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电视产业备忘现状与改革背景1.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电视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2.中国内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93·34%和94·62%,覆盖人口超过了12亿,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已达到85.88%;3.电视观众总户数达到3.06亿多户,电视观众总人口达到10.7亿人;4.有线电视用户已经突破1亿户。5.全国共有电视台363座,广播电视台1305座;6.日播电视节目2004套,电视日均播出节目超过了2·3万小时。7.内地电视剧制作单位307家,广播影视制作经营机构886家,电视剧年产量500部9000集左右。8.2003全年电视广告收入已经达到大约300亿。1.中国电视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地位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2.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都仍然不足,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国际影响力远远不足,中国电视节目的版权交易量很小,特别是国际输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电视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仍然不够,中国电视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4.电视业的发展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生产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解放;5.电视业的发展与世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形势不相适应,技术改造和更新仍然滞后。•原因:“长期以来广播影视形成了宣传、事业、管理三位一体,以事业性质为主,事业产业不分的管理体制机制,对产业功能的认识和开发都不充分,习惯于用管理新闻宣传的方式管媒体、管传播、管事业发展、管文艺创作,甚至管产业经营,这等于用一顶小事业的帽子戴在了一个巨大的多媒体产业头上,不仅没有有效推动广播影视生产力发展,反而束缚了广播影视生产力潜能的释放,”•结果:1.管办、政企之间的权责不清、关系不顺、功能重叠,而且容易形成垄断权利,破坏平等交易、制约市场竞争;2.行业准入限制过严,投资环境不好,效益分配不均衡,社会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地进入电视行业,没有形成多种所有制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电视局面;3.企业规模、企业的多元化结构都明显不足,也难以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企业;4.电视节目内容产业的核心地位没有确立,不仅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由于得不到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难以发展,即便国有电视节目生产机构也往往低水平循环,难以做大做强。5.中国的电视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开发,电视仍然单纯依赖电视广告收入,经济增长缓慢;电视产品的版权交易、后产品开发、多种服务方式的扩展等方面也都收效甚微。中国电视改革:1.从一种垄断行业向有限开放的社会行业变化2.从一种单纯的新闻媒体观念向综合功能的大众媒体观念转型3.从一种完全的社会政治主体向具有意识形态特殊性的市场主体移位4.从一种单一的喉舌媒体向服务大众的公众媒体过度。2003改革现象:1.CCTV新闻联播的改革2.伊拉克战争的直播3.SARS期间电视与社会的同步4.CCTV-新闻频道的推出5.上海东方卫视“国际华语媒介”的定位6.中央教育电视台首播电视剧剧场对区域电视台独家垄断地位的冲击7.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正式获得制作许可证8.电视数字化改造的加速以及社会资金和机构对付费电视业务的介入9.电视机构与其他社会资金和外国资金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结合一、观念:从新闻喉舌媒体扩展为大众服务媒体•电视早已经越来越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文艺、体育及其他娱乐信息以及各种生活经济服务资讯早已经成为电视传媒重要的信息内容,甚至其数量和影响早已超过了新闻节目;但中国电视传统上往往被简单地当作实现“喉舌”功能的新闻媒体,而不是一种具有多样性服务功能的大众媒体,在观念上被当作意识形态舆论工具进行管理,突出电视的“喉舌”功能和导向功能,而忽视电视信息对于大众的综合服务功能。新闻节目的变化•从单向的“喉舌”功能,向双向的监督功能、交流功能、服务功能转化:•一、主流新闻内容调整:中央政治局会议曾经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这直接促进了CCTV新闻联播越来越官僚化的“会议新闻”的改革。于是,不仅各地开始陆续限制会议报道,而且中央电视台也开始了对新闻报道的改革。常规情况下会议新闻被压缩为3分钟以下,同时增加了民生类资讯和国际新闻;•二、新闻直播增加: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都加大了直播节目的时间和强度。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现场和演播室直播,在伊拉克战争、非典事件期间,创造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加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表现出对公众第一时间知情权、言论权的尊重;•三、新闻节目的社会监督功能被再度强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使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合法化、甚至制度化。因此,不仅CCTV的《焦点访谈》强化了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报道和监督,而且地方也开始出台政策规定,保护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利。从对孙志刚事件的穷追不舍,到对沈阳刘涌案的置疑;从对系列矿难事件的揭露,到对拆迁事件的调查,中国电视在推动民主、维护民生上呈现了一种新的力量;•四、新闻的本地化、民生化和消费化加强:过去,由于新闻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使时政新闻成为新闻的基本内容。随着改革,新闻的内容和功能都被扩大,经济、社会、文化娱乐新闻大量增加,特别是关于民生的日常生活新闻伴随着新闻的本地化,逐渐成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已开播1年多的以民生事件、本地生活和大众视点为特点的江苏电视台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突然成为了中国电视的年度热门事件,正是电视新闻的这种全面变革的一种表征。•电视的大众娱乐功能的被进一步强化;电视内容、形态比以往都有了更开阔的空间自由:1.娱乐节目持续增加;甚至CCTV-2经济节目改版引起的最大关注也是《非常6+1》等新娱乐节目的打造;2.电视剧的播出量也日益扩展;3.广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声势更加浩大;4.电视与观众的互动方式更丰富;5.体育节目和转播量也继续增加……种种现象都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电视的功能观念:电视从一种新闻喉舌媒介已经名正言顺地扩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二、体制:从宣传事业分化为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大众传媒产业,大众传媒产业的核心可能就是电视产业了。•公益事业与经营产业的划分,中国电视行业的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电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开始考虑进行电视事业和企业的差异体制,形成事业和企业分工互补的格局:•事业政府主导,产业市场主导,事业作为非企业法人,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服务于社会公益需要。产业作为企业法人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服务于市场消费主体。如果说公益性电视事业要努力以多种方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那么经营性电视产业则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有关行政部门的理想模式中,将来应该在保留部分由国家或者政府全额拨款和直接控制的“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机构的同时,部分广播影视机构应该转变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化企业,特别是广播影视制作业、服务业、发行放映业以及媒体中的文化教育娱乐生活资讯部分,都应该尽可能转化为企业经营。•政府的改革原则就是在保证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推动产业化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而平衡商业性与公益性、市场价值和公众价值、文化安全与产业竞争的矛盾。•电视核心业务与边缘业务相分离•内容产业与播出事业相分离•意识形态信息与娱乐文化服务信息相分离•逐渐形成“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由政府主导、经营性广播影视产业由市场主导的发展格局和分类管理、分别运行的新体制新机制”。•未来的电视行业,应该实现制作、发行和播出终端的多元化,改变由播出垄断市场的局面,促进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在保证电视的意识形态导向和电视播出终端控制权的前提下,电视的资本产业、内容产业、播出产业、服务产业等很可能在一定的产业开放和市场竞争前提下发展起来,共同带动中国电视的整体性发展。三、行业:从封闭垄断走向制播分离和有限开放•在中国所有行业中,传媒行业一直是最封闭的垄断行业,而在传媒行业中,电视业则又是其中更封闭更垄断的行业。•垄断模式虽然为电视的喉舌功能提供了保险,但是由于缺乏竞争、缺乏市场活力因而也就缺少创新动力和发展动力,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竞争的加剧,电视业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运营成本高的同时效率效益低、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匮乏、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都不足,特别是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很小;•电视业面向社会开放,吸收社会力量,培育电视市场,形成竞争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制播分离实际上就是在原来没有任何市场中介的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中增加了市场交换机制,这个机制的目的就是为竞争提供空间。•制播分离的前提,必须是制作和播出双方都应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只有市场主体才能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市场交换。•改革一方面是将制作方从原来的播出机构中剥离出去,更重要的是将播出方主体化,使之能够进入市场。应该说,这是电视产业化的基本前提。第一个突破口:制播分离•广电部门开始考虑将广告、综艺娱乐类节目、体育节目、科技社教类节目、影视剧、付费电视等从现有体制剥离出来,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公司可以采用股份制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包括利用外资,条件成熟可以申请上市。•体育、科技等频道经过批准后甚至可以进行整频道的企业化运作。中央电视台体制改革•CCTV的经济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电视剧频道、西部频道以及刚刚开办的青少年频道等等,从2003年开始都在酝酿公司化独立核算的改革。•央视第一批还计划将《同一首歌》等10档品牌栏目划分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在10个栏目试验运行一定时间后,央视还希望将更多的栏目推向市场。•人事制度改革政府对电视制作业的开放。•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节目制作上(主要是娱乐节目)拥有自己的优势,如现已形成品牌的光线传媒的《娱乐现场》、欢乐传媒的《欢乐总动员》和《才富大考场》、嘉实传媒的《影视新干线》和《娱乐特快》、合力昌荣传播机构创办的全国最大的联播剧场“930剧场”、赛迪传媒的《环球IT报道》、《互联生活》等,此外像《幸运52》、《开心大词典》、《夕阳红》等央视名牌栏目也有民营公司的影子;•目前我国用于电视剧拍摄的资金有60%-70%来自社会,而在年产量9000集左右的国内电视剧市场,由民营电视公司独立和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已经占据8成的市场份额。•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次向全国8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英氏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潮涌东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北大华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颁发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与此同时,光线、欢乐传媒等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也在经过了数年匿名制作以后第一次获得了合法的电视节目制作权利和身份。•制作业的发展虽然依赖于播出终端垄断局面的打破,但制作业的开放必然会对电视节目的竞争带来积极影响。中国电视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进行有管制的开放尝试,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制作力量进入。政府改革重点1.不断改善和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非公有制制作机构的发展,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进入节目制作业,取消“上级主管”等进入门槛,由地市以上广电行政部门实行行业管理;2.对现有国有单位进行全面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3.鼓励用国有的优良资产,吸引、嫁接、置换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4.鼓励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形成规模效应;5.鼓励采取基地化生产方式,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六是不断改善和优化产业环境,提高节目质量和出口数量。•尽管这些改革措施的实现将会面临播出终端的垄断等种种阻碍,准入开放、多元体制、公平竞争并非很快能够实现,但是电视的确已经开始不完全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市场对电视产业结构和格局的调整作用已经开始出现。四、市场:从条块分割通向跨区域竞争•电视是受到播出终端垄断控制的行业,面对播出终端所享有的不可竞争、不可挑战的政策地位,电视内容生产和提供
本文标题:中国电视产业备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0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