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媒体广告]推广普通话(ppt 55页)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一建国前普通话形成的历时概说(一)、雅言时期:先秦1、汉语在先秦之前就有差异的例子:(1)、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游?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2)、更直接的一个例子是《左传》: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3)、一傅众咻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2、先秦有共同语:雅言(1)、孔子《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成集的《诗经》,收集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共同语的语音基础:中原地区(西安;洛阳、开封)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二)、通语:两汉从周朝到秦朝,王室每年秋天都要派官员到全国各地去搜集地方歌谣和方言,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扬雄用27年的时间编成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这本书记载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并且一一加以解释。全书的第一条是:“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三)、空缺:汉代以后至宋代汉代以后至宋代,虽然没有指代共同语的一个名词,但是共同语是一直存在和应用的。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四):空缺:辽金元代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五)、官话:明清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担心读书人“拘于方言,无以达于上下”(使用方言不利于上下级沟通的意思),命人编纂《洪武正韵》并颁行天下,“官话”的名称出现在明代中叶。“明清的官话,广义地说,是指广大北方话区的方言,例如陕甘宁的话叫西北官话,云贵川的话叫西南官话,九江南京镇江话叫下江官话;狭义地说,官话就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华北东北话。虽然明清时期出版了许多以北京语音为基准的韵书,但是官方并没有为官话确定语音标准。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六)、国语、普通话、华语:辛亥革命以后“国语运动”的萌芽阶段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1、第一个提出统一全国语音的人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福建厦门人卢戆章。卢戆章是创制汉语的字母式拼音方案的第一个中国人,主张以南京话为统一的语音标准,但是他毕竟是“语同音”的首倡者,为日后他人主张推广国语(普通话)提供了重要的启迪。2、这里要特别提到天津人王照,他创制了以官话为标准音专门拼写“北人俗语”的“官话合声字母”,极力主张用“京话”为共同语,主张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王照是第一人。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1902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总教习、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努力,已在全国普及了以东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语”,受到启发,归国后,在给管学事务大臣张百熙的信中主张以北京音统一全国语言,并提出用王照的官话字母作为统一国语的工具。到了清王朝尾声的1909年,资政院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定名为“国语”临危的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前清廷一直是把满语作为国语的)。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4、中华民国成立的当年,民国政府的临时教育会议就肯定了“国语”这个名称,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第二年又召开了有各省代表出席的“读音统一会”。会上各省代表意见不一,争论激烈。其中也有浊音符号、入声标调法和北京音不用的微、疑、娘三母。因此这个“老国音”后人又称之为“人工语言”、“不自然的语言”。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这次会议还制定了拼写老国音的“注音字母(后人又称“注音符号”)”,这套“注音字母”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今天50岁以上的人当初上小学时学的就是“注音字母”,例如“中国”的注音是ㄓㄨㄥㄍㄨㄛ,“北京”的注音是ㄅㄟㄐ丨ㄥ。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5、1919年北洋政府在教育部下设“国语统一筹备会”,负责推行国语的各项事务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对难以推行的老国音和注音字母重新修订,由于白话文运动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会议顺利地放弃了人造的老国音,确立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剔除了入声,为国语运动和后来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与此同时期,1926-28年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既可注音,也可作为译音工具。国语罗马字的特点是用字母标调,不须另设特别符号。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从1929年开始,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相继研究、草拟和出版《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来拼写中国话,这也就是所谓“中国拉丁化新文字”。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所谓“统一国语运动”,认为不能以某一地方的口音作为全国标准音。但是后来各地的“新文字”中,传播较广的还是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抗日战争胜利后,沦陷50年的台湾省回归祖国。为尽快扭转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语言奴化教育的影响,当时的中央政府向台湾派去著名学者魏建功等一批国语专家去开展国语运动,由于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充满热情,加上国语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在台湾全省普及了国语。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6、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采用“国语”还是“普通话”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称呼的讨论中,“普通话”逐渐占了上风。这样的“普通话”,配上1957-58年的“汉语拼音方案”,实际上是“国语”和“北拉”的合流。它确认了“国语”的语音标准,舍弃了“北拉”的模糊语音标准;基本上继承了“北拉”的拉丁字母拼写法和注音符号标调法,舍弃了国语罗马字的字母标调法。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7、“华语”是海外华人对“普通话”的称呼。在海外,华语是同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因此华语不是指汉语,而是专指汉语的普通话。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二、文言、白话在古代的最初时期,实际上是不存在文言和白话的差别的。春秋战国时代,政道成、文教兴,合纵连横、百家争鸣,当时的书面语和实际口语应该还不至于相去甚远,这从《论语》、《孟子》中可以看出大概。进入两汉,用文言写作的“经史子集”形成规模,各种书面文献的深度广度都大大超越前代,自身也形成了稳定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但是,在民间,还存在着跟当时跟口语比较接近的文学形式,是用白话写的,这可以追溯到唐五代以来的变文(按:P144说是南北朝的“变文”,有误。)这跟佛教的传播有关,在宋代是说唱文学,如:鼓子词,诸宫调,在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在明清是白话小说。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三、北京话的形成发展历史北京话,指的是住在北京城区一带的本地人所说的话。以北京城区为中心,东至通县,西至昌平,南至昌平,北至怀柔,说的都是北京话,只占北京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北京话内部也有分歧,老年人和青年人,住在通县的人和住在昌平的人,发音和用词也有一些小的差异,但是他们所使用的语音系统则是完全一致的,这个语音系统就是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早在隋唐时期,北京已是边陲重镇,是历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冲突与融合最频繁的地区之一。2、公元936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州地区从此脱离中原汉族的统治,成为辽金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南方重镇。在金统治我国北方的一百多年中,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十分频繁。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蒙古族统治者灭金建立了元朝后,把金中都燕京改建成元大都,大批的蒙古人来到大都。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人和契丹、女真同被称为“汉人”,是低于蒙古人和色目人、高于“南人”(主要是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的“三等公民”。4、明代,北京脱离了四百多年的少数民族的统治,重新归属于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经过元末的大动乱,大都城已经残破不堪,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明初采取了大量移民的政策充实北京,移民范围从山西、山东直到江浙一带,每次动辄万户。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大批高级官吏和他们的家属从南京移居到北京,。5、满族在入关以前曾多次入侵明朝,俘虏大批人畜和财物,于是满族统治区的汉族人口骤增,在入关前的满族统治地区早已形成了这种双语现象,而且由于汉族人的大量增加,满语实际上已经逐步退居到次要的地位。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清朝是倾八旗兵力入关进占北京时,在八旗中的汉人的数量大增。他们所说的汉语方言就成为八旗的通用语言。这种方言是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核心的幽燕方言,这时又随着八旗兵进入了北京,和直接由元大都话继承下来的当地北京话同时并存在当时的北京城。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6、现代的北京话就是在三百多年来内外城人口结构完全不同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经过极为密切的长时间的交流,就逐渐融为一体,成为现代的北京话。直到五六十年前,还能明显感到内城满族人和外城汉族人的口音不完全一样。随着城市交通不断发展,内外城人口大量流动,这种差异到今天已经基本不存在,从现在年轻的北京人嘴里,已经完全听不出内外城的北京话还有什么区别了。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四、新中国成立后的的推广普通话(一)、第一阶段(1949-1955)准备阶段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通话,进一步确定了规范的标准: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备注:关于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是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增补的。)报告阐述了推广普通话的方针: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二)、第二阶段(1956-1966):蓬勃发展的阶段1956年是普通话推广史上重要的一年,2月6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示》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的发展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地步,许多严重分歧的方言妨碍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谈,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许多不便……为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必须有效地消除这些现象。”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并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在文化教育系统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广这种普通话,是促进汉语达到完全统一主要方法。”涌现出一批推广普通话的先进地区。如山西省的万荣县、福建省的大田县等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三)、第三阶段(1966-1976):受到严重破坏的阶段。官方“推普”虽然停顿.普通话却因社会需要而得到客观上的蔓延。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四)、第四阶段(1976-1986):是恢复阶段。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在第十九条里庄严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
本文标题:[媒体广告]推广普通话(ppt 5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