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动向与趋势——电视新闻为社会进步做些什么?(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张骏德一.电视改革新动向1.新闻频道24小时直播—央视新闻频道开播(2003.5.1—向国际化大台迈进)2.跨媒体发展战略—“第一财经”(2004.10—形成频道、频率、日报共存共荣)3.跨地区发展战略—东方卫视(2003.1—立足“长三角”,覆盖全国城市)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二.电视新闻实务的改革(一)表现在电视新闻传播理念、传播模式的变革上(二)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的运用与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方式的普及(三)电视新闻不仅可以播报,还可以“一对一”交流与对话(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较越来越多样化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三.电视新闻的栏目设置(一)从目前全国和省市广电协会的评奖看:1.消息类:短消息(1分30秒内)、长消息(超1分30秒—4分钟内)2.社教新闻专题片(超过5分钟,一般20分钟内)3.连续报道类、组合报道类(几集、十几集)4.新闻评论类与调查类(电视深度报道在2、3、4类中的一部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二)要设置好电视新闻栏目,抓好两头:一头是电视消息、特别是电视短消息(通称电视短新闻),另一头抓电视深度报道。(三)重视电视短新闻的报道1.主题集中巧用角度2.精选材料巧用事例3.语言运用准确简洁①开门见山忌写套话②善于概括压缩过程③文字精练多用短句成功的案例几个精彩个案的分析(1)1998年9月10日东视《一次成功的迫降》(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2001年11月10日上视《从后排到前排15米走了15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3)2003年10月15日上视《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短消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电视画面报道词(2003.10.15)记者出镜观众朋友,这里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现在所处的位置离发射塔只有1000米,这也是我们被允许进入的离发射点最近的地方。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59分,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发射架已经完全打开,场上的工作人员也已全部撤离,“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就要实现了。镜头摇到火箭,记者话音刚落,火箭点火升空。(点火升空实况13秒。)运用特技做出双框效果(1.杨利伟首次记者见面会镜头,2.凌晨出征画面,3.杨利伟上车与群众挥手告别画面,4.指挥中心内飞船运行轨迹图)承担今天首飞任务的航天员叫杨利伟,今年38岁,辽宁省遂中县人,1998年由空军飞行员选拔为航天员,已经接受了五年的严格训练。按照计划,杨利伟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舟环绕地球飞行14圈,明天早晨六点多在内蒙古中部着陆。如果这次飞行圆满成功,中同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卫视特派记者李姬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报道。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四.电视深度报道(一)深度报道的涵义1.报道方式说2.文体说3.思维方式说笔者倾问于第一种理解,认为:深度报道是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全息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二)深度报道的历史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解释性新闻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才在美国新闻界占统治地位将解释性新闻理解为: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附:国际新闻写作的三次革命第一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8世纪中期,美英等国的新闻文体从英国文学的抒情散文体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顺序记事的新闻文体;第二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9世纪中期,讲究导语写作、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框架的新闻报道在美国产生并风靡世界;而解释性新闻(也称深层次报道、有深度的报道)作为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目前仍占了美国报纸的大部分版靣,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一半以上的版靣被解释性新闻占据。因此,《世界大百科》把解释性新闻的增加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确有道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三)央视深度报道的栏目设置(1)1980.7—1993.12《观察与思考》(2)1993.5.1—《东方时空》《焦点时刻》(3)1994.4.1—《焦点访谈》(4)1996.4.28—《实话实说》(5)1996.5.17—《新闻调查》(6)2003.5.1—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现场直播、追踪报道、滚动播报成为常规报道手段,其中不少报道属于深度报道。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四)分析《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特色1.主观性与客观性2.事实要素全与不全3.时效性强与弱4.主持人评论强与弱5.方法上多评论与展示调查过程此外,《新闻调查》的公众立场鲜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五)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向1.经济领域的深度报道在数量上增加、质量上提高。2.随着中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3.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4.电视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在应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将越来越显示其“独门武器”的威力。最后还需指出的,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深度报道策划人、前方记者与栏目主持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五.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一)民生新闻的内涵与特点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下,“民生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更是一种报道观念、角度(复旦大学张骏德教授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平民化视角、记录老百姓的生活实态、为老百姓说话成为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五.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二)电视民生新闻崛起态势及其原因1.态势:上海电视台《新闻坊》2002.1;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2002.1;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零距离》2002.1,《绝对现场》2003.7,《1860新闻眼》2003.10;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2003.2;杭州明珠台《阿六头说新闻》2003;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2003.7;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2004.1;山东电视台《民生直通车》2004.7;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2004.4;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2004.2……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2.崛起原因:①中央“三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提出②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③新闻价值观侧重点的转移④地方电视台充分利用地域信息资源,增强新闻竞争力的有效手段⑤增加收视率,吸引广告商,创收的有效手段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三)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要求:1.题材:市井题材、社会新闻题材《新闻坊》栏目定位在主要报道“城市社会新闻”。而社会新闻是以道德伦理与人际关系为重点,题材涉及社会风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某些奇闻怪事的新闻报道。社会新闻的特长正在于:题材广泛,写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不限于某个行业,因而有别于一般的经济新闻、政法新闻、文教科技卫生新闻等;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道德伦理问题,包括道德风尚、恋爱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天灾人祸、案件发生与侦破、生存环境变化、奇异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等等。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2.内容:新鲜生动《新闻坊》新闻内容新鲜,大多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例如《好八连为民服务忙》、《有人要跳楼,民警救下来》、《出租车5.1换新颜》、《劳模当上辅导员》、《阴雨连绵,医院看病的人多了》、《普陀查获假冒美金》、《小马路变成垃圾场(“市民呼声”)》等等。这些热点新闻大多有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所谓“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在大量提供事实信息为民服务的同时,进行精神文明的宣传与教化。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新闻坊》有时也报道一些奇闻怪事,但都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如2004年3月1日《新闻坊》的“市民呼声”小栏目,报道一位住在高层楼房内的居民的烦恼事:楼层经常晃动10多厘米,盆中水也溢出,担心要地震或楼塌。记者及时请教地震专家实地考察,终于查明真相:是附近石材场切割大理石,因振频振幅相同引起大楼共振,既解除了居民疑虑,又解决了现实问题,还传授了科学知识。像这类社会新闻既内容新鲜生动,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显示了《新闻坊》从业人员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展为民信息服务的崇高精神与踏实作风。这样的事例是最引人入胜之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3.报道:百姓心声说新闻代替播新闻用平民视角说平民化的大实话人性化地解读百姓的喜怒哀乐口语化地表述百姓的心愿要求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如3月9日《新闻坊》新闻《逛逛外滩海鸥飞翔挺好看》通过一位退休的摄影爱好者的言行,来展示外滩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浦江苏州河治理的成效,显得亲切自然又清新隽永。4.展示:人文关怀展示人文关怀这是影视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最高精神境界。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传统的新闻价值评判标准主要是重要加新鲜,因而特别重视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大众媒体与媒体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新闻,仿佛讲述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就降低了新闻的价值。这就忽视了新闻传播中的“贴近性”原理,即是:人们更关心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人与事。普通个体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及生老病死等,对于国家、历史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个普通百姓与家庭来说,绝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众传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关爱,应该回归到更高形式的人际传播。这么论述,决不是说民生新闻可以低级粗俗化,而应坚持新闻报道的高品位高标准,尤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趋向(讲座大纲)六.参加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会议的感悟(2006.4.20评选)1.这次上海广播电视奖评奖活动所评选的新闻作品,基本上反映了2005年度上海一年来改革、发展、进步的概貌,真实记录了上海以及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与社会活动,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弘扬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而且从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文化传播内涵看,一批新闻、社教类作品,体现了人间真情、人文关爱,提升了报道的文化品位,获得广大受众的赏析与赞扬,真正体现了较高的文化价值与传播效果。有关领导对这次终评活动也特别重视与关心,上海市文广集团总裁薛沛建、市广播电视学会会长叶志康,市文广局副局长梁晓庄等,都在百忙中参加了终评会议。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新闻作品统计分析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新闻作品统计分析题材范围获奖数内容时事政治新闻172005年重大政治活动与突发事件社会新闻12人间真情、人文关爱、道德伦理舆论监督5批评性报道栏目创新5文化教育新闻11素质教育、尊师重教、地方文艺财经报道4经济改革、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三农”报道1科技兴农医疗卫生1医保改革总计56六.参加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会议的感悟2.综合分析2005年上海优秀广播电视新闻、社教类作品,大体有以下三个特点:(1)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的变革,又弘扬高尚的人文精神。(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加强舆论监督。(3)重视“三农”问题,讲究地方特色,郊区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跃上新台阶。六.参加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会议的感悟3.这次终评的一批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与社教作品所体现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文关爱、人类之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纯洁的感情,也是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最高境界,值得
本文标题: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动向与趋势——电视新闻为社会进步做些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0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