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上课)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复习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你能推断出“弄璋”和“弄瓦”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一、借助语境法给你方法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即时训练: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推断:“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应”为“应答”。1。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一)试试看(1):欺骗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dài)的意思肯定为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此处“黠”的意思是试试看(2):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聪明(1)岁凶,汝旁县多盗。《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的“凶”意思为:“庄稼收成不好,饥荒”可知其意。(二)1、试试看:划线词语,你熟悉吗?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要做到联系教材,最有效的途径:熟背要背诵的篇目;掌握120个实词意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二、联想推断法给你方法(2)(2011年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泽(通“舍”)命不渝,信也渝:坚持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成语: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改变、违背试试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1)值(许君)母病笃。(2012年高考全国卷)许君讳曾裕,字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严重则刘病日笃。《陈情表》2、高考链接(2)(郭浩)奋力大呼,得贼乃已。(2012年高考大纲卷)停止学不可以已。《劝学》2、高考链接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节选自《宋史·郭浩传》)(更加,越来越)(1).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4).通五经,贯六艺(贯通)(三)试试看: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三、结构观察法给你方法(5)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自表后主》(6)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五代史·冯道传论》多余丢弃试试看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扔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结构观察法(相反、相近)联想推断法(成语、教材迁移)借助语境法(上下文)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此处“适”的意思是: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即时巩固(1):主要是依照下文中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2)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联想:投笔从戎(投:扔掉,舍弃)王罴追到东门,部下也有一些人赶到,合力击败敌军。韩轨只得弃城逃跑。(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译:忠诚的人不一定被任用.以:重用、任用。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4)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王风·大车》)译文:活着虽然不同室,死后但愿同穴埋。“死”当然是“死去”之义,“谷”就是“活着”的意思了。(1)人众车舆舆:众多2、高考链接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②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2013年高考安徽卷)(2)黜幽陟明(2014届第一次语文周考卷《宋史·陈禾传》)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2、高考链接陟:提升,提拔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四、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将军身披坚执锐“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坚”解“坚硬的盔甲,“锐”解“锐利的兵器”才能搭配。(四)试试看:(3)(2012福建)D、(援萝,)履苍莽中履:鞋子“履”在本句中充当谓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试试看: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注】褰裳②:撩起衣裳(4)(2011广东)C.(罗提督)官夔州游击(武官名),夔关临峡官:做官(√)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官:谓语,动词,做官。此处原题解释正确试试看:(5)(2011安徽)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归”的对象是人,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试试看: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父亲的朋友冯跻仲的几个儿子被没收到勋卫家做奴仆,先生为他们赎身使他们得以回归。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四、语法分析法给你方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如前面例题所析。五、代入检验法(还原法)给你方法(2006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匿(于)濮阳周氏。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布匿濮阳周氏。”A.隐藏(五)1、试试看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六、字形分析法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禾--皿--宀--贝--纟--求--隹(zhuī)--歹--月--目---五谷金钱死亡器具丝麻肉房舍毛皮眼鸟雀⑴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赂:贿赂)⑵用“糸”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②自缢于庭树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2、可以独飨白粲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绳索)(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试试看:(双目失明)“见”通“现”:出现“要”通“邀”:邀请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违背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想想看: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七、通假推断法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通“雇”,雇佣试试看:通“翌”,第二天通“促”,催促试试看: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2、复之以掌3、卒然临之而不惊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蚤”:跳蚤。无法理解。蚤——通“早”“复”——通“覆”“卒”——通“猝”“从”——通“纵”八.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是同义复用,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答案(1)年幼(2)放纵(3)检举,告发[即时巩固]6.利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________(2)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________(3)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________5、代入检验法(代入原句原文,检验正误)3、结构观察法(相反、相近)1、借助语境法(上下文)4、语法分析法(成分)2、联想推断法(成语、教材迁移)8、邻字推断法6、字形分析法7、通假推断法文言文实词复习总原则:注重课内,夯实基础;调动积累,善于迁移;整体感知,语境推断;日积月累,各个击破。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2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