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1页共111页1.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1)种猪繁殖场(含祖代种猪):占地面积115亩,饲养祖代基础母猪170头,父母代基础母猪1036头,年提供种猪3280头(其中:每年生产合格父母代种母猪1700头),商品仔猪20210头。(2)种猪繁殖场:建成4座种猪繁殖场,每座占地90亩,饲养父母代基础母猪1036头,提供商品仔猪20210头。(3)商品猪场:建成10座商品猪场,每座占地20亩,年出栏商品肉猪10万头。(4)有机肥厂:建成日处理140.4吨猪粪,占地25亩,年生产优质有机肥2.8万吨,并兼有病死猪焚化处理车间。2、建设目标本拟建项目总体目标是:以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科学饲养技术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形成以“良种繁殖→饲料加工→饲养→有机肥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达到方案设计规模后,每年可提供10万头商品肉猪和2.8万吨优质有机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分为两期实施。(1)近期目标建设种猪繁殖场3座(含祖代繁殖),年提供合格父母代种母猪1700头,年产仔猪60630头;建设商品猪养殖场5座,年出栏优质肉猪5万头;建设年产2.8万吨有机肥厂一座。(2)中期目标建设种猪繁殖场2座,年产仔猪40420头;建设商品猪养殖场5座,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2页共111页年出栏优质肉猪5万头。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3页共111页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1项目组成本拟建项目由5座种猪繁殖场(其中1座包含祖代繁殖)、10座商品猪场和1座有机肥厂组成。具体规划面积为:1、种猪繁殖场:占地475亩,其中1座种猪繁殖场(包含祖代繁殖)占地115亩,其余4座每座占地90亩;2、商品猪场:占地200亩,每座占地20亩,共10座;3、有机肥厂:占地25亩。2.2建设规模表3.1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表项目类别数量建设规模备注1种猪繁殖场(含祖代繁殖)1年提供种猪3280头,商品仔猪20210头2种猪繁殖场4年提供商品仔猪80840头20210头/座3商品猪场10年出栏10万头1万头/座4有机肥厂1年产有机肥2.8万吨,年焚化病死猪26000头左右包括焚化车间种猪繁殖场建立5座种猪繁殖场,其中:1座种猪繁殖场包含祖代繁殖部分,该场饲养祖代基础母猪170头,父母代基础母猪1036头,年提供种猪3280头(其中:每年生产合格父母代种母猪1700头),商品仔猪20210头。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4页共111页4座种猪繁殖场每座饲养父母代基础母猪1036头,年出栏商品仔猪20210头,共饲养父母代基础母猪4144头,年出栏商品仔猪80840头。商品猪场共建10座商品猪场,每座年出栏1万头,共10万头。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28000吨;焚化病死猪尸体为26000头左右(包括死胎、病死猪)。2.3产品方案种猪繁殖场项目建成后,年提供合格优良父母代种母猪1700头,商品仔猪101050头。商品肉猪养殖场项目建成后,每年出栏优质商品肉猪10万头。有机肥厂有机肥厂的生产能力为年产28000吨;焚化车间每年焚烧病死猪约26000多头。产品质量指标种猪(1)一般标准:健康无病,无外伤、无疫病、无皮肤病表现,无遗传疾患,符合品种外貌特点。(2)特殊标准: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公猪尿包大小适中,睾丸大小整齐均匀一致,对已经进入繁殖年龄的公猪,要求精液质量良好;母猪不能有瞎乳头,乳头排列均匀,5对以上,阴门明显。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5页共111页商品肉猪商品肉猪胴体品质目标:屠宰率75%以上、瘦肉率65~68%、眼肌面积41.94~45.16cm2、114kg平均背膘厚度1.5~1.7cm。有机肥有机肥以猪粪为主,按照《有机肥质量标准》(NT525~2002)的要求,氮、磷、钾总含量5%~6%;铁、铜、锌、硼总含量1%;钙、镁、硫总含量3%~5%;有机质总含量30%~35%;水分含量20%以下。焚化车间达到防疫和卫生标准。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6页共111页3.场址条件3.1场址选择基本要求养猪场场址选择是一项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为将来扩建留有余地。场址选择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饲料及产品销售、占地、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等因素。3.2场址建设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地质构造属桂西台凹及滇东台凹,建设地点无土崩、断层、滑坡出现,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热量足,雨量中等,日照少,冬季阴冷。年均温21.1℃,最冷月均温12.7℃(极值-2.4℃);≥10℃积温7696℃,年日照时数1232h;年降雨量1315mm,相对湿度83%,有霜日2.4天,干燥指数1.17,年平均风速0.7m/s。土壤条件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肥力中上,自然土代表剖面有机质含量4.2%,全氮含量0.20%,PH4.5~5.0。水质条件八布河从项目区穿过,径流量大,水质好,能保证项目的生产生活用水。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7页共111页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位于麻栗坡县东北部,与富宁县接壤,离董干省级口岸约有50km左右。麻栗坡至富宁的柏油路从项目区穿过,项目区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便道四通八达,为将来运输项目产品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8页共111页4.技术、设备、工程方案4.1技术方案4.1.1品种选择1、品种选择原则种质是决定肉猪品质的关键,选择饲养品种不当,将会导致猪肉品质低劣,丧失应有的市场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选用品质的影响因素很多,必须进行综合判断,谨慎决策,综合有关专家学者意见。选择原则主要有:生产性能好、猪肉品质佳、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能好。2、品种选择目前,按地域划分的猪品种,有省内(如乌金猪、小耳猪)、国内(如新昌猪、太湖猪等)、国外(如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皮特兰、PIC等)品种;从生产性能来看,有全球产仔数最多的中国太湖猪,还有生长期较短、成熟早的滇南小耳猪。根据选择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拟选品种猪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PIC。各品种猪性能、特点参见附件。4.1.2生产工艺及管理1、生产工艺目前,国内外现代化养猪普遍采用分点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要求,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工艺有三种:一点式,二点、三点式。(1)一点式饲养工艺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9页共111页在一座生产区内按照: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按照生长育肥阶段不同又可分为3种常用工艺:1)三阶段饲养法:配种妊娠(单体限位栏)(16w)→分娩(4w)→保育(5w)→生长育肥(16w)。2)四阶段饲养法:配种妊娠(单体限位栏)(16w)→分娩(4w)→保育(5w)→生长(5w)→育肥(11w)。3)五阶段饲养法:配种妊娠(单栏)(16w)→分娩(4w)→保育(5w)→生长1(5w)→生长2(5w)→育肥(6w)(2)二点式饲养工艺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肥1点隔>250m2点(3)三点式饲养工艺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肥1点隔>250m2点隔>250m3点通过对上述表中三种工艺优缺点的比较,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场址条件、建设投资等实际情况,项目采用‘二点式’饲养工艺。2、生产管理根据猪场各生产阶段,把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在四个车间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10页共111页进行流水线作业。(1)繁殖车间:饲养16~17周;(2)哺乳车间:饲养3~4周;(3)保育车间:饲养5~6周;(4)育成车间:饲养16~20周。3、饲养管理(1)饲养方式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方式,有利于消毒和防疫。(2)日常饲养管理1)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2)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得对外开展猪的配种业务。3)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腐败。4)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等用具干净,地面清洁。并观察猪群健康状况。5)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它动物,并严禁周围其它动物进入场区。6)猪场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观,饲养人员按规定外出。7)应定期灭鼠和驱除蚊蝇。(3)种公猪饲养管理1)后备种公猪10~12月龄,体重达成年体重的50~60%(110kg左右)时开始配种。2)采取自然交配的种公猪每天配种最多不超过2次,时间间隔5小时以上。3)种公猪实行单圈饲养,公猪舍应远离母猪舍。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11页共111页4)合理运动,注意猪的肢蹄护理,每天运动1~2次,每次1小时。5)配种前1个月检查精液品质,调整营养水平。6)种公猪的日粮体积应小些,以免造成草腹,影响配种。(4)母猪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8~10月龄,体重达成年体重的50%(90kg左右)时开始配种。2)准确掌握母猪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早晚各配一次。3)断奶后母猪单栏饲养,保持中等偏上体况,过瘦过肥时适当增减料量。4)妊娠期应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妊娠后期增加饲喂次数。5)妊娠母猪饲料要优良,禁止发霉、变质、冰冻和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饲料。6)妊娠母猪前期合群饲养,后期单圈饲养。7)应有足够的运动,临产前停止运动。8)精心护理,不驱打、拥挤母猪。9)哺乳母猪产后10天开始加料,泌乳高峰后停止加料。10)哺乳母猪应加强乳房检查和护理工作。(5)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分娩栏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准母猪进入。预产期前1周母猪进入产房。2)分娩时要有饲养员在场,做好接产、断脐、擦干仔猪、检查胎衣等工作。出现难产时人工助产。3)仔猪初生时保温箱须保持在32℃左右,以后逐渐下降,断奶时降至20~22℃。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12页共111页4)仔猪生后1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对弱仔猪要人工辅助吃奶并固定前部乳头。5)仔猪生后3天内完成剪牙、断尾、打耳号、去势、补铁和寄养等操作。6)仔猪应精心护理,防止压死。7)仔猪生后1周训练采食和饮水。(6)断奶仔猪饲养管理1)仔猪28~35日龄断奶。2)断奶仔猪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2℃左右。3)刚断奶仔猪需饲喂1周乳猪料,逐渐过渡到仔猪料。(7)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1)调节温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生长,调整圈舍内的小气候,育肥猪的最适温度为18~20℃,根据猪只体重调节圈舍内的温度,尽可能保证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2)调节湿度:高湿或过干均可使育肥猪发病,调节圈内湿度,舍内的适宜湿度为65~75%,3)通风换气:每天要根据舍内的温度结合外界温度适当地通风换气,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要灵活掌握运用,既保持舍内温度的平稳,以要保证空气质量。4)冲圈、消毒:每周保持冲圈2~3次,彻底清除舍内的积粪、杂物,冲干净后进行空气消毒。注意要向上喷洒,使气雾能均匀的向下洒落,严禁直接向猪体喷洒。5)及时挑猪:每天要多次全面,细致的观察猪群,将每圈内的掉队猪,病猪及时挑出,重新组圈,给予特别的照护,确保猪群的整齐度。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正文第13页共111页4.1.3猪群结构、栏头数和圈栏数设置方案1、猪场工艺参数根据猪的品种、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环境设施等,准确计算本项目猪群结构即各类猪群的存栏数、猪舍及各猪舍所需栏位数、饲料用量。项目猪场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表5.3规模化猪场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指标工艺参数指标妊娠期114d空栏消毒期7d哺乳期21d~35d公母比例1:25保育期28~35d公、母猪年更新率33%、30%生长肥育期105d~140d窝产仔数10头断奶至受胎7d~10d窝产活仔数9头繁殖周期147d分娩率98%繁殖节律7d受胎率90%提前进产房天
本文标题: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3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