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主要课题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要求类型每组人数1《有理数》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2《分式》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3《三角形》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4《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5《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6《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7《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8《二次函数》教学设计4必做设计性6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对七大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所有教学设计都要上交教案(或导学案)和课件。2、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对典型设计进行展讲。3、所有人都要有听课记录。4、对于展讲的课进行点评,被点评的课要求写教学反思。考核方式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课件平时成绩(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相结合),成绩包括:教学设计、课题讨论发言、听课记录、出勤等。复习回顾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信息技术应用)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版)作为文化的数学中学数学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数学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色彩丰富的数学,而不只是解考试题的数学数学应该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女皇,而不是X光机下的一副可怕的骨架!——张奠宙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学段目标具体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课程目标总体阐述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总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第三学段学段目标(7~9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应用。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考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标准一、数与代数内容标准(一)数与式内容标准(一)数与式内容标准(一)数与式内容标准从教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的表述看合理性:《课标》中目标基本表述方式: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如:了解、理解、掌握)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如:经历、体验、感受)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过程性目标(如:交流、设计、制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表述一般包含ABCD四个要素:A是Audience,即学习的主体,在目标表述的语句中学生应是主体;B是Behavior,即行为,说明学生应能做什么;C是Conditions,即条件,说明B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D是Degree,即程度,表明B的标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义教《课标》的目标行为动词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行为动词的同类词:(1)了解,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2)理解,同类词:认识,会;(3)掌握,同类词:能。(4)运用,同类词:证明。(5)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6)体验,同类词:体会。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4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