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子小月半《建筑机械与设备产品分类及型号》JG/T5093建筑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机械与设备的总称。建筑机械的产品型号建筑机械型号的代号表示基本规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后持证上岗。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及各种安全信息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超速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基本规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8操作人员应根据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机械保养维修工作,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并应做好维修保养记录。2.0.9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上岗前应认真检查。基本规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15变配电所、乙炔站、氧气站、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场所,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悬挂警示标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基本规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21清洁、保养、维修机械或电气装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等机械停稳后再进行操作。严禁带电或采用预约停送电时间的方式进行检修。2.0.22机械不得带病运转。检修前,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动力与电器装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3.1.1内燃机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雨措施,周围应有1m宽以上的通道,排气管应引出室外,并不得与可燃物接触。室外使用动力机械应搭设防护棚。3.1.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柴油发电机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4.1.5柴油发电机组严禁与外电线路并列运行,且应采取电气隔离措施与外电线路互锁。当两台及以上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装设同步装置,且应在机组同步后再向负载供电。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1.11建筑起重机械的变幅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防坠安全器、钢丝绳防脱装置、防脱钩装置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随意调整或拆除。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建筑起重机械《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7.1.3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7.1.3的规定。7.1.12起升高度大于50m的起重机,在臂架头部应安装风速仪;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应能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1.10建筑起重机械应装有音响清晰的信号装置。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物体上应由鲜明的色彩标志。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1.14在风速达到9.0m/s及以上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作业。4.1.15在风速达到12m/s及以上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的起重吊装作业。重新作业前,应先试吊,并确认各种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后进行作业。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1.16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械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发出音响信号示意。4.1.17建筑起重机械作业时,应在臂长的水平投影范围外设置警界区域,并应有监护措施;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不得用吊车、物料提升机载运人员。4.1.18不得使用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埋设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流动式起重机《起重机术语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T6974.2-2010定义:可以配置立柱(塔柱),能在带载或不带载情况下沿无轨路面运行,且依靠自重保持稳定的臂架型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2.安全装置(QY20)包括过卷保护机构、三圈过放保护机构、力矩限制器、转台锁、平衡阀、液压锁、水平仪等部件。汽车、轮胎式起重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3.1起重机械工作的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符合起重时的受力要求;起重机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4.3.4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撑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水准居中)。支腿的定位销必须插上。底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插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控制吊物的拉绳设置警戒区域将带有底垫的支腿安放在坚实的地面上指挥人员门式起重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7.6.2运行区域内起重机结构与周边固定障碍物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1m,与人员通道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5m。7.6.4轨道端部机械止挡装置固定应牢固可靠。7.6.10运行机构扫轨器应完好,扫轨板底面与轨顶间隙宜为5mm~10mm。7.6.11抗风防滑装置应完整,应无裂纹、塑性变形等影响性能缺陷。扫轨板端部挡板缓冲装置行走限位限位挡板防风夹轨器电缆卷筒小车限位小车限位挡板吊钩《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7.1.4吊钩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重机不得使用铸造的吊钩;2吊钩严禁补焊;3吊钩表面应光洁,不应有剥裂、锐角、毛刺、裂纹;4吊钩应设有防脱装置;防脱棘爪在吊钩负载时不得张开,安装棘爪后钩口尺寸减小值不得超过钩口尺寸的10%;防脱棘爪的形态应与钩口端部相吻合。钢丝绳《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7.1.7钢丝绳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钢丝绳制造厂签发的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证明文件;2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并应与滑轮和卷筒相匹配,穿绕正确;3钢丝绳不得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断丝、断芯、笼状畸变等变形;4钢丝绳断丝根数的控制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5972规定执行;5钢丝绳润滑应良好,并应保持清洁;6钢丝绳与卷筒连接应牢固,当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或小车处于起重臂最末端时,卷筒上应保留三圈以上;绳卡钢丝绳直径ф(mm)最少绳卡数(个)绳卡间距(mm)≤1038010~20414021~26516028~36622036~407240《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7.1.7钢丝绳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7-6)当采用绳卡固接时,固接强度应达到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绳卡与钢丝绳的直径应匹配,规格、数量应符合上表的规定。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应小于140mm,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形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并不应正反交错。高空作业设备《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8.1.1各总成件、零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应齐全完整,安装应牢固。8.1.2各行程限位开关和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齐全,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高处作业吊篮《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定义:悬挂机构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提升机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立面上下运行的一种非常设悬挂设备。标记示例:额定载重500kg电动、单层爬升式高处作业吊篮:高处作业吊篮ZLP500GB19155高处作业吊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5.3.1高处作业吊篮应由悬挂机构、吊篮平台、提升机构、防坠落机构、电气控制系统、钢丝绳和配套附件、连接件组成。5.4.1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5.4.2安装作业前,应划定安全区域,并应排除作业障碍。5.4.4高处作业吊篮所用的构配件应是同一厂家的产品。高处作业吊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5.4.7悬挂机构前支架严禁支撑在女儿墙上、女儿墙外或建筑物挑檐边缘。5.4.10配重件应稳定可靠地安放在配重架上,并应有防止随意移动的措施。严禁使用破损的配重件或其他替代物。配重件的重量应符合设计规定。5.5.1高处作业吊篮应设置作业人员专用的挂设安全带的安全绳及安全锁扣。高处作业吊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5.5.8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应超过2个。5.5.13使用离心触发式安全锁的吊篮在空中停留作业时,应将安全锁锁定在安全绳上;空中启动吊篮时,应先将吊篮提升使安全绳松弛后再开启安全锁。不得在安全绳受力时强行扳动安全锁开启手柄;不得将安全锁开启手柄固定于开启位置。8.2.1高处作业吊篮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施工、安装、得使用。土石方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1.4作业前,必须查明施工场地内明、暗铺设的各类管线等设施,并应采用明显记号标识。严禁在离地下管线、承压管道1m距离以内进行大型机械作业。土石方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1.9在施工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土体有可能坍塌;2地面涌水冒浆,机械陷车,或因雨水机械在坡道打滑;3遇大雨、雷电、浓雾等恶劣天气;4施工标志及防护设施被损坏;5工作面安全净空不足。5.1.10机械回转作业时,配合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需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必须将机械停止回转并制动。单斗挖掘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2.3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符合相应要求:1照明、信号及报警装置等齐全有效;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应符合规定;3各铰接部分应连接可靠;4液压系统不得有泄漏现象;5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单斗挖掘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2.8挖掘岩石时,应先进行爆破。挖掘冻土时,应采用破冰锤或爆破法使用冻土层破碎。不得用铲斗破碎石块、冻土,或用单边斗齿硬啃。5.2.9挖掘机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式挖掘机的履带与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式挖掘机的轮胎与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桩工机械《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1.4桩机作业区内不得有妨碍作业的高压线路、地下管道和埋设电缆。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7.1.8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桩机各部件连接牢靠,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吊具、钢丝绳、制动器等应完好,起重机起升、变幅机构工作正常,润滑油、液压油的油位符合规定,液压系统无泄漏,液压缸动作灵敏,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非工作人员或障碍物。7.1.23桩孔成型后,当暂不浇注混凝土时,孔口必须及时封盖。静力压桩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6.6.1压桩机配置的起重机附属部件应齐全,外观应整洁,不应有明显变形、缺损,起重性能应能达到额定要求。6.6.3配重块安装应稳固,排列应整齐有序。6.6.4电机运行应平稳,不得有异响及过热。6.6.5液压缸、液压管路、各类控制阀等液压元件不应有泄漏。6.6.6压力表应能准确指示数据。6.6.7夹持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夹持机构运行应灵活,夹持力应达到额定指标;2夹持板不应有变形和裂纹。混凝土机械《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9.1.1混凝土机械应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坪上,地基承载力应能承受工作荷载和振动荷载,场地周边应有良好的排水、供水、供电条件,道路应畅通。9.1.3整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工作性能应达到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额定指标;2金属结构不应有开焊、裂纹、变形、严重锈蚀,各连接螺栓应紧固;3工作装置性能应可靠,附件应齐全完整;4整机应清洁,应无漏油、漏气、漏水等现象。混凝土搅拌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2.8料斗提升时,人员严禁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当需在料斗下方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应将料斗提升至上止点并用保险销锁牢或用保险链挂
本文标题: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