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广播电视编辑教案课程名称:广播电视编辑周学时3总学时54学分3教学对象:新闻采编与制作预备知识:先导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本课程需要学生已经掌握广播电视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对电视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和拍摄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主要承担基于计算机平台编辑理论部分,需要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本课程教学目标:广播电视编辑制作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从对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和传播关注出发,重点阐述了电视编辑的语法规律、原则规范、组接技巧和违章编辑,并以电视作品的整体构成为归宿,将要全面剖析电视编辑的思维指导、艺术技巧和实战方法。同时,对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音乐电视和电视广告的编辑规律与特点进行详尽的讲解。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电视编辑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技巧,提高传媒科技应用能力,拓宽电视片创作知识面,提高电视片解读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熟悉电视编辑制作流程,全面掌握制作电视编辑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电视编辑设备,初步具备电视编辑的制作能力,能够进行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专题)、音乐电视等的编辑。要求学生需要独立操作非线性编辑设备,完成形态不同的短片,结合短片创作在制作理念上提出问题并讨论。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讲授2)导入:广播电视编导的就业前景广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好广播电视编辑大有用武之地。一、电视编辑的任务二、电视编导的工作特点1、了解广播电视编辑的特征。广播电视节目元素的构成有哪些?2、编辑的含义?第一章电视编辑概述(讲授4)导入:剪辑:简单含义:将视频镜头掐头去尾的接在一起.含义: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理论和最富于银幕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含义明确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影片。举例:前苏联导演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的实验:例1:镜头1:一个演员在笑镜头2:一把手枪镜头3:这个演员恐惧的表情电视编辑举例:例2:镜头:一个无明显表情的演员的特写镜头镜头1:桌上一盆汤镜头2:躺在棺材里的女人镜头3:玩玩具的小孩电影与电视的关系艺术分类空间艺术:绘画、建筑、舞蹈时间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时空艺术:影视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电影与电视的关系在电视节目中,电影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和电影的艺术手段基本相仿电视节目相对电影来说,制作过程简单,观看方便,收视率高,受众面广电视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仿效电影,由于受到屏幕小,清晰度差的局限,短期内难以取代电影电视和电影在制作上相互渗透,导致在剧作,评论,和艺术理论上相互渗透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时间和空间1、影视艺术的时间影视艺术的时间:通过艺术手法创造的,作用于观众感受的时间形态。它是播映时间、叙述时间和心理时间三者结合的复合体影视时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时间的压缩、省略;时间的延长、扩展;观众的心理感受;2、影视艺术的空间影视艺术的空间:通过影视艺术手法创造的,作用于观众感受的空间形态。其形式主要有:再现的空间:通过摄像/影机的纪录特征和运动特征真实的再现直观行为空间的全部特征。创造的空间:把不同空间拍摄的不同景别的镜头经过选择、取舍、剪接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空间形式。第二节影视画面要素1、影视画面的定义:是屏幕框架内所展现的能传达一定信息的可视形象,它是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2、影视画面三要素框架影像构图3、影视画面三要素3.1框架对画面影像的空间范围起着限定的作用,并能够凝聚观赏者的注意力3.2影像影像画面视觉形象的存在状态,他在二维的空间中再现现实对象的三维立体形态3.3影像的分类实体要素——人、物、环境,又称为戏剧性要素非实体要素——光影、色彩4、影视画面三要素光影影调调节:通过对光线比例、照明条件和曝光量的控制,实现对画面影调状态的艺术化处理色彩色彩基调:暖色调冷色调4.1构图利用景物的点、线的位置、形状和分布,对拍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安排,沟通观众的潜在意识,引起观众的心理感觉,使其成为具有思想含义与美感形式的视觉形象。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角度:正面侧面背面俯角仰角平角专题片品评学生作品名作《美在广西》获国家“骏马奖”,美国里肯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大岭山之路》获国家“骏马奖”第三节两种影像语言/理论蒙太奇理论:以前苏联电影导演们为代表所建立的剪接美学理论长镜头理论:以电影理论家安迪德列.巴赞(法)、齐格福利德.克拉考尔(德)为代表所建立的写实主义的美学理论一、蒙太奇的发展1.1895年法国人卢米爱埃尔兄弟第一次公映电影。用一个镜头固定全景式的拍摄一切。如:《火车进站》19世纪20世纪初一个意外催生了“停机拍摄”手法。电影爱好者开始不断的探索电影构成方法。影象语言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冲忠实记录现实的方向发展,即记录电影前身。一是朝着银幕上再现世界的方向发展,即虚构的故事片前身。一、蒙太奇的发展1.电影时空结构方式的突破(19世纪20世纪初)美国导演爱得文.鲍特1902年制作的《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片中,出现了将消防队员做梦、奔上消防车、路上奔驰、到达现场、救火抢救等不同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时间的画面接在一起。意思所在:①探索了电影空间自由结构的可能性。②传达了暂新的电影时间观念。③确立了电影利用分镜头组合表现同一运动的叙述方式。2.电影结构方式的突破(19世纪20世纪初)美国导演格里非斯的电影实践意义:《党同伐异》采用闪回手法把不同历史事件(“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受难”、“母与法”)穿插起来反映主题《一个国家的诞生》采用平行/交叉手法表现“林肯遇刺”和“最后一分钟营救”意义:①创造了不同景别。②开始有意识采用分镜头方法,并自由的组接时空画面。③创造了闪回、平行/交叉、并列等剪辑手法:《无间道1》第17—30分钟片段中的平行/交叉手法4.20世纪20-30年代法德的“先锋运动”电影运动艺术家大胆进行表现运动、速度、节奏以及创作可视性、象征性的电影实践。即蒙太奇剪辑的作用。以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批苏联电影导演从不同侧重探索蒙太奇的内涵和美学意味,并在电影实践中贯彻蒙太奇理念。库里肖夫、普多夫金:强调叙事功能和分镜头组接1.单个镜头不具有明确的叙事功能,只有镜头组接才能产生意义2.不同顺序的镜头组接会传达不同的意义。3.在剪辑中提出时间省略法以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批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提出1+1>2的“理性蒙太奇”,强调镜头对列的新意如:水+眼睛=流泪;狗+嘴=吠;刀+心=忧伤等等1.屠宰厂杀牛+镇压工人=象征非人性。三个不同景别姿态的石狮快速组接,造成跃然而起的雄师形象,暗示觉醒人和孔雀组接,象征炫耀(学生举例)专题片张艺谋导演的北京申奥宣传片《大国崛起》《美国往事》6.以导演电影评论学者安德烈.巴赞(法)、齐格福利德.克拉考尔(德)等为代表的强调纪实属性一批电影行业者内容:1.强调要如实展示事物原貌,要保持电影空间的统一和时间的真实延续,保持电影叙事结构的真实。擅长用运动镜头代替固定镜头,利用移动镜头和深景深镜头表现同一画面多层次动作的空间。又称为”长镜头“理论。纪实主义长镜头的表现力具有传递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在表现事实真实性方面,具有说服力由于连续记录事态进展,因而在叙事上具有一气呵成感染力举例:1.《斯里兰卡宗教节日》中巫师通灵做法事片段一、蒙太奇的发展“蒙太奇”与“长镜头”关系区别形式上前者常用分切镜头拍摄、通过后期剪接来完成叙事;后者常用单个镜头内的运动、大景深镜头来完成叙事主观的,表现的与客观的、再现的对列的、时空自由的与场面调度的、时空连续剪辑的艺术与摄影的艺术强制、封闭的叙事与非强制性的、开放型的叙事“蒙太奇”与“长镜头”关系作用上前者更擅长造型表现和表意;后者更擅长纪实举例:记录片《卢浮宫》P107中表现法国大革命后处死保皇派的历史事件。联系后者是把前者的分切应用到内部场面调度中、通过镜头运动来叙事。它们是影视创作的两种美学观念和不同叙事形式。二、蒙太奇含义蒙太奇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专有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在电影电视里成为“组接之意”。1.基本结构手段与技巧的总称。(蒙太奇效果)指节目的总体结构安排,包括时空结构、段落布局、叙述方式等,也指镜头的分切组合、镜头的运用、声画结合等技巧。说明:对列蒙太奇与长镜头是蒙太奇效果的两种不同形态。举例:故事片〈疯狂的石头〉影片的开场;北京申奥片2.影视特有的思维方式。(蒙太奇思维)指电影电视所具有的时空高度自由的形象化思维方式。它是影视创作出发点,贯穿于从构思到制作的整个创作过程。举例:电影《昨天》蒙太奇句型(叙事、表意)P121积累式平行式比喻/象征式对比/冲突式反应式前进/后退式蒙太奇作用(叙事、表意)选择概括引导关注结构时空创造节奏创造悬念创造情绪创造思想蒙太奇形式1、画面+画面“旭日东生”+“国旗班升起五星红旗”例1.背景是庄重的紫禁城,前景是风情万种的时装表演例2.走在工厂机器中穿绿衣的女人2、蒙太奇含义3、画面+声音落业与信件在空中飞舞,从街道飞到谢利家的门口,读信人的女声由少女的稚嫩转为中年的沧桑。(电影《紫色》)4、声音+声音例1:电影《闪闪红星》米店老板在店内气急败坏地指着“今日售米”告示问:“这是谁干的?”潘冬子的爷爷在游击队驻地说:“这是咱们东子干的。”5、一个画面内声音例1:纯净的宗教音乐中,八国联军在屠杀义和团《百年中国》例2:在广播中传出《国际歌》的歌声中,一群“文革”中孩子在打架《阳光灿烂的日子》三、蒙太奇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步、新元素的加入促使蒙太奇更加丰富。如:1.声音的加入,产生了声音蒙太奇、声画蒙太奇新形式。2.电脑特技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蒙太奇的时空创作。如:CCTV-10《探索.发现》的《大同.万人坑》开头片段:声音、字幕、画面等特效第二章电视画面第一节电视画面一、客观视像的再现即电视画面可以准确客观地记录镜头前现实场景的各种面貌,包括物体的运动与现实的声音。现实性(激发观众的参与性)真实性、客观性(既是特色也是要求)具体性、直观性(修饰语的需要视情况而定)举例:采访人物,对人物面部神情的解说对画面内容的抽象意义的解读二、画外意义的延伸即指摄像机记录的客观影像,经过人们的观念作用,则会延伸出比本身直接的形象含义更为丰富的引申意义。举例:蜡烛的画面画面内在的辨证关系举例(张艺谋的申奥片)老人在城市广场打太极、小伙子在故宫里溜冰的画面(02:12分)、城市高楼前耍龙灯(02:25分)、踢毽子(02:35分)二、画外意义的延伸2.画面外在的辨证关系本身不一定具备相同性质的引申意义,试图找出画面之间的相关性,就能创造画面内容不具有的意象。(如上)举例:一组画面(北京):护城河亲热的父子、四合院内笑吟吟的祖孙、繁华街道中奔放的恋人、绿草坪上和谐的人与宠物二、画外意义的延伸注意:①画面并不只有一种引申意义②挖掘画面形象的表意功能,寻找思想或情绪感染力③考虑观众的观看心理基础三、画面解释的随机性即单一的影像画面只是展现具体有限的事物形态,并且不能提供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即“画面本身是在展现,它并不论证”。1.直观性;非概括性、非抽象性2.形象表意的不确定性(注释/解说的重要性)举例1:苏联电影大师罗姆的《普通法西斯》利用美化法西斯的影片素材,通过思想深刻的解说词作用,编辑再创作出探讨德意志民族如何陷入法西斯深渊的名作。2:遵义会议历史素材的不同解读:解说版与无解说版对比(09:15分开始)影片美学价值的实现,不单纯依赖画面意义的超越,也来自画面造型的作用。爱森斯坦名言:“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第二节电视画面的造型造型元素:色彩、影调、构图、声音等色彩、影调:古人言:“春山谵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举例:《美在广西》四、画面造型的审美性一、景别:1.远景交代环境烘托气氛为影片定基调(《阳光灿烂的日子》)2.全景定位完
本文标题:广播电视编辑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8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