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学习材料:自然成长——我的成长历程(谷丹--北京四中-特级教师)
“自然成长”——我的成长历程谷丹(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以后,常常有人会问我:“能说说你的成长经历、成功经验吗?”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我直犯愣:“我没什么成功经验,我就是自然成长,不知不觉,就‘长'成这样了。”被问得多了,就不由得让我一次一次回顾二十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也越来越坦然的说:“我就是自然成长——周围有那么杰出的前辈、同伴,有那么优秀的学生,你自然而然地会与他们分享智慧,同喜同悲,共同成长。真正在不断成长并在成长中不断取得成功的是数学组这个团队,而我仅仅是被选中成为他们的代言,因而也代表他们领受荣誉。”我的成长经历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成长初期,成长中期与当下期。一、成长初期1986年,我在教了四年职工大学以后,调入四中。虽然对教学不能说一无所知,但要教好北京四中里这些全市拔尖的优秀学生,对我来说还是很令人兴奋的挑战。最初几年,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向我的学生学习,尽量做好“应做”之事。1.向老教师学习:北京四中数学组是一支具有优良教学传统,教育教学水平相当高的教师团队。对青年教师而言,还有一项坚持至今的组规——任何人可以听任何人的“推门课”。于是,我有幸每学年至少跟着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精湛的老教师听随堂课,每节都听,一直听了五年。听这些教学能力同样高超、教学风格却迥异的老教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同时,他们一致秉承着的教学基本理念——关心学生成长,注重为学生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探索空间,这些基本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慢慢也成为了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一部分。2.向学生学习:教育教学最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与途径,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许是因为最初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为成年人讲高等数学,初到四中,我看很多教学内容都很“容易”,不知道该给学生讲什么,怎么讲,所以,我一方面听老教师“怎么讲”。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来“教”我“怎么讲”:我会在课堂上更多的以问答、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看法,评价或置疑别人的看法;我也会花大量时间在课后与平等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从中我慢慢了解了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数学内容理解或应用的难点,也慢慢积累了指导学生优化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经验。3.做好“应做”之事:什么是“应做”之事?笼统来说,能够有利于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事情,都是“应做”之事。我愿意尽可能做得有趣一点,好一点。有几个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对我界定“应做”之事有着相当持久的影响。(1)第一篇“好”论文:四中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要写一篇教学论文。最初,我将论文写成了工作总结,而且是为应付“作业”。写完了,交了,觉得意思不大。论文,还是应该有些教学研究的味道才比较像样吧!于是,我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将立体几何中的概念、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基本数学内容的教学作为论文研究的课题,分别选定了二面角的大小、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为研究个案,先考虑整体的教学设计,再上课,写下课堂实录(片段),再写下反思。这篇论文,比较完整的呈现了立体几何基本内容教学中思考——实践——再思考的过程,有了些教研的意思,我自己比较满意,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称赞。(2)第一次做调查问卷:北京四中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数学、英语的分层次教学实验。老师们普遍认为,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水平与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也有一些老师担心分层次教学会挫伤学生(特别是分到较低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份有关“分层次教学”的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学生们对分层教学的认可度相当高,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一个更适合自己学业水平的班级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因而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在学校不久以后召开的“分层次教学实验研讨会”上受到相当重视,也为学校进一步坚持并优化教学实验提供了实证性的依据。(3)第一次受“打击”:有一次,我讲青年教师的研究课,自己觉得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们高高兴兴,自我感觉良好,不料评课时却受到教研组老师坦率而中肯的批评,虽然这样的“打击”尚不至于动摇我一定能成为好老师的自信,但彼时彼刻,难免沮丧。教研组的“平面几何权威”赵惠民老师对我说:“大家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我看你上课,象学生的大姐姐一样,亲近平等,相互交流,很好,坚持着,会慢慢形成你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很难形容赵老师这番话带给我的感动和鼓舞,但是,它直接影响了当我成为数学教研组长以后,对“责任”的理解:我就是在老教师言传身教、严慈兼具的守护中顺利成长的,我也希望,我能为传承与发扬这样的传统尽职尽责。二、成长中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担任了北京四中的教研组长。我的责任,也从做好自己“应做”之事,转化为更多地考虑与全组老师们一起,做好我们“应做”之事,共同成长。1.营造和谐氛围我们将数学组的氛围,简单概括为:以尊重与欣赏的态度对人;以专注与简捷的方式做事;以开放与乐观的心态生活。以尊重与欣赏的态度对人:这里的“人”不仅指老师,也是指学生,这样的态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以专注与简捷的方式做事:“专注”,包含着热情投入和负责任的心态,“简捷”,需要实事求是的勇气,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设计和执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与意志。要能够以“专注”、“简捷”的方式做事,就要尽量摈弃患得患失的心理,蝇营狗苟的处世方式。以开放与乐观的心态生活:“开放”与“乐观”是健康心态的两块重要基石,也是具有感染力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开放”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多的表现为彼此的支持融合,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而不是故步自封、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乐观”,不是盲目的自我欣赏或自我陶醉,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对由于自己的不足或缺憾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坦然承受的勇气,对不断完善自己有充分的信心。2.重视教学研究北京四中教研组的传统就是:重视教学研究,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很关注。但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对先进理念的理解与把握,不能只是静态的“知”,而是动态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在教学行为中用得到位、不断完善实践方法、甚至深化发展这些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教学观念的力量。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对具体教学实际的研究,我们的教研工作主要有下列几项:(1)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主备老师要将本周要讲的教学重点、难点,主要例题,教法建议,年级统一练习题一一写成文本,备课组在此基础上讨论、增删。(2)个案研究:数学组倡导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做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我们强调,个案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要有合乎逻辑的方式展开,要有适当的呈现方法。(3)研究课:北京四中作为北京市的名校,经常有举办研讨会、开设公开课的任务。准备研究课的过程就是我们对教育观念、理论和实现方法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也是我们对数学教学内容不断加深理解、不断挖掘发展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的过程,还是我们不断更新对教学的评价标准于方法的过程。所以,我们总是积极参与着各级各类的研究课、公开课,而且,往往是尽可能全员参加。(4)课题研究:我们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都以数学组为单位独立承担了市级的科研课题,取得丰厚的成果。目前,我们还在做十二五课题(区级)。3.形成核心观念在充分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在教育、教学的基本观念上现成了共识,不断提升着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合力。(1)教育观——守望成长:我们要做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守望者。作为守望者的三个关键词也许是:尊重,理解,自省。(2)数学教育观——中学全面数学教育观:主要内容是,从数学的特征看,我们的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的发现、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从教育的任务看,我们既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和数学素质,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数学教学观——讲数学,重认知,求发展:所谓讲数学,就是要不断细致深入地考查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否比较充分地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数学内涵,能不能更深刻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味道”。所谓重认知,就是要更为关注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不因过高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使教育教学变得欲速不达,也不因过低估计学生的认知能力而限制了学生更生动活泼的发展。所谓求发展,就是特别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双方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当下期按说,成长初期、成长中期之后,应该是成长后期甚至成长末期啦,但我很不愿意用这样的言辞来界定我当下的状况。自成为特级教师以后,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发现还有很多的领域可以去探索,很多课题可以去研究。比如,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将人文、科学熔融一体的通识教育;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教育带来的新生机;将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的大教育等等,都是我当下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希望能做些“应做”之事的方向,但要做好这些“应做”之事的任一项,我的学识学养皆有欠缺,所以,还要在行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啊!
本文标题:学习材料:自然成长——我的成长历程(谷丹--北京四中-特级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0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