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课改浪潮风起云涌,学说纷繁,流派迭出,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到底哪条路真正指向阅读教学的理想回归?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语文课堂。关键词: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语文味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改风起云涌,学说流派层出不穷。课堂上常常能见到花样翻新的形式,听到标新立异的回答,那精彩美妙的多媒体展示,热闹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似乎一扫旧课堂的“一片昏鸦”,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崔峦先生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语文的独特使命是教语言文字。“大道至简”,我们的语文课必将洗尽铅华,反璞归真,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因此,在欣赏赞叹的同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实、扎实、朴实,切实提高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一、语文就是语文,应该守住教学的底线[课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理解、感悟、积累、模仿、迁移等实实在在的语言实际活动。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心情,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而促进言语能力的提高。[案例]《长城》(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上册)多媒体出示:嘉峪关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垛子燎望口屯兵凝结血汗智慧师:(毛老师请一名学生读第一组后及时评价并提问)“你读得很正确,作者在哪里看长城用到这三个词?”生:作者在远看长城时用到这三个词。师:(毛老师请一名学生读第二组后及时评价并提问)“你的声音真响亮,作者又是在哪里看长城用到这三个词的呢?”生:作者在近看长城时用到这三个词。师:(毛老师请一名学生读第三组后及时评价并提问)“这三个词是描写什么的?”生:这三个词是作者看完长城后联想到的。师:请同学们融入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齐读三组词语。师:词语能读得那么好,那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有感情![反思]在衢州市2008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农村)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中,柯城姜家山小学毛武高老师执教的《长城》一课,虽然设计没有颇具匠心,教学没有奢华矫作,课堂没有高潮迭起,但扎实有效的教学却让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毛武高老师在上课伊始安排了字词复习。这样的字词复习几乎在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中都能看到,但字词中既蕴涵情感的朗读,又把字词复习和理清文章的脉络结合起来。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设计,教学才会饱满,才会激情跌宕,才会隽永俊秀。二、语文就是语文,应该留住浓浓语文味[课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母语,会听说读写,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复杂丰富的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不再视母语学习为畏途。[案例]《雨中》(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师:请大家边读边划出自己读不懂的或感兴趣的词语。(学生充分读书、划注、质疑。)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将词写在黑板上。)师:看着这些词,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结合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还有读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同桌讨论。(学生默读、静思、查资料并窃窃私语。)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或有什么疑惑?生1:我认为“冒出”这词用得不妥,应该用“露出”。生2:(举起手)不同意!我认为“冒出”这词用得妙,它表示姑娘箩筐里装的苹果很多,高高耸起;而“露出”的苹果没“冒出”来得多,超出箩筐口一点点可以说“露出”了,但要说“冒出”似乎还不够。师:你有很强的语感,想象也丰富。谁能来黑板上画画这“冒出”的苹果呢?(一生来黑板上画,画的苹果只超出箩筐口一点点。)师:这叫十么?生:(齐)露出。师:对,这只能说“露出”,谁能将这箩筐里的苹果来“冒一冒”?(一生上来,将筐里的苹果画得满满的。)师:哇!这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你瞧,不远就是拐弯处,车子一歪,不翻倒才怪呢!走,咱们一同去捡去!(生会心地笑。)[反思]执教浙教版第7册《雨中》一课时,不少老师都要安排诸如交警如何现场管理等五花八门的表演“噱头”,而课文中鲜活灵动的语言文字常常因此而“靠边站”。而这堂课中,老师创设了“雨中情”的氛围却又没有被“思想教育”所束缚。试看这里,他“锁定”并不为人所注意的字词,引导学生用圈注、质疑、演示、比较等方法进行悉心揣摩和深入领会,雪落无声般地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习得。周一贯先生曾评价该老师的课是“规范意义上的语文课”,这里的“规范”当然不是指老师上课千课一面,而是赞誉他的课语文味浓厚。语文教学如果偏离了“语文”这一中心,那就必将陷入“课将不课”的境地。当前,语文教学最需要的就是收起那颗“驿动的心”,义无返顾地做到“讲究规范、回归本原”!三、语文就是语文,应该展现自己的魅力[课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美国哲人霍姆斯所说的“一个孩子的教育,应当在他出生前一百年就开始”,说的就是成熟理性的成人世界之重要。给孩子一双洞悉世事的慧眼,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亮出我们的人格魅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课堂实践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案例]《掌声》(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告诉小英些什么呢?生:小英,你演讲得太棒了,我要向你学习哩!生:小英,你的普通话真标准,真好听,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生:好样的!小英,我们以你为荣!我们为你喝彩!师:(满怀深情地)小英在这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中涌动,她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同学们说。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生:谢谢大家的掌声,它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我会永远记住这掌声的!生:谢谢同学们,没有大家的鼓励,也就没有这精彩的演讲。放心吧,今后我会振作起来,坚强起来的。生:谢谢同学们,我想说的话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我给大家深深地鞠个躬吧!师:是啊!无数的话语都浓缩在这深深的一个鞠躬之中。同学们,仔细听,掌声响起来了!(稍停后接着说)这掌声里有信任、尊重,有鼓励、赞许,有敬佩、喝彩……这不是普通的掌声,这掌声里有同学们的爱心!同学们,让我们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注意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学生自由练读,读得很投入、动情,之后又请了两个学生个别朗读)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如果她感动,那么,就请你陪她一道流泪;如果她高兴,那么,就请你陪她一道微笑……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把那充满温情的一幕永远保存在我们美好的记忆里。(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反思]有幸去常山天马二小聆听衢州市名师夏骏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夏老师能够诱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移情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与文本灵犀相通,产生共鸣。课堂上,学生能够驱动智慧,敞开心扉,用一颗颗纯洁的童心去触摸文本语言,感受语言的温度;学生能够飞扬激情,倾诉心声,用一句句质朴的童言来表达真知灼见,抒发纯真的情感。教者能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知识等经验,让学生经历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移情体验的过程,释放潜能,蓄积情感,进行真实而多元的体验,获得真切而多元的感受,使得学生的语言、智慧、情感、思想在品味语言、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浸润、感染和丰富。我样教学才是展示语文自身魅力的语文教学。四、语文就是语文,让学生智慧漫舞飞扬[课标]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人文内涵,认为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精神生活的活动,由学生自身生发的个性化体验,是诸多讲授、诠释、问答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着力于文本的感悟与思考,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点。[案例]《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师:领略了圆明园宏伟建筑和圆明园中著称于世的博物馆、艺术馆,让我们充满自豪之情;可是,这举世无双的园林艺术的瑰宝,三天之内却化为了灰烬。是谁使祖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于一旦?是谁使我们祖国母亲遭受如此凌辱?是谁对我中华民族犯下滔天罪行?请看:(录像播放英法联军烧杀掠抢毁灭圆明园的录像)师(大声斥问):是谁使我国宝——圆明园毁于一旦?生(义愤填膺):是英法强盗!师(大声斥问):是谁使我祖国母亲遭此奇耻大辱?生(义愤填膺):是英法强盗!师(大声斥问):是谁对我中华民族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生(义愤填膺):是英法强盗!至此,师生群情铿锵,激昂文字,老师趁势让学生大声齐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读着,读着,一片哽咽与眼泪。[反思]特级教师王松舟在导入《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时,欲扬先抑先给学生“一喜”:领略圆明园宏伟建筑和圆明园中著称于世的博物馆、艺术馆,让学生充满自豪之情;接着老师将话锋“一转”:“可是,这举世无双的园林艺术的瑰宝,三天之内却化为了灰烬。是谁使祖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于一旦?是谁使我们祖国母亲遭受如此凌辱?是谁对我中华民族犯下滔天罪行?”;紧接着“一看”:看英法联军烧杀掠抢毁灭圆明园的录像。学生的情感从巅峰跌落到深谷。那“大声斥问”的激越,那导入时“一波三折”的设计和铿锵有力一泻千里的追问,产生了无穷的艺术感染力。于是,学生就有了开始的“大喜大悲”和“义愤填膺”,后来读文时的“哽咽”和“流泪”。“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课改”。为了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愿语文能够在课改的浪潮中涤荡自我,洗尽铅华,回归本真,根扎于语文的土壤之中,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撑起一片浓阴。“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让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吧!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多维深刻的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参考文献:[1]强洪权。丰实的语文简约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07(2)。[2]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J]。语文教学通讯,2007(2)。[3]张祖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J]。小学语文教师,2006(6)。
本文标题: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5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