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肘关节运动学(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三)肘关节生物力学2(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1.肘关节的组成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所构成。3(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4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是球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因受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2)肱桡关节5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柱形关节,只能作旋内、旋外运动。(3)桡尺近侧关节6围绕两个轴的运动冠状轴:屈伸运动垂直轴:旋前、旋后2.肘关节的运动方向72.肘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形式参与运动的肌肉屈肘伸肘旋后旋前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补)、旋前圆肌、腕关节屈肌群(除外指深屈肌)肱三头肌(补)、肘肌、腕伸肌群旋后肌、肱二头肌(补)、桡腕长伸肌、拇长展肌、肱桡肌(除外桡腕短伸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补)、腕屈肌(桡侧腕屈肌)、肱桡肌、肘肌表肘关节运动与肌肉8(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1.骨(1)肱骨:肱骨的内、外上髁分别为前臂的屈肌和伸肌的附着处,故又称屈肌上髁和伸肌上髁。在上臂远端的两侧,极易触及。9(2)尺骨尺骨的鹰嘴为前臂的近侧端,若屈肘并将肘部置于桌面,则鹰嘴搁于桌面上。沿鹰嘴向远侧可触及尺骨后缘的全长直到尺骨茎突。在鹰嘴和内上髁之间有一沟,沟内可触及条索状的尺神经。10(3)桡骨当伸肘时,桡骨头恰好位于外上髁的近侧,前臂作旋前和旋后运动时可摸到正在运动的桡骨头。112.肘关节韧带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等12尺侧副韧带前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方,止于尺骨冠突内侧的小结节,略呈扇形;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方,止于尺骨鹰嘴内侧的骨面,其纤维呈扇形排列;斜束为一紧贴骨面的纤维束,连接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13桡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外侧髁的外下方,其纤维部分止于桡骨环状韧带,部分止于尺骨冠突的外下方。14桡骨环状韧带153.肘关节的肌肉(1)肱二头肌分长、短二头。长头起于盂上结节,短头起于喙突,两者都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旋后;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16(2)肱肌位于肱二头肌深面。起自肱骨前面下半部,止于尺骨粗隆。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屈;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17(3)肱三头肌分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长头起于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外上部,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内下部。三头合一止于尺骨粗隆。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于肘关节处伸,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18(4)肘肌位于肘关节后外下方皮下。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尺骨鹰嘴外侧面。机能:协助肱三头肌伸肘,使肘关节完全伸直。192021(5)肱桡肌位于前臂外侧皮下。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止于桡骨茎突。机能:肱桡肌除了屈肘功能外,还有前臂旋转的作用。由于它位于前臂外侧正中,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它具有使前臂旋后的作用;当前臂处于旋后位时,它具有使前臂旋前的作用。22(6)旋前圆肌•位于前臂前面上部皮下。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体中部外侧。•除屈肘作用外,当近固定时,能使前臂旋前。采用负重弯举、引体向上练习可发展屈肘肌的力量;采用后压臂等练习可发展其伸展性。23(7)旋前方肌•起于尺骨前下1/4处,止于桡骨前下1/4处。•其功能是使前臂内旋。24(8)旋后肌•起于肱骨外上髁背面,止于桡骨背面上1/3处。•有使前臂后旋的功能252627(9)上臂前群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28(10)上臂后群肌肱三头肌肘肌29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11)前臂前群肌(9块)30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12)前臂后群肌(10块)31(1)概述正常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关节组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行屈伸活动(伸0°,屈120~160°)肘关节后部关节囊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后脱位。肘关节后脱位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青壮年。4、肘关节脱位及治疗32(2)病因病机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尺、桡骨上端向上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33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34脱位的特殊表现肘部明显畸形,肘窝部饱满,前臂外观变短,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空虚和凹陷。关节弹性固定于120°-140°,只有微小的被动活动度。(3)临床表现肘后骨性标志关系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肘伸直位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呈一直线;屈肘时则呈等腰三角形。脱位时上述关系被破坏,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角关系保持正常,此征是鉴别二者的要点。35肘关节正侧位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合并骨折情况,并与髁上骨折相区别。(4)诊断X线检查36新鲜肘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固定3-4周。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或桡骨小头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复位。(5)治疗37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陈旧性脱位38手法复位时,应将肘关节呈高度屈曲位进行,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有时尺骨鹰嘴不能手法整复,需手术复位固定。肘关节前脱位39滑囊;一个处于皮肤与鹰嘴和肌腱之间,在肘后皮下,故称鹰嘴皮下滑囊。正常的滑囊有润滑肌腱来回活动及缓冲局部机械冲击、摩擦的作用。(1)概述在尺骨鹰嘴部位,肱三头肌腱附着于鹰嘴处有两个滑囊,一个处于鹰嘴和肌腱之间,称为肱三头肌下5.尺骨鹰嘴滑囊炎及治疗40(2)病因病机常因局部撞伤或反复摩擦等机械刺激过度而引起创伤性炎症,多表现于皮下滑囊无菌性炎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本病多发于矿工及用肘部支撑用力的工种,所以有矿工肘之称。41(3)临床表现尺骨鹰嘴部位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肿胀,大小不等,直径约1cm~2.5cm,肿块可以活动,位于皮下,质软,有轻度波动感,伴压痛,皮色大都不红。肘部活动无明显影响。如伴继发感染,则局部红肿疼痛,患肢无力,屈肘轻度受限。42(4)鹰嘴滑囊炎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囊内穿刺抽尽积液,囊腔内注入皮质类固醇激素1ml或硬化剂1ml,肘部覆以软垫加压包扎。每周一次,治疗3次。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制动。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按摩、针刺。如并发感染,应切开引流,应用抗菌素。43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史较长,囊壁已增厚者,可手术切除。手术应完全切除滑囊,将皮下组织与骨膜缝合,消灭死腔,放置引流条。肘关节置于极度屈曲位固定。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1周后去除固定,可活动肘关节。无论非手术疗法期间或手术疗法后都可适当口服或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或配合理疗方法。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史较长,囊壁已增厚者,可手术切除。手术应完全切除滑囊,将皮下组织与骨膜缝合,消灭死腔,放置引流条。肘关节置于极度屈曲位固定。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1周后去除固定,可活动肘关节。无论非手术疗法期间或手术疗法后都可适当口服或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或配合理疗方法。44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2.肘关节的稳定性3.肘部的闭链运动4.肘关节的屈和伸及限制因素(三)肘关节生物力学45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构成了一个复合关节。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功能上讲,肱尺关节都是肘关节的主导关节。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46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肘关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135°~140°。47肘关节平均屈145°(120°~160°)。当臂与前臂的肌和软组织接触时,阻止了肘关节进一步屈曲,所以肌肉发达者和肥胖者其屈曲程度有所减少可能使自身的手不能放到自己的肩上,这种运动限制称为肌性限制。瘦弱者由于尺骨的冠突进入肱骨的冠突窝,而中止肘关节的进一步屈曲。48在整个屈曲运动弧中,肘关节屈曲60°~140°,这80°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可称为肘关节的功能运动弧。肘关节平均伸为0°,其伸的运动在尺骨鹰嘴进入肱骨的鹰嘴窝而中止,其运动范围正常仅有很小差异。49桡尺联结的运动范围,在前臂处于中间位时,一般认为旋前和旋后各90°,但旋前多数人仅为80°。在检查旋前旋后运动范围时,肘关节应半屈位,并贴于胸侧壁,这样可以防止肩关节旋转运动的参与。从旋后位开始整个旋前稍小于180°(平均170°)若肘部伸直,由于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参与,手掌的旋转接近360°肘关节的紧锁位(最稳定位)是肘关节伸直位,前臂旋后5°(以中间位为标准)。50结构性稳定系统为肘关节稳定环,由内侧、外侧、前、后柱4柱组成内侧柱由尺侧副韧带、尺骨鹰嘴内侧1/2和肱骨内侧髁组成;外侧柱由桡骨头、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外侧关节囊)、肱骨外侧髁组成;前柱由尺骨冠突、前关节囊和肱二头肌组成;后柱由尺骨鹰嘴、后关节囊和肱三头肌组成。2.肘关节的稳定系统包括结构性稳定系统、动力性稳定系统51动力性稳定系统由跨越肘关节的肌群组成,包括前臂屈肌群、伸肌群、旋前圆肌、旋后肌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肱桡肌、肘肌等。52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是由前束、后束组成。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之前,止于尺骨冠状突内缘。后束起始于内侧髁之下,止于鹰嘴内侧缘。斜束并不参与构成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1)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53肘关节屈曲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紧张,屈曲到90°时其长度和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基本相同;屈曲90°以上,其紧张度降低;肘关节屈曲60°以前,后束的紧张度无明显变化,屈曲90°以上,后束紧张度明显增加;前束后部在肘关节屈曲30°和60°时起协同作用,屈曲大于90°时前束后部作用超过前部。后束在肘关节屈曲30°和120°时协同抵抗外翻应力。在肘关节屈曲30°和60°时,前束前部是最重要的抵抗外翻应力的结构,屈曲90°和120°时,前后部分作用同等重要;54(2)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桡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桡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外侧髁外下方桡骨环状韧带起于尺骨冠突外侧桡侧副韧带和环状韧带形成一宽的联合止点,止于尺骨冠突外侧,相当于桡骨头近缘水平。55尺骨近端桡骨头中心线以远5cm处,在桡侧副韧带复合体中桡侧副韧带(包括桡侧尺副韧带)起主要作用,桡骨环状韧带起协同作用。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约起50%的作用。另外,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尺侧伸腕肌腱膜起于肱骨外侧髁下方,止于56综合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肘关节的副韧带构成了维持肘关节稳定的独立系统。桡侧副韧带复合体抵抗肘关节外旋外翻应力,维持其后外侧旋转稳定性,尺侧副韧带复合体抵抗肘关节外翻应力,维持其外翻稳定性。伸肌腱和屈肌腱位于尺、桡侧副韧带的浅层,并不处于最有利的机械位置,是副韧带稳定系统的协同部分,桡骨头的作用是传导应力和维持肘关节的稳定,但在桡侧副韧带完整时,其维持肘关节外侧稳定的作用较小,是桡侧副韧带的协同部分。(3)肘关节副韧带稳定系统57肘部的闭链运动发生在手固定,肩部作引体向上或俯卧撑动作时。在引体向上时,屈肘肌以向心和离心收缩使躯干下降。这两个例子中,肩、肘关节结合来保持多关节肌有较理想的长度-张力关系。虽然胸大肌并不跨越肘关节,在闭链运动中它以内收肩
本文标题:肘关节运动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5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