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ppt(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的X(数量)=单位时间生产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反比反比正比反比无关无关无关无关反比正比找关系!使用价值量正比正比2.(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要计算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必须计算出两个量:一是该企业2011年的产量,用公式计算为10×(1+10%)=11(万件);二是2011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用公式计算为132÷(1+20%)=110(元)。据此计算出商品价值总量为11×110=1210(万元)。【答案】C假设2013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B•3、2014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5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2015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里的劳动生产率应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故2015年甲种商品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6/(1+20%)=5元。一定时期内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率成正比,故2015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数量=100×(1+20%)=120万件。因此,2009年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5×120=600万元。答案选C。•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8040•B、4020•C、8020•D、16040•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三、价值规律(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从一段较长时间看:从变化曲线看:时涨时落价格与价值相符合涨跌幅度基本抵消,而且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价值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小结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情境探究一:瞧这一家子国庆期间许多大商场在搞促销活动,吸引了众多顾客。儿子:我想买部手机,这款比以往便宜了100元,赶紧买吧,它们都快被抢空了。妈妈:哇,金价跌了,这么多人在看金项链。爸爸:这款空调怎么比以前贵,我们还是别买了吧。奶奶:家里没米了,虽然米涨价了不少,但我们还是得先买一袋回家。讨论:1、价格变动对这一家子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价格变动对哪些商品影响大?哪些影响小?价格上升减少购买(需求缩小)价格下降增加购买(需求扩大)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这就是需求法则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买落不买涨价格变动对它们的影响程度一样吗?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弹性大)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通常,我们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需求弹性。可见,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1、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C.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D.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试题分析:在审题过程中找到“两类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等题眼信息及图示内容,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可知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商品,M是高档耐用品。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不会决定增值税的征收与否,税收的征收由法律规定。故ABD项错误。当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本题选C项。情境探究二:张奶奶逛超市张明的奶奶一向负责这一家子的菜篮子,快元旦了,张奶奶打算到超市买些鱼肉。她到超市一看,普通鱼肉价格竟然涨到17元/斤,张奶奶有点心疼,再看看鸡肉价格8元/斤,鸭肉价格9元/斤,吃鸡肉鸭肉也一样嘛,于是张奶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高高兴兴回家了。思考:1、鱼肉和鸡肉、鸭肉是什么关系?再举其他例子说明。2、鱼价格大幅涨价,张奶奶是如何选择的;反之,又该如何选择?说明了什么道理?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消费者将减少(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影响)替代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1)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思考:1.汽车与汽油是什么关系?请举其他例子。2、汽车降价销售,对汽油的销售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汽油价格的上涨,对汽车销售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情境探究三:张爸爸逛车市张明的爸爸看到车行很多汽车都在搞促销活动,决定买一辆作为代步工具。可是他又听说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份时已宣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了320元。于是他决定再考虑考虑。(2)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加),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商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1)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2、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变动关系的是C★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一般来说,价格上涨,减少购买;价格下跌,增加购买。(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同(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的影响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价格变动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变化小影响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大需求价格弹性小结请你当参谋你叔叔是广东一家手机生产商,今年暑假的时候,你去他的工厂参观。到了广东后,你叔叔告诉你,这几年宽屏触摸手机价格看好,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赚了不少钱。假如他以后想继续盈利并获得发展,应该怎么办?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上涨获利增加获利减少供过于求价格下跌(1)调节产量——供给法则生产扩大生产缩小供不应求(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减少使用量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增加使用量(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适应消费者需求才能卖出好价钱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D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这一变化导致图1图2①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②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④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题干说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而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故①正确,③错误,从曲线可以看出,图1反映出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变动较大,属于高档耐用品,图2中的商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小,属于生活必需品,故②错误,④正确,故答案应选D。下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即价格升高,需求量减少。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据此判断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商品乙是高档耐用品。故①③项错误。本题选D项。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B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1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价格等于它的价值量=10÷(1+100%)=5元。②单位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5,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2010年甲商品的单位价格=5×(1+20%)=6元。正确答案是A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答案B本小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等知识.该题先计算该部门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它与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今年该部门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260÷(|+30%)=200.商品数量=2.今年该部门产品的商品价值总量=200×2=400.总结-个规律涉及到商品价值量问题-个囗诀正比乘,反比除,提高加,降低减.当堂达标1、2012年夏天,许多商场搞起了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这说明:A、反季节促销是商家决胜的关键B、商品不宜在购买,因为淡季价格偏低C、价格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商品的购买D、价格竞争是商家竞争的核心2、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A、是互补商品B、功能趋同C、互为替代品D、是高
本文标题:《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2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