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1-牛郎织女(二)
11*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预习课文,熟悉字词,理解课文大意。2.结合前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阅读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牛郎织女整个故事。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牛郎和织女,一个是凡人,一个是仙女;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在老牛的帮助下他们结婚了,婚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跟随作者继续走进《牛郎织女(二)》这个民间故事,去感受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1)多音字。转zhuǎn:转眼转败为胜zhuàn:转动转来转去挑tiāo:挑选挑毛拣刺tiǎo:挑战挑拨离间(2)重点词语释义。美满:感到幸福、愉快;美好圆满。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衰老: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尊严:尊贵的地位和身份。惩罚:惩戒;责罚;处罚。拗不过:无法改变别人的意见。(3)同音词。厉害——利害厉害:①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如:心跳得厉害、天热得厉害。②严厉。如:这个阿姨十分厉害,学生都害怕她。利害:利益和损害。如:不计利害、利害得失。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划分课文层次,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牛郎与织女结婚后辛勤劳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部分(2):老牛临终留言,夫妻二人痛哭一场将老牛尸骨埋在草房后的山坡上。第三部分(3、4):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留在人间,派天兵天将察访,并抓织女上天请罪。第四部分(5):牛郎披上牛皮,挑着儿女追赶织女。第五部分(6~8)):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每年七月七相逢一天。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一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牛郎织女婚后生活怎样?请具体说一说。明确:牛郎织女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讲些天上的故事。织女喜欢这人间的生活。2.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明确: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3.王母娘娘知道后怎样做的?明确:王母娘娘把仙女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损害了她的尊严,派天兵天将到人家察访,并在牛郎不在家时把她抓到天上。4.王母娘娘为什么允许织女每年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明确: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5.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说法。明确: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了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一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牛郎织女(二)美满生活:牛郎耕种,织女织布老牛去世:留下牛皮,应对急事织女被抓牛郎披上牛皮追上天王母用玉簪划出天河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鹊桥相会:每年七月七日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1-牛郎织女(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0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