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Internet上基于两端的流媒体QoS控制
Internet上基于两端的流媒体QoS控制作者:潘峰,PanFeng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基地,北京,100080刊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英文刊名:COMPUTERAPPLICATIONSANDSOFTWARE年,卷(期):2009,26(4)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9条)1.SteveMack流媒体宝典20032.张丽流媒体技术丛书--流媒体技术大全20013.杨宏流媒体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34.查看详情5.查看详情6.郭大群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中实时传输的研究与应用[学位论文]20027.DouglasEComer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19988.杨涛.周志波.章磊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期刊论文]-微型电脑应用2005(05)9.杨传栋.余镇危.王行刚端到端的流媒体传输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0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杨曦基于流媒体协议的流传输及QoS控制的研究与应用2005计算机进入二十一世纪,硬件水平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压缩、检索和渲染技术也逐渐成熟,多媒体技术已进入其发展的高潮阶段。作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流媒体技术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及将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从流媒体技术的产生、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流媒体在现今社会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将来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然后从技术角度分析介绍了流媒体传输所涉及到的技术性能参数,认真剖析了IETF的英文标准化文档,在此基础上对流媒体技术的关键因素——流媒体传输协议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在对流媒体协议研究的成果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流媒体传输协议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包括基于RTP/RTCP协议的音频QoS控制、流媒体传输的同步控制策略以及基于RTP的MPEG-4流的实时传输。由于当前的Internet的单一等级尽力而为服务无法提供QoS保证,使得Internet上传输音视频流成为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课题,而流媒体QoS的控制又对音频流影响最大,所以基于RTP/RTCP协议的音频QoS控制的策略和应用成了本文基于流媒体协议应用研究的关键,所得到的理论研究成果对QoS改进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对流媒体传输的同步控制策略及MPEG-4流实时传输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基于流媒体协议的流传输及QoS控制的研究将来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将幅射到流媒体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意义。2.期刊论文郑琳.孙劲光.ZHENGLin.SUNJin-guang互联网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技术的研究-信息技术2005,(10)通过对Internet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技术的讨论,构架出了Internet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针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QoS控制,讨论两端的控制技术;并提出了非均匀QoS控制技术.3.学位论文郑晶晶IP网络VOD中具有QoS保证的流媒体系统结构研究与设计2004流媒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开放的还没有标准化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它包含用于传输数据的实时传输协议(如RTP)和用户建立会话的信令协议(如RTST/SDP协议),另外再加上保证QoS的资源预留协议(如RSVP)等.VOD系统是流媒体的一种在网络上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CATV网和基于IP网的VOD系统.在国内,基于IP网络的VOD系统真正的基于底层的核心系统级的研究开发很少,该课题就是基于此提出的.该文对VOD流媒体的系统内核结构和基于源代码级的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VOD流媒体系统,由于当前流媒体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流媒体的QoS保证,因此研究设计侧重在流媒体系统网络传输的QoS保证上.当前VOD流媒体网络传输的QoS保证方法主要基于RTP/RTCP协议,RSVP协议目前还很少被引入到VOD流媒体系统中.在该课题设计的系统中,除了采用一种新的基于RTP的动态QoS控制算法外,还引入了RSVP协议,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设计,为流媒体传输QoS提供双重保证.该课题设计了VOD流媒体系统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对系统的核心媒体数据流式处理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研究分析了各个协议RTP/RTCP、RSVP、RTSP/SDP在该系统中的详细实现方法,并对系统的基于WEB的点播服务端、集中式管理服务模块和客户端的流式网络播放器进行了程序实现.设计的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流媒体的网络传输QoS:采用了基于RTP/RTCP的动态QoS控制算法,分析多组丢失率,采取一种新的拥塞控制算法调整带宽,此算法针对多播情况下多用户带宽调整的特点,采用的带宽调整策略使得即使有大量用户同时增加带宽,网络也不会明显产生拥塞,平滑了网络带宽;同时通过RLR(RSVPLibraryRedirection)方法与微软的WINSOCK2GQoS技术相结合,在系统实现设计中引入了RSVP协议,为流媒体预留带宽等资源,给流媒体传输QoS提供了双重保证.(2)支持交互式操作:系统中采用RTSP协议为用户提供VCR支持,RTSP协议与基于多播的多线程调度技术相结合,既利用了多播的带宽利用的高效性,又兼顾了VCP操作的灵活性.用户通过基于WEB的点播服务端查询数据库服务端,分类查看、点播选定的节目,与服务器进行各种交互式VCR操作.(3)分布式存储、集中式管理:系统采用多个媒体数据流式处理、存储服务器,分散了点播负载,支持更多的用户数和节目数,且易于扩展.通过基于WEB的管理服务端模块和上载客户端/服务端模块来集中管理整个系统.(4)基于DiretShow技术的流式播放器:采用双缓冲队列技术消除网络延迟和抖动的影响,通过先进的DirectX中的DirectShow技术实现了MPEG1/2流式网络播放器.4.学位论文赵瑞玉移动流媒体平台的网络设计及其端到端QoS控制策略研究2006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有的文本、声音、图像,而是希望得到声、文、图及视频流媒体信息。目前中国联通公司提供CDMA1x,用户网络带宽最多可以达到100kbit/s,而且随着3G无线网络的应用,用户的网络带宽可以达到384kbit/s。这样移动运营商可以随时、随地为移动用户提供宽带数据发送及接收应用业务,而其中的流媒体业务则是不同于2G的占据重要地位的新业务。由于无线传输信道误码率高、传输时延大、传输速率不稳定的特点,为移动流媒体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带来了挑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流媒体的几个关键技术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详细分析了移动流媒体的传输控制协议、移动流媒体编解码方法和移动流媒端到端QoS控制策略,其中移动流媒体传输控制协议包括RTSP协议、RTP协议、RTCP协议、SDP协议、RSVP协议;移动流媒体编解码方法包括FGS编码算法、PFGS编码算法;移动流媒体QoS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移动流媒体QoS控制机制、控制策略,并提出一种端到端的QoS控制策略。论文对移动流媒体平台的网络设计与实现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整个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本课题在技术设计上比较新颖,在运营模式、系统架构上对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增值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5.期刊论文郑琳.孙劲光.ZhengLin.SunJinguang互联网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技术的研究-中国数据通信2005,7(6)本文通过对Internet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技术的讨论,构架出了Internet中流媒体及其QoS控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针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QoS控制,讨论两端的控制技术;还提出了非均匀QoS控制技术.6.学位论文鲁聪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流媒体QoS控制机制研究2005目前通信业务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通信的概念和体系。通信行业正面临着一场巨变,在Internet上和3G网络中上开展流媒体业务已经是大势所趋,主要的形式VOD和远程教学、视频电话和视频会议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流媒体应用为时间灵敏性特别高的应用,其对实时性和服务质量管理(QoS)的要求很高,然而它与语音传输与数据传输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完全不同,如何在移动通信网中保证流媒体服务质量对未来的通信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依托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项目“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链路技术研究”进行研究,提出一套移动通信系统中流媒体服务质量控制机制。作为该链路QoS控制机制的一部分,流媒体业务链路传输方式成为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内容。本文对移动系统中流媒体业务链路QoS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在分析了现有的移动系统链路层技术,然后提出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方案,同时对流媒体业务传输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时延性能、带宽保证、TCP友好性质三个方面为流媒体业务提供链路质量保证。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构架的QoS控制机制是高效的。针对流媒体传输特点,通过对传统ARQ协议的实现策略进行改进,实现了一种能为上层提供可控时延、高吞吐量、可控丢包率的链路传输方式。本文从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方面对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大量实例对该传输方式进行分析,给出了该传输方式的完整算法。链路级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传输方式的高效性。7.学位论文刘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流媒体QoS技术研究2008随着计算机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相关协议标准的成熟,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正成为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网络多媒体典型应用。采用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视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控制的智能化等特点,是现代流媒体传输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它,用户可以经过网络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和及时的管理。流媒体传输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流媒体实时数据的压缩比、如何提高实时传输技术,从而能够提高传输系统的服务质量。然而,传输网络是一个时变的信道,使得我们需要面对怎样根据通过网络自适应控制传输实时流数据,提高流媒体实时传输质量这个问题。视频编解码是流媒体传输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数字视频数据量一般较大,而传输网络的带宽却往往有限,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编解码标准以便能够在尽可能低的码率下获得尽可能好的图像质量。流媒体数据传输时所需要的带宽较大,因此传输网络上常常会出现拥塞的现象,这将直接导致流媒体数据的大量丢失。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来传输流媒体数据,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拥塞控制机制来保证流媒体传输的服务质量。基于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在论文中设计了一个具有Qos保证的、适合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的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主要由网络状况判断算法和自适应网络传输控制算法组成。传输系统通过对数据包的丢包率来判断网络的状况,再根据网络的状况来进行发送端的速率调整,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最后,我们把该传输系统应用到视频监控系统上,设计了相应的系统体系结构和软件框架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传输方案的可行性。8.学位论文蔡致暖基于P2P的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服务的研究2008近年来,流媒体在Internet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推动未来宽带应用的主动力。然而,传统的流媒体分发方案如C/S模式、CDN、IP组播等,在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存在瓶颈,不能满足大规模流媒体分发服务的需求。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分发技术,将流媒体数据分发的中心从服务器转向众多普通的节点,在不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前提下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流媒体分发方案。本文主要研究P2P流媒体分发服务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在研究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媒体分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QoS保证的P2P流媒体分发模型——QCast模型。QCast模型是基于单组播树拓扑模型的,同时结合了网状拓扑模型的多邻居节点结构,这样既具有单组播树拓扑模型中组播树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又具有网状拓扑模型中鲁棒性高的优点。QCast是基于分布式哈希表
本文标题:Internet上基于两端的流媒体QoS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8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