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预习与交流1、了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的变迁。2、共同的问题和共同的选择分别是什么?3、探寻造成日益严峻生态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4、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1在人类出现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风车•2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力度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采猎文明时代(环境问题不严重)农业文明时代(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日益突出)人类共同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变化全球十大环境问题•2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力度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三)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四)酸雨蔓延•酸雨的覆盖率达到国土的1/3;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新疆荒漠化土地占一半(七)大气污染•如此环境如何生存?•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八)水污染•如此水还是生命之源吗?•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九)海洋污染•赤潮•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生态危机的类型: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人口爆炸、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沙漠化扩大、物种入侵、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物质扩散等。世界上还有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海湾战争石油污染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福岛核泄漏事故、渤海漏油事件等。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掠夺式地利用自然。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1)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掠夺式地利用自然造成的。(2)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撒哈拉沙漠第二单元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目标•1、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是什么?•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什么?•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共同的选择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可持续发展(1)含义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2)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干枯的河床拥挤的城市浓烈的烟尘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世界人口总数1950年——25.25亿1990年——53.21亿2000年——60亿酸雨影响工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影响生产生活全球已有30%的土地退化,森林面积缩小1/3,在过去的4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引起700万个物种的灭绝全球有26个国家的2.32亿人口已面临缺水威胁;约1/5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1、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控制自己牲畜的头数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选择第二种选择:目光短浅的选择可持续发展(1)含义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1、含义、要求(是什么?)2、原因(为什么?)3、如何贯彻:(怎么做?)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加强宣传教育2.完善法律法规3.加强监管力度1.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2.倡导低碳生活3.宣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西部大开发•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交通工程:青藏铁路•生态工程:三江源生态工程1、长江2、黄河3、湄公河——澜沧江珠江污水处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青少年与可持续发展江苏宿迁环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最佳人居城市——云南昆明1.下列选项中,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是()①经济要发展,人口要控制②围湖造田,毁林开荒③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④但留方寸土,传与子孙耕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⑥先污染,后治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①④⑥C2.下列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只要能致富,采取什么办法都行;B.孩子多,帮手多,多生几个没关系;C.自备菜篮子去买菜;D.提高卫生标准,多用一次性饭盒。C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003年3月,受来自新疆强冷空气影响,黑风骤起,地天闭合,沙尘弥漫,人们呼吸困难……一场10年以来最大的沙尘暴席卷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天津和北京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达1.3亿。据此回答:3、对沙尘暴问题,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沙尘暴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B、沙尘暴肆虐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C、解决沙尘暴的根本出路是放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C4.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惟一办法是:[]A.让下一代人去解决这个矛盾;B.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发展科技,以便更多地开采资源;D.为了保护环境,放慢经济发展速度。B3、续写歌谣:曾有一首歌谣描述上一世纪京杭大运河水质的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90年代身心受害!(1)请你发挥想象,合理续写:21世纪—————(2)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你所续写的理由。参考答案一:21世纪:臭气熏天成公害原因:由于人们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没有引起沿岸居民的警觉,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向河中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以至于该河臭气熏天,成为公害。参考答案二:21世纪:清澈见底人人爱原因:由于沿岸居民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人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活动,并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使河流清澈见底,人人喜爱。
本文标题: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7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