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苗青(intestinalobstrution)病例男性,18岁,以‘‘突发性腹痛1小时”急诊入院.患者早饭后担心迟到而跑步上学,1小时前突发腹痛,呈阵发性绞痛,呕吐餐后食物约300ml,急诊收入病房,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3小时后患者诉腹痛加剧,呈持续性,又呕吐2次,分别为咖啡样液和血性液,共计约600ml,胃肠减压可见血性液体引出.查体:体温37.6°C,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右下腹包块,边界不清,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诊断为肠梗阻.既往史:3年前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请回答:1.在病情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写出患者2个主要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定义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识记能正确描述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能简单阐述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理解能叙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能比较机械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能叙述腹腔引流的目的、适应症和护理要点应用能针对肠梗阻病人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学习目标分类按发生的基本原因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的程度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的部位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常见病因——机械性肠梗阻粘连肠扭转和肠套叠肿瘤疝嵌顿其他:蛔虫、粪块、结石、异物粪石肿瘤扭转嵌顿粘连肠套叠A.肠管堵塞蛔虫导致的肠梗阻B.肠腔受压嵌顿疝导致的肠梗阻粘连带压迫导致C.肠壁病变C.肠壁病变肠壁肿瘤导致的肠梗阻多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常见病因——血运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病变,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致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肠梗阻。病理生理变化(肠管局部)肠内积气、积液增多肠腔内压力不断增加肠壁血运障碍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淤血、水肿,呈暗红色动脉血流受阻,肠壁失去光泽,呈暗黑色肠壁因缺血而坏死、穿孔肠扩张肠腔内积气、积液和肠壁通透性增加体液进入第三间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低容量性休克肠内细菌和毒素渗入腹腔腹膜炎肠腔内容物潴留细菌繁殖+毒素脓毒症,甚至全身性感染呼吸循环功能的障碍病理生理变化(全身性)临床表现——症状痛、吐、胀、闭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的、阵发性腹部绞痛绞窄性肠梗阻腹痛间歇不断缩短持续性腹痛疼痛程度不断加重麻痹性肠梗阻持续性胀痛临床表现——痛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频繁,呈反射性呕吐物主要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为返流性呕吐物常为带臭味的粪汁样物血运障碍时,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呈溢出性临床表现——吐呕吐:部位越高呕吐越早且频繁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明显,遍及全腹临床表现——胀完全性肠梗阻停止排便排气高位肠梗阻梗阻以下的残留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或果酱样便临床表现——闭临床表现——体征腹部体征视: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腹块,腹膜刺激征叩:鼓音,移动性浊音听:肠鸣音亢进,减弱或消失全身脱水、休克(晚期)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指肠指检X线检查诊断要点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的病史。指肠指检触及肿块指套染血腹部X线检查:扩张的肠气肠袢、气液平面。处理原则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手术治疗解除梗阻:粘连松解、扭转复位、疝复位、肿瘤切除,坏死肠段切除等手术方式A.解除梗阻原因的术式如粘连松解术如肠切开取异物,肠扭转复位术。B.肠切除肠吻合术C.短路手术D.肠造口和肠外置术护理评估健康史病人年龄,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肿瘤等病史身体状况局部和全身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动态变化辅助检查结果心理和社会支持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体液不足与肠梗阻致体液丧失有关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有关舒适的改变与肠梗阻致呕吐、腹胀有关电解质酸碱失衡与呕吐、大量胃肠液丢失有关潜在并发症肠坏死、休克、腹腔感染护理目标维持体液和生命体征平稳疼痛缓解或减轻腹胀、呕吐缓解、舒适度改善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护理措施维持体液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合理安排输液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尿量、皮肤弹性缓解疼痛和不舒适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引流通畅根据医嘱应用解痉剂评估腹痛、腹胀的程度和变化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加强对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观察观察和记录胃肠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取半卧位,以防呕吐时误吸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及时应用抗菌药(2)术后的护理1.观察病情变化2.体位3.饮食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护理评价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体液、电解质、酸碱失衡是否得以纠正或改善病人疼痛是否减轻、舒适度是否增加病人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进易消化、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便秘者应及时服用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及时就诊。病例男性,18岁,以‘‘突发性腹痛1小时”急诊入院.患者早饭后担心迟到而跑步上学,1小时前突发腹痛,呈阵发性绞痛,呕吐餐后食物约300ml,急诊收入病房,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3小时后患者诉腹痛加剧,呈持续性,又呕吐2次,分别为咖啡样液和血性液,共计约600ml,胃肠减压可见血性液体引出.查体:体温37.6°C,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右下腹包块,边界不清,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诊断为肠梗阻.既往史:3年前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请回答:1.在病情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写出患者2个主要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在病情观察时应注意判断是否发生了肠绞窄,注意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实验室检查结果等.2.①疼痛: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管痉挛有关护理措施:禁食,严格胃肠减压,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情况;协助患者采用半卧位,双膝屈曲;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腹痛和腹胀的情况,注意程度有无加重,范围有无扩散等.②体液不足:与呕吐,肠腔积液,禁食有关护理措施: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液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调节输液速度.患者呕吐较重,观察有无脱水的表现和呕吐的先兆,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呕吐后及时处理,加强生活护理.2.临床最常见的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是A.肠蛔虫堵塞B.肠扭转C.肠套叠D.肠粘连E.肠肿瘤3.对于肠梗阻病人,以下护士的观察判断最正确的是A.呕吐早、频繁且含有胆汁应疑为高位肠梗阻B.呕吐呈喷射状说明是麻痹性肠梗阻C.腹痛有减轻且肠鸣音不再亢进说明梗阻有所缓解D.腹痛转为持续性胀痛说明出现绞窄性肠梗阻E.病人有一次排便说明是不完全性肠梗阻4.发生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典型的局部病理生理变化是A.梗阻以上肠段蠕动减弱或消失B.低位肠梗阻的肠腔扩张多不明显C.肠管内积气多源于细菌分解D.不存在肠管血运障碍E.梗阻以上部位肠腔扩张、梗阻以下肠管瘪陷5.关手低位肠梗阻病人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主要丢失在体外B.以代谢性碱中毒为主C.以氯离子丢失为主D.可致中毒性休克E.不影响肺的气体交换6.肠梗阻病人的共同临床特征是A.腹痛、腹胀、呕吐、便秘B.腹痛、呕吐、肠鸣音亢进、腹胀C.腹部阵发性绞痛、排黏液血便、肠型、恶心D.腹部胀痛、肠鸣音消失、肌紧张、溢出性呕吐E.腹胀、恶心呕吐、肠型、停止排便排气7.下列项目中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的是A.腹部阵发性绞痛B.呕吐出现早而频繁C.全腹胀D.肠呜音亢进E.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8.应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腹部X线表现是A.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B.上段肠腔扩张C.膈下游离气体D.孤立、胀大的肠袢且位置较固定E.胀气肠袢呈“鱼肋骨刺”样改变11.对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是A.予流质饮食,促进肠蠕动B.予止痛剂,缓解腹痛症状C.给予缓泻剂,以解除梗阻C.禁食、胃肠减压E.予腹部热敷缓解腹痛17.关于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见全腹胀B.常在腹中部扪及条索状团块C.腹膜刺激征轻微D.移动性浊音阳性E.全腹呈鼓音18.关于肠梗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回肠梗阻属高位梗阻B.梗阻肠管有血运障碍者属绞窄性梗阻C.绞窄性肠梗阻必然是急性血运性肠梗阻D.肠梗阻多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E.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音为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19.肠梗阻病人可出现以下全身性病理改变,但除外A.水、电解质缺失B.休克和酸碱失衡C.急性中毒性肠扩张D.感染和毒血症E.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20.下列不属于肠梗阻的基本处理的是A.禁食B.胃肠减压C.灌肠D.使用抗菌药E.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22.对疑有肠梗阻的病人禁忌做哪项检查A.X线透视或摄片B.肛门直肠指检C.钡剂灌肠造影D.口服钡餐透视E.血气分析
本文标题:肠梗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1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