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媒体事件观察2011级郝荣娟一、网络谣言的成因(1)事件概述:2011年在网络上流传的、“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等均已查明属编造的谣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公安机关已责成属地管理部门对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责任人和网站予以惩处。谣言一:前不久网上流传的所谓“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经公安机关查明系上海励某杜撰而成。公安机关对在网上伪造国家相关文件并传播的励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谣言二:某新闻网站编辑裴某日前仅根据某论坛帖文,就妄加臆测,在其个人实名微博编造发布“网络消息:歼-10B在阎良坠毁,飞行员牺牲”信息,随后被境外媒体作为新闻来源引用进行公开报道。我有关部门对此作了辟谣澄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对该网站负责人进行执法谈话,提出严肃批评,责令网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以此为戒改进内部管理制度。谣言三:经核查,网上部分博客、论坛近日转载“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的帖文,称绝症男子交代杀人动机是因为村里水泥厂污染严重,所谓“杀村官”及其原因纯属捏造。公安机关已对编造此信息的云南某大学学生依法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谣言四:有关部门还查明,近期网上流传的“大连后盐桥附近发生持枪抢劫运钞车案一人被杀”、“湖南某中学女学生被当地官员和富翁以每月500元价格包养”、“中国刑警学院95届缉毒班毕业生已全部牺牲”等信息均为无中生有的捏造。(2)起因分析:①猎奇心理:网络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是一些人猎奇猎色的心理在作祟,总乐于去关注“桃色事件”、点击“花边新闻”,甚至像犯了毒瘾一样,一天不看不过瘾,形成强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这些人心理变得阴暗、污秽,分不出真假、辨不清是非、弄不懂对错,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而那些谣言制造者,或是责任缺失,或是见利忘义,或是别有用心,迎合一些人的猎奇猎色心理,捏造编造虚假的、荒唐的、阴暗的信息,误导人的思维,干扰人的判断,扭曲人的理性,网络谣言像毒品一样侵蚀人体、毒害公众,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互联网形象和社会信誉。②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称“羊群效应”。“从众效应”说明很多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公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时,缺乏判断能力,以及恐慌、从众也是造成谣言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重要原因。如,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甲流来袭时抢购“大蒜”、日本震后抢盐,这种集体性的盲从表现出公众信息甄别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的欠缺。③社会焦虑和情感需求是产生网络谣言的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导致公众产生一种社会焦虑感。而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让人需要进行情感的宣泄。这两方面的因素加上社会热点话题的触动,容易产生网络谣言。诸如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领域,是网络谣言的多发区。在这些领域里,一旦出现某一个话题或信息,公众从其自身安全出发,会去打听、去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因焦虑情绪产生怀疑一切的态度,最终按照自己的逻辑习惯演绎出一个信息,并发布到网络上。这类信息往往会成为网络谣言的源头。看到这些信息的人,同样因为社会焦虑和宣泄的需求,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发,导致谣言扩散。二、网络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刻板印象”1、(1)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的含义形成一种简单的理解习惯,以确定性与稳定性代替意义上的含糊不清与动摇不定。刻板印象在性别与种族等问题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刻板印象是由偏见引起的,同时会加深这种偏见。(2)女性刻板印象:①1978年,塔奇曼在《壁炉与家庭:媒介中的妇女形象》一书的《前言:大众媒介对妇女的象征性歼灭》中,文章指出:在诸多大众传播媒介中,尤其是电视以及电视广告中,妇女注定要遭受象征性歼灭,也就是被责难、被琐碎化,甚至不被媒介呈现;②卡罗琳·凯奇在其著作《杂志封面女郎:美国大众媒介中视觉刻板形象的起源》一书中,以研究杂志的封面女郎形象为切入点,解析了女性作为“被看对象”的刻板印象广泛存在。2、社会新闻中的女性表现:①女子色诱煤老板拍裸照诈骗36万②12岁女孩遭同村多人强奸后怀孕产下死胎③网曝4名村镇干部酒后轮奸12岁女生④妻子出轨被捉奸在床丈夫怒杀奸夫投案自首⑤男子传播女大学生遭挖肾抛尸谣言被拘⑥少女为逃离淫窟点燃关押房间⑦母亲因子女难以管教跳河自杀⑧港媒曝陈嘉桓遭陈浩民马德钟揩油⑨妻子遭家暴获赔40万曾签订夫妻协议书⑩脑瘫女子经营通讯店用脚打字3、分析上面女性形象在新浪社会新闻频道中的表现。①首先在外表形象方面,女性形象有“刻板印象”的问题存在。女性出现在新闻图片中的概率显著高于男性,同时,年轻貌美的女性被社会新闻关注的比例较高,女性被强烈关注的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在网络社会新闻中仍然是“被窥视”、“被观看”的群体,而男性仍然是在网络社会新闻中的主体看客。②其次是在人格特征上,首先女性形象被扁平化,非正面弘扬即负面谴责,无立体丰满形象。当被塑造成正面人格时,一般是孝顺、顾家等女性典型形象,符合大众的心理认知。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女性一般被塑造成情绪化非理智的形象,同时经常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场,这里体现的“脆弱”甚至是“软弱”的女性形象,是女性在网络新闻中呈现的总体形象。③在角色定位上,女性被描述为从属并依赖于家庭的形象大大高于男性。男性经常是以个体形象或者社会职业形象出现在新闻中,而女性则是以“母亲”、“妻子”等家庭形象出现。这种情况契合了当今男权世界中权力的基本分配,即男人是属于事业,属于社会的;而女人则是属于家庭,属于男人的。④最后,在职业状况分布上,女性常常被隐去其具体职业,即使出现了女性从事的职业,一般也是女性化的职业,比如护士等,同时,“性工作者”,这一职业为网络社会新闻所频繁报道。从这种报道频率上看,女性在媒体上出现的职业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状态极不相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很多是从事高端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在社会新闻中,这些事实被抹煞了,女性表现在网络新闻中的只是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甚至是不甚光彩的职业。4、原因:第一,网络媒体中的社会新闻,基本是转载传统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因此,传统媒体中已然存在的女性偏见,是网络女性“刻板印象”的根本来源。第二,网络社会新闻的编辑,在进行内容筛选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网民的喜好情况。而当今的网络新闻看客,仍然是以男性为主,所以在新闻的选择上,仍然会挑选符合男性系统审美需求的新闻内容,迎合男性需求,势必就不能打破既定的刻板印象。第三,网络新闻的编辑中,也有男性居多,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把关人”多半是男性,不管他们是不是意识到了,但是男性的世界观总是包含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继续坚持上,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是“男权的世界”,男性在这个世界体系中是有既得利益的,因此他们在潜意识里就有维护这种世界体系的想法,表现在编辑这一具体工作上,他们就形成了对女性的偏见并维持着这种偏见。失语群体理论的研究证明,男性的政治统治使得他们的感知也居于通知地位,他们常常处于把关人的地位。三、网络热词下的受众心理(1)现象:“网络热词”这一词汇早已在广大网民脑海中耳熟能详了。比如“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又一次更新了我们新一轮的语言系统。武汉,“我爸叫李刚”的车贴出现在一辆轿车的后盖箱上,着实让很多市民会心一笑。再就是“凡客体”恶搞黄晓明的帖子收录了“闹太套”等等。春节联欢晚会上,还有地方晚会上多次出现“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这种流行俗语。其实“给力”一词来源于自中文配音版本的日本搞笑漫画《日和》中的一集“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给力”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还有资料记载“给力”是在一家专注于人文历史、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内容的资讯网站“给力网”率先使用的,并在世界杯期间成为网络热词,众说纷纭。“神马都是浮云”更是以“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幽默拼凑出来的,因为打字速度比较快很容易把“什么”打成“神马”,这就是“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两个词组组合在一起便可以成为万能句式,推而广之,成为网友的口头禅。又一个网络热词“羡慕嫉妒恨”来源于:2009年底,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就近7000万元,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很惨。之后新浪娱乐连线记者张伟平说,以前拍那些所谓的有品位的电影并非张艺谋所愿,所谓精英们的评论也不会影响以后拍片的方向。他说,电影圈很多人对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这一词2010年趋向流行,直到现在2011年广大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叹别人的辉煌叹息自己的不足时候总会捎带上这几个字。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感叹、感慨,派生出很多民谣、顺口溜这样的简短而意义丰富的语言方式。现在更是精益求精的产生了网络热词。比如“打酱油”“富二代”“官二代”“躲猫猫”等这些流行词汇。(2)网络热词的特点:①网络流行语来至于无厘头恶搞到关注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共鸣性言语。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更直接更明了的表达了网民内心的语言。②作为网络普及最快的词语,网络热词还具有新闻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其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社会属性。从网络热词产生的动因看,无论是自发形成的网络热词,还是有人为操作背景的网络热词,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直接反映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代名词。(3)网络热词流行的原因:①自发的社会行为。更多的网络热词属于网络受众随意性的创造、使用和普及。2010年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起交通事故中,肇事的官二代高喊的“我爸是李刚”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2010年5月11日,北京警方在打击卖淫嫖娼专项行动中,查封了号称北京顶级俱乐部的天上人间,不仅击破了坊间流传的天上人间“不败”的神话,更显示了警方治理涉黄的决心。警方这一大快人心的举动立刻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天上人间”也成为网民口中“涉黄、奢靡”的代名词。可以说,这类热词正是由于某类社会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给网民带来了非常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网民自发地进行传播。②网络热词的形成和传播,使得其内容及其引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成为网友争议的一个焦点,网络刚好为公众提供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技术支持和操作平台,每一位网络受众都可以借其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观点,甚至宣泄不满情绪。而网络媒体作为能够满足网民宣泄需求的有效载体与手段,它可以使当事人的不满情绪在最短时间、最大范围,以最大能量得以表达和释放。2011年初,我国抑制通胀压力的政策再度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入夏以来,对中国物价上涨的描述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端,新浪则在“多种商品价格上涨”的专题里列出几十种产品的价格浮动。于是继“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网络热词后又出现了“药你苦”、“棉花掌”、“煤高宗”等词语,表达了物价上涨给受众带来的生活压力。③一直从事网络语言研究的专栏作家黄集伟认为,在信息透明度增加之后,当人们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完美的事情时,由于无力而郁闷,从发泄个人的压力,到关注公众及不同群体的社会问题,网络热词感知并记录种种社会心理和民间情绪,从这一角度讲,网络热词也可叫做“社会热词”。四、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引发的思考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在网络上轰动一时,从事件一开始到李天一以寻衅滋事罪被判收容教养一年,人们仍在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就应该这样判,这些“星二代”太嚣张。还有人认为,无论是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还是贫二代,只要是孩子,他的成长过程就会伴随着迷茫与认知、犯错与改错,可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不能这些官富星的孩子呢?试想,同样是这个打人事件,要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家庭里,网络和媒体也不会这么大肆报道,也不会引起人们这么多的反感和关注。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二代’现象,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害怕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公日益固化,优质资源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并在社会代际之间遗传;二是担心社会竞争的公平性下降,使得社会垂直流动性降低,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通道日益狭窄,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三是疑虑分化后的
本文标题:媒体事件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4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