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14—20XX年秋季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20分,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8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3分)A.嫩.芽(nèn)徘徊.(huí)瘫.痪(tān)B.霎.时(sà)脸颊.(xiá)沐浴.(yù)C.憔.悴(qiaó)絮.叨(xù)匿.笑(nì)D.粼粼.(lín)拆.散(chāi)攲.斜(qī)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每个人或每件事都得到很好的安顿。()(2)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3)(意见、思想、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3分)①那些受苦的人也有同样的愿望,也______一切的不义和罪恶,也追求幸福的生活。②游览绍兴,进入宋代诗人陆游与恋人唐婉______的沈园,听着导游诉说的凄婉的爱情故事,我的心中不胜感慨。③夜深了,喧闹了一天的广场终于________下来。A.①憎恨②诀别③沉寂B.①怨恨②分别③沉寂C.①怨恨②诀别③沉静D.①憎恨②分别③沉静5、课文相关知识填空。(6分)(1)《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_______________中的文章,该书由南朝的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3)《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籍)的泰戈尔,在他的影响下冰心开始创作哲理小诗,后结集成诗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魏文侯守信魏文侯○1虞人期猎○2。明日○3会○4天风疾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5风而罢虞人。【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2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古代掌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员。③明日:第二天,次日。④会:恰好,正好。○5犯:顶着,冒着。6、解释加点的词。(4分)(1)元方入门不顾.()(2)尊君在不.()(3)遂.自驱车往()(4)以.疾风之故而失信()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明日/会天/风疾左右止/文侯不听8、翻译下列句子。(6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9、两篇短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共同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3分)三、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3分)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①我的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大,来到武汉——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一个合适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2我仍记得,父亲那晚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③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④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⑤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⑥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⑦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⑧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⑨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⑩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11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12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10、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3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1、写出第11段“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这个句子加点词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2分)12、第7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3、请品析第8段划线的句子(2分)14、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清玄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静的一刻。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⑧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_____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______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⑨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⑩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选自《林清玄散文集》15、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2分)16、本文开头提到苏轼的词有什么作用?(2分)17、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3分)18、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2分)A.身B.鼻C.耳D.舌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______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_____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______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_____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19、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3分)“清欢”在第⑤段中具体指___________,在第⑥段中具体指___________,在第⑦段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奶奶家的烘笼上小学前住在姥姥家,最难捱的就是冬天。北方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一进11月份就开始飘起雪花。姥姥家的黄土屋四面透风,纸糊的窗户被北风撕开了一道道口子,晴天的时候,屋里反倒不如外面暖和。白天还倒好说,小伙伴们只顾疯玩着追逐嬉戏,跑得满头大汗早忘却了寒冷,只有到了晚上,便会感觉到缓缓涌上的寒意。三十年前的北方农村,家里极少有烧煤取暖的,即使是富裕人家每年也就买上几百斤碳,只是等着逢年过节来客人的时候用。实在冷得不行的时候,姥爷会在炉膛里点些玉米芯去去寒气,但效果却是寥寥,冰冷的屋子仍旧冻得我瑟瑟发抖,所以每天晚上吃罢晚饭,我便闹腾着要钻被窝。但被窝同样是冰凉的,年幼的我每天晚上都会被冻得喊叫一番。有一天姥爷从外面割了很多柳条回来,说要为我做一个暖被窝的烘笼,然后就在屋子里忙活起来。编了三四个晚上,烘笼终于做成了,大小和农家挑粪用的筐子差不多,只是上面加了盖子,中间留有一个小口。我看着好奇,不知道这东西怎么能取暖呢?只见姥爷先把烘笼塞进被窝里,在火盆里点着几个玉米芯,等燃得差不多的时候把火吹灭,再透过烘笼口把火盆小心地塞进去,隔了十几分钟,姥爷把火盆和烘笼撤出来,拍拍我的头说:“小子快钻进去试试。”我迅速脱光衣服,似泥鳅般钻进被窝,里面暖暖的、软软的,好像刚被太阳晒过一般舒服,还带着一股烧玉米的味道。躺在暖融融的被窝里,我便缠着姥姥讲故事,姥姥轻轻拍着我的头唱道“小毛驴晃铃铛,当啷当啷到集上,想吃桃桃有毛,想吃杏杏又酸,吃个栗子面丹丹。”说到面丹丹的时候,姥姥总会笑着刮一下我的鼻头,我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北方的冬夜寒风恣意呼啸着,老屋的窗棂纸被刮得呼啦作响,躺在暖融融的被窝里,我的心里却有一股暖流在荡漾。2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21、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22、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3分)23、你的姥姥家有没有值得你回忆的东西,请你仔细想一想,然后围绕着这件东西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姥姥家的思念之情。(4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作文(50分)24、我自豪,因为我的学校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0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