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是为施工现场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安全保障范围内的重要部分。安全保障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保障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安全保障措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贡任管理生产现场承担控制、管理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1)建立、完善以厂长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汇报。1)厂长是生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2)各车间、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厂长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车间、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3)生产现场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施工项目必须承担管理责任。(4)生产人员负责生产现场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等的管理责任。(5)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签定安全协议,向安全生产做出安全保证。(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二、安全教育与训练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心理素质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生产现场和劳动岗位。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技能训练。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1)对学徒工、实习生的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热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2)结合生产现场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般每一个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失误。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三、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1)生产现场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对厂长至操作员,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2)各车间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安全生产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个同时”。,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事故处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2)安全检查的组织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各车间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3)安全检查的准备1)思想准备。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4)安全检查方法。1)定期安全检查。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定期全面安全检查的周期,控制在30天内。班组必须坚持日检。2)突击性安全检查。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进行突击性安全检查。3)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5)做好危险因素的消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危险因素,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三定和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三定指的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各部门支援以尽快整改。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四、作业标准化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要及时纠正,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1)制定作业标准,保障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1)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2)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3)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4)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和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2)反复训练1)训练要讲求方法和程序,宜以讲解示范为先,符合重点突出、交待透彻的要求。2)边训练边作业,巡检纠正偏向。五、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具体表现在:(1)生产进行之前,考虑产品的特点、规模、质量,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能源供给状况,机械设备的配置条件,需要的临时设施规模,以及物料供应、储放、运输等条件。完成生产因素的合理匹配和现场布置。(2)在生产进行之前,针对具体情况与生产因素的特点,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3)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工艺过程顺利实施,生产技术工作中应纳入如下的安全管理职责:1)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失误。2)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从中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的环节和部位、发生与发展、危害性质与程度。摸索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能力。3)严把设备、设施用前验收关,没有危险状态的设备、设施盲目投入运行发生的伤害事故。六、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便所有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看到危害,激励他们的安全生产动机。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再恢复施工作业。(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未遂事故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然而其危险后果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本文标题:安全保障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5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