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研究生英语读写译教程-重庆大学-杨瑾瑜主编-翻译
亚洲开发银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1]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创意,它最初由五个国家和一个省份组成――他们分别是柬埔寨王国、缅甸联邦、泰王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云南省。[2]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拥有巨大经济潜力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区域。七千多万的人民生活在湄公河盆地,整个次区域地区有将近两亿六千万人口。同样,大湄公河次区域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贫穷、环境的恶化和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和治理结构阻碍了可持续和公平发展。自六个成员国于1992年开始合作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历了空前的整合进程。通过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投资的多边合作和资金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历了经济的迅速繁荣。然而,至今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整合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尤其是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的资金从外部驱动的。为了在六个成员国之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和合作,在最初建立的15年后创立新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增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公民对该区域的认同感将为这个历史上麻烦不断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并为该地区提供长期的和平。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3]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他们都是上天的馈赠。陆地上出产木材、矿产品、煤和石油,众多河流的水资源支撑着农业和渔业并为水利发电提供能源。该区域煤的储量也极为丰富,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这些资源大多分布在缅甸,泰国和越南。这些丰富的能源相对来说还未被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大多数人民仍然过着自给自足或近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4]大约有三亿人居住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其间蜿蜒穿行4200公里的巨大的湄公河是他们共同的联系纽带。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仍然过着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例如,超过75%的老挝人口是农村人口。即便是在湄公河流域所有国家中都市化程度最高的泰国仍然保留有大型农业社区,尤其是在它的北部和东北部。[5]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平时代的来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迅速地改变和提高。他们正经历着向现代化和工业化转型的过程。湄公河流域国家逐渐从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转向了更多元化的经济方式,转向更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此同时,六个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商贸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在跨境贸易、投资和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自然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开始在次区域(而非在国家)基础上开发和利用。湄公河区域具有潜力成为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尽管经济增长显著,平穷仍然很普遍。在该区域的大多数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天只有一美元。[6]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减少城乡社区的差别;缩小贫富之间日渐增长的差距;更加关注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重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加强普及基本医疗条件和基础教育;保护人们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7]自1992年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启动经济合作规划,旨在通过密切的经济联系促进发展。在亚行和其他捐赠者的资助下,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帮助实施该次区域高优先级项目:交通、能源、通讯、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私营部门投资、农业。[8]在过去12年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项目的进程中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截至2006年6月底,26个次区域项目共花费大约65亿美元,其中亚行放款达18亿美元,为这些投资项目联合融资26亿美元;调动了总额达1亿4800万美元的下拨资源,其中亚行提供了6900万美元来资助以人力资源开发、旅游、环境、贸易和投资为重心的124项技术援助。大湄公河次区域行动计划[9]为了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论坛上进一步强调的“注重结果”这一整体目标保持一致,第十三次该区域的部长级会议于2004年12月14至1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此次会议引入了新制度,即为部长级会议制定了一个新标准。此次会议产生了一个行动计划以指导该区域的中期规划活动,是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部长级会议。[10]此次会议使得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以一贯的、及时的态度对实施该行动计划产生了一个清晰的约定。该行动计划确定了重要的项目和需要重视、优先、协调的活动,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该行动计划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九个优先领域中期合作行动的精确蓝图,在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市举行的第二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峰会上审视和签署了该行动计划。的确,该行动计划中的一些行动和新举措形成了第二次峰会的可交付成果,并在此次峰会上被采纳和签署。此次以结果定位的行动计划所取得的进展是由其他大湄公河次区域论坛的运作机构,包括该区域各工作小组及高级官员会议定期审查,使用包括每个项目或者新举措状况在内的监测模式以及,如果需要的话,采取进一步相应的必要行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领导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11]运输领域。加速实施“跨境运输协定”;提升该区域三个经济走廊的主要运输联系;将运输走廊转变为全方位的经济走廊;研究和实施该区域运输领域的战略。研究和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运输领域的战略[12]能源领域。加速对区域电力贸易运作协议的准备、商谈和采用;为能源领域的战略做准备;为区域能源贸易协调委员会构思/采纳工作计划以促进区域能源贸易;构建必要的水电站(物理动力)交互式连接点以及加强农村电气化的合作。[13]电信领域。执行针对具体国家的电信领域改革议程;作为电子政务新举措的一部分,加速对省,农村和边远地区信息及通信技术服务的通道建设。建立该区域的信息高速路。[14]农业领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在农村地区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在线信息网络以便利信息共享并促进该区域各国间的农业贸易;在该区域强调家畜贸易的动物健康限制。[15]环保领域。实现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和机构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的新举措以及战略性环境框架。[16]旅游领域。准备和实施该区域旅游领域的战略和行动计划。希望在该区域实行一个签证旅游制,促进该区域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同时,实施不间断的湄公河旅游开发项目。[17]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控制和减缓传染性疾病在该区域传播;加强教育和培训合作;解决该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合作的主要横向问题:如人口拐卖、性别歧视、贫穷和少数民族问题。[18]贸易促进领域。加强次区域贸易便利机制;构建该区域贸易便利和贸易投资行动战略框架;研究贸贸易往来和物流;使贸易文件和贸易手续统一化和标准化;加强公众和私营部门贸易信息使用的建设。[19]投资领域。建设该区域投资宣传和投资便捷的机构能力;促进该区域投资便利的信息建设;支持该区域的商业论坛。亚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中的角色[20]作为金融家,亚行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次区域优先项目的实施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的秘书处和协调者,亚行促进政治和运作层面上的,以及该区域规划大股东之间的持续对话。亚行也提供该规划下许多活动的技术和咨询支持。很重要的一点,亚行还扮演着催化剂和“诚实经纪人”的角色,将规划中的不同参与者聚在一起,帮助他们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FurtherReading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与东盟(ASEAN)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杨恩•迪瓦尔[1]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初创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同时还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下的《曼谷宣言》。之后,文莱于1984年1月8日、越南于1995年7月28日、老挝和缅甸于1997年7月23日,柬埔寨于1999年4月30日分别加入到该组织中,组成了今天的东盟十国。[2]东盟的面积为四百四十六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五亿八千万,占世界人口的8.7%。2009年它的GDP总量已超过1.5万亿美元。如果把东盟看作是一个单一的国家,根据它的当年的GDP总量,它的世界排名为第九。[3]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有着同样的初衷,即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行政管理等领域促进增长、发展和合作,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4]1997年由泰铢贬值而引发的货币危机蔓延到印度尼西和马来西亚。其他东盟国家也受到较小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亚洲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一系列抗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动和结构问题使货币危机转化成严重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亚洲。[5]该危机使这些国家加强金融和货币合作以避免另外的危机。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都把追求合作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共同寻求培育一个好的氛围,为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6]到2015年,东盟十国将进一步朝着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因此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不仅仅要认同自己的国家,而且要认同整个东盟。(1)人们应该感激这种需要,即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东南亚面临的许多挑战都要求我们共同去解决。[7]首先是政治差异。东盟的框架提供的政策内容比大湄公河次区域大,使得商业活动效率更高、更具成效和更有利益。[8]其次是互补性差异。东盟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之间不是竞争关系,其目标和战略没有冲突。事实上,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都具有高度互补性,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只是在一些计划和安排上有些许的不同。[9]再次是战略和目标差异。东盟在提高生活水平以及缩短最初的成员国与较新加入(相对较平穷)的成员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方面有着清晰的目标。东盟的框架设定了合作的目标和原则,也划分出了优先发展的领域: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活动、农业、林业和矿产、工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和技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领域是运输、电信、能源,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便利、投资和农业。[10]正如在《东盟宣言》中规定的东盟的目标和目的是:(2)本着平等和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加速该区域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为东南亚国家拥有一个繁荣、和平的大家庭而夯实基础。[11]该区域的国家遵循联合国宪章章程,持久地遵守司法的公正和法律规定以促进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科学和行政领域内的共同利益而积极合作和相互援助;在教育、职业、技术和行政领域以提供培训和研究设备的方式相互援助;为更大地利用他们的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包括对国际商品贸易问题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更有效地合作;加强东南亚研究、对拥有相同目标和目的的现有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密切和有利的合作,并在他们中寻求所有进一步密切合作的途径。[12]到201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将要发展五个战略目标:加强基础设施联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和旅游;增加私营部门的参与和竞争;发展人力资源和技能;保护环境、促进对共享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13](3)到2012年要达到四个目标:加速可持续性经济的增长;减少贫困和收入的悬殊;提升生活的质量;加强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远景是一个更加一体化、繁荣和和谐的湄公河次区域。[14]如今,东盟制定了一个更大的区域框架以便大湄公河次区域也可以在此框架内开展工作。许多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东盟大项目中的一部分。许多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活动都有交叉。东盟有意引导它的四个最新成员国(碰巧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成员国)参与东盟的一些活动,尤其是那些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动。(4)事实上东盟一直利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作为一个框架来坚定地推进它的四个新成员国更进一步、更快地融合到东盟的其他成员国里。[15]以此同时,东盟的很多规划(尤其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环境领域的规划),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这样较小的范围和环境之中可能会以更集中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完成。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为次区域的先头部队,这些东盟的规划也许能够更快地向前推进。[16]作为东盟的成员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都是受“东盟协定”约束的一方。例如通用有效的、导致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优惠关税,东盟投资区域协定和东盟服务框架协定。东盟也有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所有的东盟经济协定。这一切意味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已完全整合到东盟有规则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中。如东盟的每个国家都被要求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该国绑定到具体的关税减让标准中以完成其在关税减让报
本文标题:研究生英语读写译教程-重庆大学-杨瑾瑜主编-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9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