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毛泽东思想概论[63道简答题答案+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原因: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其次,这也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郑重结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队战略的理论。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六、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作用: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不仅体现在他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使世代受剥削、受奴役的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且还体现在他努力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而,他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正是有了毛泽东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重大基础作用,才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天,重新认识和研究毛泽东在探索这条道路的历史条件、主要经验教训和重要意义,对于坚持、学习和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条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诸多历史条件综合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及重大意义?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及其核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现实依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6.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组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理论依据,是解放和发展中国生产力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一是有鲜明的历史性主题和主线;二是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三是由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构成,并有自己的范畴体系;四是科学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7.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质和核心?基本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在一定意义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内涵的三个基本观点。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摆脱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摆脱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其实质正如邓小平所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要求一切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并把这种认识作为行动的向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认识和行动,置于时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内在联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9.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第一,解放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解放思想,立足中国和世界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探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解放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继续解放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期间,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第三,解放思想推进了理论创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新把握,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解放思想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先导,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0.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基本依据和时代背景及重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由于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概论[63道简答题答案+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7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