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年5月11日总目录论文正文教学单位学生学号编号1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5(一)华丽背后的畸变…………………………………………………………6(二)红颜薄命百花伤…………………………………………………………7(三)浮萍般漂泊不定…………………………………………………………8(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10(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12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12(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13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13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14(二)女性自身的“自残”…………………………………………………14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14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15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15(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15(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6附录1.开题报告…………………………………………………………………………202.结题报告…………………………………………………………………………213.答辩报告…………………………………………………………………………22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摘要:张爱玲笔下写的女性是“新女性”笔下的旧女性,她们皆有一个共同的命运特点:她们的人生中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无论是对婚姻的选择和依赖,还是从2寻求自我意识上,甚至是在母性上,都把“悲剧”这一特点发挥的淋淋尽致。女性悲剧的根源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张爱玲的女性悲剧小说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诠释。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很自然的读到了答案,追寻女性悲剧根源的根本原因是千年来封建社会对女性得桎梏和扼杀,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女性本身的问题:女性自我意识的欠缺和不坚定。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种种女性悲剧的总结与归纳,追寻女性悲剧的源头,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女性意识;自省意识Zhangailingisanalysedfemaletragedytypeandsourceofthenovel3Abstract:thewomenofzhangailing'swritingisthe\newfemale\oftheauthor'soldwomen,theyallhaveacommoncharacteristic:thefateoftheirlifeisfulloftragedy.Nottothemarriagechoiceanddependence,orfromseekingself-awareness,evenonthematernal,allthe\tragedy\thecharacteristicstreamingplaymuchas.Femaletragedyattherootoftheproblemisactuallyanaggingquestionofwomeninzhangailing'snoveltragedycanbesaidtobeoneofthemostrepresentative.Inzhangailing'snovels,wenaturallyreadtheanswer,forwomenistherootcauseofthetragedyrootsinonethousandtothefeudalsocietyofwomenhaveshacklesandstrangled,butatthesametimewecan'tignorethewomen'sownproblem:thelackoffemaleself-consciousnessandnotfirm.Basedonzhangai-ling'svariousfemaletragedyofsummaryandinduction,pursuethesourceoffemaletragedyandtoexplore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thefemaletragedy.Keywords:zhangailing;Women;Feudalsociety;Femaleconsciousness;Introspectionconsciousness目录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54(一)华丽背后的畸变…………………………………………………………6(二)红颜薄命百花伤…………………………………………………………7(三)浮萍般漂泊不定…………………………………………………………8(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10(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12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12(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13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13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14(二)女性自身的“自残”…………………………………………………14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14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15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15(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15(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6参考文献……………………………………………………………………………17谢辞……………………………………………………………………………18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红极一时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都说文如其人,张爱玲亦如此,她的小说华丽、神秘,笔触细腻,多是以女性为视角,凸显女性悲剧,以此来表达张爱玲对女性悲剧遭遇的同情、惋惜,甚至有恨铁不5成钢之感,并以此反映处于现代环境下固存下来的中国式封建文化灵魂的错位。她希望中国的女性可以走上自立、自强、自爱的人生轨道,可以超越自我,娜拉式的走出内外“监牢”的层层束缚,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见不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也没有曹禺、巴金“吾与汝偕亡”式的愤怒,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抱负,有的只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的了解,了解的同情”,有的只是复杂的爱恨情结,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明言的依恋。张爱玲的时代,是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经典时代。在这里,女性的意识和心灵被西方现代“文明”的金钱观念一点点地腐蚀掉,散发着令人呕吐的恶臭,甚至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形扭曲。其小说从亲子之爱、男女性爱之类的感情细节处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卑微,展示了沪、港等地华人的虚伪、堕落、扭曲的灵魂。欲的自由、心的麻木以及生的苦闷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写尽了人世沧桑,人生百态。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一)华丽背后的畸变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1]骚动的人生,难忍的瘙痒,透过华袍,渗入骨肉,生命即如繁花般惨败。《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典型大家族的女囚,过着无欲无爱的生活,她渴望的拥有爱,渴望拥有一具鲜活的、有力的男性身体,她把这种难以启齿的感情寄予于姜三爷,她压抑的性欲得不到释放,期冀一个男人的关怀却无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精神开始扭曲,灵魂开始裂变,她不仅扼杀自己的希望,还扼杀着周遭人的希望。在她的堕落人生里,流露出的是可恨,亦是可悲。七巧就是一个戴着金质枷锁的大族太太,一方面,大宅门内性欲的压抑和对金钱的欲望使她的心理扭曲;一方面,她又扩大这种病态的心理,教唆子女吸食大烟,探听儿子和儿媳的房事,并大肆宣扬,还给儿子纳了个丫鬟做二房,当儿子的妻妾双双自尽后,儿子便不再娶。女儿在她死之前都未嫁出去,她把自己的人生悲剧报复式的遗留在子女的身上。因她的脚是缠过的,就把十三岁的长安的脚也裹了起来,“痛得长安鬼哭神号”且不可能完恢复原状了,在姜长安的学校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千方百计阻止女儿的恋爱,更恶毒的是设圈套,在童世舫面前诽谤自己的女儿,以此断送了女儿长安的婚事,让长安从此断了结婚的念6头。手段是低下的,心底极其阴暗,令人毛骨悚然。曹七巧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而且又导演了儿女不幸的婚姻,她的畸形性格与遭遇使她堕落到万劫不复之境。《心经》中许小寒的恋父情结是心理扭曲的另一典型,这主要源于许小寒从小缺乏家庭关怀和对父亲的一种彻底的依赖意识。她潜意识里认为父亲是她的一切,只要父亲在她身边,她就觉得自己无忧无虑,很轻松、很幸福。家庭条件的优越是弥补不了小寒内心的孤独,没有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她在感情的旋涡里迷失了自我,错误的把父亲当作自己内心的恋人,甚至尝试着在现实世界里成为父亲的恋人。她把来自于父亲的幸福感视为她情感的寄托与唯一,于是,她敌视母亲,敌视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钢琴上母亲的照片只是在自己和父亲照片的另附,母亲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不能对父亲表露出一点情感,对母亲尚且如此,对别的女性就可想而知。她的偏执让她疯狂,可最后她还是失败了,只得离开父亲的身边,失去她多年来唯一依赖的人。弗洛伊德在他的论著中认为:“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了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并时刻想冲出来”。[2]许小寒满口爸爸长爸爸短,异乎平常的父女之情,在父亲面前如情人似的撒娇,嫉恨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这正是她潜意识对父亲占有欲的无意流露。在她的潜意识中,许峰仪就是她这一生的依靠,精神的,亦是物质的,或许也是一种执拗的习惯。她对峰仪的爱,根本不是女儿对父亲的那种爱,而是想占有支配的那种,想一生都与之在一起的恋人。这正是她心理变态的种种表现。(二)红颜薄命百花伤《花凋》中的川娥是是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川娥从小懂事,喜静,时常穿着蓝布长衫,是一个正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少女,期待着美好的姻缘,等待着骑白马的如意郎君……可这一切的美好都不及命运的摧残,花骨朵般的少女被痨病缠身,所有梦都刹那间碎了,她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却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与折磨,“终日郁郁的自思自想,她的自我观念逐渐膨胀”,想来一个多情的了断,诗意的死亡,五十块钱却买不来安眠药,只好“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一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用一只脚试皮鞋,还道:“这种皮看上去倒还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3]想活着的执念最终还是阻止不了死神的来临,病魔在三周后夺去了她的生命结束了对她的折磨。川娥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性子软弱,受人欺负,当她快要嫁人,可以逃离7家庭的时候,得了痨病,成了家庭的包袱,父亲没钱给她看病,却有钱在外面养小老婆,亲生母亲也不管她,怕别人知道自己藏了私房钱,她只有静静躺在床上痛苦的等死,全世界的人其实早都放弃了她,连她的父亲也不愿意去看她,即使来了也“浓浓喷着雪茄烟,制造一层防身的烟幕”。一天吃两个苹果也成了家人的说嘴,更不提买药的钱了。川娥的一生是一出柔弱女子对命运抗争的悲剧,年少时受到姐姐们的欺负,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头的这一天,却和骨痨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最终病亡。所谓的亲情,在这里是何等的虚伪、讽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自古红颜多薄命,张爱玲笔下的有些女子有那么一点情致,然而造物弄人,她们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虽是古代人却具有现代人的感情,我们姑且不论她的美貌,单说虞姬跟着叱咤风云的项羽南征北战,是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女子,只是时运不济,项羽兵败,
本文标题: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0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