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0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课程传播学
浙江传媒学院传播系课程《传播学》第一讲传播学导论1、人类传播现象、发展历程;2、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3、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主讲人:刘茂华联系:手机15068797631wblmh@126.com课程描述本课程将为学生介绍传播学理论,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课程开始将介绍一般的理论特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目标、评价理论的标准。我们还将讨论媒介内容、形成媒介内容之个体的、组织的和社会的因素。虽然大家觉得“理论”只是一种学术活动,过于抽象和遥远,与你们未来的职业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传播理论对于大家的未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目标1.了解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2.了解传播的类型及其特征;3.培养批判分析媒介内容的思维与能力;4.理解传播理论与职业实践的关系;5.掌握一些基本的传播技巧,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参考书目[1][美]小詹姆斯·坦卡特、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3][英]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4][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5][加]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6][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教材及参考书传播现象由来已久无处不在有传播——传播概论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它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信息渠道。——[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无时不在的传播现象传播的概念communication两个词根:com跟别人建立一种关系;munus效用、产品、作品、利益、服务等;指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传播的特点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传受双方通过共通的符号进行;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一个系统。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一、口语传播时代1、口语是人类传播活动最便利、最通用、最基本的媒介;2、人类传播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限制;0:0023:57语言广播20:00传播的特点只能在近距离进行交流;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创世神话和中国原始文化创世神话盘古和女娲洪水神话后羿和大禹英雄神话黄帝和炎帝神农氏伏羲燧人氏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二、文字传播时代1、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传之久远。斯宾格勒《西方没落》: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象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2、文字传播由于种种人为条件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传播阶层,垄断者文字媒介,控制着话语权;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三、印刷传播时代1、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正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了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了崭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制度。2、新闻事业在印刷时代兴起。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的三次飞跃:1、20世纪初期的广播;2、20世纪中期的电视;3、20世纪末的网络;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要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限定于人类传播活动但其它传播现象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作为研究对象。其它传播现象: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月亮引起地球潮汐等等。传播发展的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信息接受规律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2、研究传播,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4、社会传播的系统性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5、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系统,也称信息系统。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自身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威尔伯·施拉姆I、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达摩面壁十年面壁图破壁周恩来达摩祖师:面壁思过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始至今日,遗址犹存。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主我I客我Me有意义的象征符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主要著作:当代哲学:ThePhilosophyofthePresent.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Self,andSociety.1934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MovementsofThoughtinthe19thCentury.1936行动哲学:Thephilosophyoftheact.1938(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interaction)。(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自我传播的主要特性自我传播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以下三点:①隐蔽性,这种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身,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其他人共享。②内动性,自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传播过程。自我传播的形式:1感觉和知觉2记忆3思维4想象5情绪和感情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理解自我传播:其一、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其二、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其三、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其四、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II、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人际传播:社会的“粘合剂”最古老最基本的传播形式;传统、自然、富有人性;参与传播各方关系平等;呈双向、互动的交流形态。大仲马点餐大仲马点菜法国大作家叫大仲马,他非常喜欢旅行。有一次,他在德国旅行的时候,走在半路上,觉得肚子“呱呱”地叫了起来,他就找了一家小村庄里的饭馆坐了下来。一位服务员走到他面前问:“先生,请问你想点些什么?”大仲马说:“给我来一盘炒蘑菇。”可是服务员听不懂法语,他不知道大仲马在说些什么。大仲马不愧是个大作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个蘑菇的图形,服务员看了,马上跑去拿了一把伞给他,大仲马摇摇头说:“我不是要这个巨型的蘑菇,我要的是能吃的蘑菇。”服务员想,自己一定拿错了,就又跑出去。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四十分钟,一直过了四十五分钟,服务员才气喘嘘嘘地跑了进来。他一边喘气一边把螺丝钉给了大仲马。大仲马急的又摇头又摆手,对服务员说:“你怎么又拿来一个袖珍蘑菇呀!”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位先生,对大仲马说:“先生,我是一位翻译,我会说法语,请问你到底要什么?”大仲马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对他说:“我想吃炒蘑菇!”翻译连忙对服务员说,服务员恍然大悟,急忙走进厨房,请厨师做了一盘香喷喷的炒蘑菇端了出来,大仲马终于吃到了炒蘑菇。一、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1、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口语、类语言等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书面语、绘画语言等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一、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1、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口语、类语言等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书面语、绘画语言等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直接性2、随意性强3、保密性强4、反馈迅速5、可控性强三、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1、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播2、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3,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这就是镜中我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4、约哈里之窗开放区域个人资料,如名字、相貌、身份、职业等盲目区域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部分秘密区域隐私,或者尚未公之于众的东西未知区域潜质、潜能他人了解他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解5、普遍而言,人际传播的动机如下:(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五、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施拉姆循环模式编码解释者解码解码解释者编码讯息讯息人际传播情境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生活经验六、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七、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2008年四川广元“柑蛆事件”:2008年10月4日,《华西都市报》以三分之一版的篇幅刊发了《好可惜!万吨柑橘长蛆被深埋》一文,详述四川广元旺苍县嘉川镇鸡鸣山果园发现大实蝇(俗称柑蛆)疫情,当地政府出资300万元统一收购,然后深埋、
本文标题:0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课程传播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6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