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体系;概括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而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历次重大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1978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他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路。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讲话,讲话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讲话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本估计已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并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在此前多次讲话中所阐述的指导原则,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共10条。主要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虽然,在这10条中,有些方面的概括,理论升华还不够,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总结的形态,有的要求还偏高,如“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等,还不够符合实际,并且尚未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但是,从它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看,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只是还未使用这样的语言。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提出、内容扩展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概括的阶段。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就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全面阐述,又使人们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29)与此同时,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1986年7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还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系统地概括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12条理论观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轮廓。党的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时来自右的方面十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仍然存在着的“左”的影响,邓小平反复强调,过去10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2](P307)要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就不仅表明了邓小平在政治风浪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清晰、完整的概括,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党对它的认识的深化。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归纳概括。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一概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既注重理论分析,又突出了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比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的又一次尝试。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五大以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集中概括的阶段。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
本文标题: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8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