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常店回风井马头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常店回风井马头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各岗位操作规程》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3、《寺河矿常店回风立井揭露3#煤层专项防突设计》4、《常店回风立井+384m和342m井底连接处平剖断面图》5、《寺河矿常店回风立井井筒井检查孔综合柱状图》(二)概述根据寺河矿提供的常店回风立井+384m和+342m井底连接处(马头门)平、剖、断面图及地质柱状图,在井口以下314m到井口以下384m范围内,需施工上下两处马头门,并且在两处马头门之间有2#、3#、5#煤层,其中3#煤层厚度6.88m,2#、5#煤层较薄,有可能为煤线通过,现井筒已施工到+400m位置,为保证马头门施工期间的正常与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井筒从+392米━+384米段施工上层马头门、从+350━+342施工井底马头门,上下两层马头门规格尺寸完全一样,分南北双向马头门,故本措施以上层马头门为基础编写,并适用于下层马头门的施工。2、2#、3#、5#煤层处于两层马头门之间,并且相距较近,施工中将与3#煤的抽放瓦斯和揭煤同时进行。(三)、工程技术特征1、工程量:南北马头门均为8.5m长。2、工程技术特征(1)、马头门部分:南北马头门底板标高均为+384m(下层马头门底板标高均为+342m),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平均净高5.5m,净宽5.5m,平均净断面为27.1㎡,平均掘进断面为36.22㎡,均采用锚杆+锚索+钢筋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均为600mm,砼强度等级C40。(2)、井筒部分:净直径8500mm,壁厚600mm,支护形式为钢筋网砼,砼强度等级C40。3、支护形式(1)井筒部分:竖筋直径25mm、环筋直径20mm钢筋网+砼支护,壁厚600mm;(2)马头门:直径22mm锚索+直径22mm锚杆+环筋直径25mm纵筋直径18mm钢筋网+砼联合支护。附图:+384m和+342m井底连接处(马头门)平、剖、断面图(四)、水文地质资料根据矿方提供的水文地质柱状图,回风立井井筒中两层马头门上下10米范围内地质情况如下:上层马头门处在7.54m厚的砂质泥岩的底板上,马头门底板以下是3.76m厚的粉砂岩,层状,细粒结构,地层较完整;井底马头门顶板为2.73m厚的细砂岩,马头门底板为7.5m厚的砂质泥岩,在井口以下330.4m━337.28m赋存有6.88m厚的3#煤层,根据已施工过的岩层看,在井口以下160m处的细砂岩有小量裂隙水,涌水量小于0.5m³/h。附图:+392▬+342段井筒地质柱状图二、施工方案1、井筒施工到井口以下314m时,把吊盘清理检查,然后提升至马头门开口处(上盘与施工马头门开口处平行),将上下盘哨口使用木板封闭,在吊盘上使用钢管(4寸)搭建工作平台,并将吊盘临时固定。2、导标高和定方位:吊盘提升至井深约365m处(马头门顶板),测量人员将标高和方位导入井下井壁上。3、采用导硐法施工,因受工作盘上钢丝绳的限制,掘进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导硐位置(必须在马头门内部,导硐顶板尽量与马头门顶板位置平行)。南北马各各施工导硐5—6m,采用锚网支护;然后扩刷至设计断面,锚网喷支护。5m为一循环,支护后在施工两侧马头门循环作业施工至设计位置,进行二次碹砌支护成巷。三、施工准备1、测量人员把标高及井筒马头门中线标定在井壁上。2、备足施工用设备风镐、风钻及火工品。3、备好临时支护材料及锚杆锚索钢筋等支护材料。4、井筒利用金属装配式模板,加工制作后巷道木制模板。四、施工方法1、加工封闭井筒工作吊盘哨口:井筒施工完毕后,把吊盘清理检查,然后提升至马头门开口处(上盘与施工马头门开口处平行),将上下盘哨口使用木板封闭,在吊盘上使用钢管(4寸)搭建工作平台,并将吊盘临时固定。2、导标高和定方位:吊盘提升至井深约365m处(马头门顶板),测量人员将标高和方位导入井下井壁上。3、马头门及各硐室施工:1)、采用导硐法施工,因受工作盘上钢丝绳的限制,掘进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导硐位置(必须在马头门内部,导硐顶板尽量与马头门顶板位置平行)。2)、导硐南北马各掘进5—6m后,然后分段反向扩刷至马头门拱部设计断面,反向扩刷是为了减少搭建工作平台的时间及工作平台的大小。3)、打眼爆破时利用工作盘及工作面搭建临时工作平台,随着巷道的延伸,加长搭建牢固可靠的工作平台,并在工作面迎头打锚杆和工作盘使用钢丝绳连接,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把保险带挂在钢丝绳上,保证施工人员安全。4)、放炮后的矸石一部分落入井筒水窝,剩余部分采用人工使用搂扒、铁锹等将矸石攉至井筒水窝。5)、随着巷道的延伸,出矸使用扒岩机机身将矸石扒至井筒水窝。矸石填满井筒水窝后,采用中心回转式大抓出矸。出矸系统同立井井筒出矸方式。6)、马头门拱部施工完工后(导洞法施工南北马各5—6m),施工墙部。掘进出矸同拱部施工工序相同。7)、巷道支护:导硐施工预先作锚网临时支护,全断面扩刷至设计断面后,经验收后按设计进行锚杆、钢筋网、(锚网喷)砼支护成巷(南北马头门开口部分3—5m同井筒部分同时支护成巷)。井筒部分采用4m整体式钢模板支护,南北马头门采用钢制圈胎、木制梁、木制柱腿、槽钢胎板和木制胎板混合支护。8)、施工顺序:A、南北马各各施工导硐5—6m,采用锚网支护;然后扩刷至设计断面,锚网喷支护。B、施工井筒南马及北马5-6m,施工至设计深度和设计断面。采用锚网喷二次碹砌支护。C、施工北马及其它硐室,施工至设计深度和设计断面。采用锚网喷二次碹砌支护。D、施工南马及其它硐室,施工至设计深度和设计断面。采用锚网喷二次碹砌支护。9)、导硐采用直墙半圆拱,掘进断面墙高1.5m,拱高1.0m,临时支护采用锚网支护。五、施工工艺㈠钻眼爆破1、爆破原始条件:⑴钻眼机具:YT-28风钻⑵岩石坚固系数:f≥6⑶炸药型号及规格:炸药选用煤矿安全乳化炸药,单卷长度为200mm,每卷重量0.27kg。⑷雷管型号及段数:选用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⑸单位炸药消耗量:根据岩石条件、掘进方式及炸药型号,q取值1.7~3.0。2、爆破参数的确定⑴炮眼深度的选择根据钻具及人员技术水平确定,采用1.7~3.0m⑵炮眼数目N=qsηm/ap式中:N=(2.5Χ30Χ0.86Χ0.2)÷(0.27Χ0.5)=95N——炮眼数目Q——单位岩体炸药消耗量kg/m3S——掘进面积m2Η——炮眼利用率86%M——药卷长度0.2mA——炮眼装药系数,一般取0.4~0.7/m3P——每个药卷重量0.27kg附炮眼布置图2、爆破参数表1㈡出矸爆破后人工攉矸至井筒水窝内,最后由抓岩机装矸至吊桶,矸石到二平台经溜矸槽落入地面由装载汽车运至指定排矸地点。㈢成巷1、临时支护⑴打锚杆眼采用风动锚杆钻机与YT-28风钻进行打锚杆眼。打锚杆眼前要敲帮问顶,排除危石,根据设计要求测量巷道规格,按间排距定出眼位,做出标记,孔眼应尽量与岩层面、裂隙面成较大角度布置,与巷道周边成不小于75°的角度布置,打好眼后将眼内岩粉和积水等杂物吹干净。⑵安装锚杆采用锚杆钻机安装锚杆。安装锚杆前应检查锚杆眼孔质量(深度、角度、间、排距)及锚杆构件是否符合要求,锚固剂是否硬化、过期、损坏等。已过期、发硬的锚固剂严禁使用,待一切符合要求时开始安装。安装时,锚杆杆尾通过钎尾安装在锚杆钻机上,把锚固剂推入眼底,然后搅拌锚固剂,搅拌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搅完后立即用木楔在眼口将杆体楔牢,防止固化过程中杆体发生位移。待锚固剂固化后,再上托板、同时铺网拧螺母。托板紧贴岩面,螺母必须用扭距扳手拧紧,其锚杆预应力应符合设计。2、砌砼工艺⑴准备:清洗岩面并检查断面,必须达到设计断面后在进行砼支护。⑵挖砌基础:按设计深度采用风镐将两帮墙体基础挖够,基础必须挖至实底。⑶砌墙:找准中腰线,组立两侧墙体并找正,支撑要打牢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浇注墙体砼。浇注砼必须两侧分层对称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采用机械震捣均匀。⑷砌拱:采用组装式模板砌筑,每次组立找正后,自两侧向上对称进行浇注,封顶。继续组立顶部碹胎和浇注砼,直至该段施工完毕。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最后清理和回收。⑸支护材料采用商砼(砼强度等级C40),砌壁采用整体下行金属模板及巷道木制组装式模板。六、施工辅助系统1、供电:施工期间使用主副井区变电站供电。2、通风:选用2台YBFe250M—2型2×45对旋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3、提升采用两台绞车:一台2JK-2.5/20提升绞车,使用一个3m3吊桶。一台2JK-3/20提升绞车,使用一个2m3吊桶。4、压风机选用,2台4L-20/8型压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5、排水:井筒涌水量大时采用井筒内排水潜水电泵排水,涌水量小于5m3/h采用工作面风泵→吊桶→地面的排水方式。七、工期、作业方式、劳动组织1、工期井筒5.5米、南北马头门共计45m,其他硐室工程共计10m。施工日期2011年12月11日—1月20日,共计40天。2、工期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指导工作,及时根据施工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及修改施工措施。(2)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运转良好。(3)做好交接班及各工序的转换,尽可能地实现各工序间的平行、交叉作业,相互创造条件,避免相互影响。(4)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大胆使用新设备,提高施工速度。(5)设专职打眼班及爆破组,确保爆破效果,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6)项目部坚持每日召开生产调度会,加强领导值、跟班,确保及时解决生产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7)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项目部对班组进行考核,班组对职工进行考核。3、作业方式作业方式采用“三·八”作业制,每班定人定任务,严格执行奖罚制度。4、劳动组织(1)、直接工:每班12人,三班共计36人。(2)、辅助工:a机电大班:5人b机电小班:2人c井上信号:3人d井下信号:3人e绞车工:12人f把钩工:3人g其他:10人(3)、合计:74人八、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㈠质量标准1、巷道基岩掘进:⑴巷道宽度:中线至任何一帮距离允许偏差:-30~+150。⑵巷道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允许偏差:-30+150。⑶井巷掘进坡度偏差±1‰。2、锚杆、网工程⑴锚杆安装质量:安装牢固,托板基本密贴壁面,不松动。锚杆的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00N·m。⑵锚杆的抗拔力:最低值不小于设计的90%。⑶间距、排距允许偏差±100mm。⑷锚杆孔深度允许偏差0~+50mm。⑸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或岩层层理)夹角不小于75°。⑹锚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100mm。3、锚索工程⑴锚索的材质、规格、结构、强度必须符合要求。⑵钻孔方向不应大于设计值的3°⑶安装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5%⑷预应力值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0%⑸间排距允许偏差为±100mm4、喷射砼工程⑴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90%。⑵表面平整度小于或等于50mm(测量检查点上1m2内的最大值)5、钢筋工程⑴钢筋的品种、规格、质量及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有关规定。⑵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严禁使用有裂隙、断伤、刻痕的钢筋。⑶钢筋的搭接长度和搭接方式:符合设计。⑷钢筋的绑扎质量: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应绑扎量的20%,且不连续。⑸钢筋安设位置偏差: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构造筋间距允许偏差±30mm,受力钢筋保护层±10mm。6、砼工程⑴净宽、净高:主要巷道:0~±50⑵壁厚:连续高度、宽度1m范围内应为-50mm⑶表面质量:无明显裂缝,1m2范围内蜂窝、孔洞、露筋等不超过2处⑷壁后充填:壁后充填基本饱满密实,无明显空帮、空顶现象㈡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原材料管理,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凡进场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使用前按要求进行抽样试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对不符合设计要求,没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合格报告的材料不得使用。2、把贯彻执行ISO9001-2000标准,搞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场区内的各种材料设备分类存放,做到堆放有序,整齐清洁,并做好标识。3、严格执行各项质量奖罚制度,奖罚落实到当班,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控制好每道工序的质量,确保质量全部达到合格。4、开展质
本文标题:常店回风井马头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