查报告”草案的审签意见。4.10.3董事长审签意见作为“检查报告”的最终意见。4.10.3.1根据“检查报告”的检查结论及董事长的审签意见,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中没有发现问题,本次工作结束。(2)检查中发现问题,检查组针对被检查单位的情况,提出被检查单位自行纠正事项和改进建议,出具“管理建议书”,由董事长审批后,下发被检查单位执行。被检查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整改计划及实施方案反馈表”,并按时上报监委会。4.10.3.2检查组进行后续检查,根据“整改计划及实施方案反馈表”,检查整改执行情况,对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整改计划及实施方案反馈表的单位和未按要求采取纠正措施的相关职能部门,由监委会上报董事长。4.10.3.3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未依据文件要求流程进行工作的现象,必须以书面形式报总经办,执行《奖惩办法》。4.10.3.4监委会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应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交总经办完善有关制度。4.10.3.5对被检查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涉嫌犯罪的,根据掌握的证据、资料等,提出立项申请,报董事长批准后转入监察程序。4.10.3.6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的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提出监察处理、处罚决定或建议,报董事长审批后执行;情节严重者可由由董事会做出处理决定后执行。4.11建立检查档案4.11.1每次检查工作结束,对所办理的检查事项,由检查组装订档案,交监委会统一管理。4.12检查总结4.12.1每年年末,监委会对当年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年度工作计划,经董事长批准后,监委会组织实施。4.12检查报告责任4.12.1董事长对检查报告负领导责任。4.12.2监委会主任对检查项目实施和检查处理决定的跟踪落实,负组织管理责任。4.12.3监委会主任对检查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负领导责任。4.12.4检查人员对检查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负直接责任。5、工作规则记录5.1检查申请表5.2检查通知书5.3整改计划及实施方案反馈表5.4管理建议书5.5检查工作底稿5.6检查报告(视不同审计内容而定)5.7检查项目计划表5.8检查工作方案5.9被检查单位提供资料登记表5.10检查工作信息协调函
本文标题:监督检查委员会规则职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6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