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_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兼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1942年:《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党的新闻理论简要回顾1、以延安《解放日报》为代表的革命战争年代党报理论A、党的新闻理论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报纸的政论传统资产阶级改良派王韬: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主张政治君民共治,经济开矿筑路,外交主权独立。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循环日报》: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然也。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维新变法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把开设报馆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来:“非有报馆不可。报馆之议论既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维新派共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创办报纸。《万国公报》(1985年8月创办于北京,三月后改组为《中外纪闻》)“开办两月,舆论渐明。初则骇之,继而渐知新法之益。吾复挟书游说,日出与士大夫讲辩,并告以开会之故,明者日众。”1986年1月,《强学报》在上海创刊。孙中山在日本创办革命派报纸《中国日报》,宣传反清与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介绍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与保皇派报纸论战。狄楚青办保皇派的《时报》,以公允执中姿态出现,取名于《礼记》“君子而时中”,办报既要合“时”又要随“时”而变,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吾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将“时评”文体从《新民丛报》移植于日报;首分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结束“报刊不分”;采用1-6号字排版,新闻标题与评论主眼加圈点,编排“务求醒目”;创办周刊(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B、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初步形成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陈独秀在《新青年》改组后提出:无产阶级报刊要“成为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战争的工具”。党成立后,“一大”决议规定:党的出版物应由中央或地方党委经办,由党员负责编辑,“不能刊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文章”。党的“二大”决议:“日常的宣传和鼓动必须具有真正的共产主义的性质。党掌握的各种机关报刊,都必须由确实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组织上,先后成立了“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报纸编辑委员会”,把报刊宣传列入党的议事日程,选派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等主持党的报刊宣传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重视读者调查;以事实说话;朴实动人的文风,有的放矢,力避空谈。毛泽东:“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恽代英:革命刊的宣传家,不是一般的学者、文人,首先是一个信念坚定、忠于人民利益的革命者。他们对革命的主义和理论,要有充分的真正的明了;而且能够真正去实行主义,为民众的利益而奋斗;同时,要善于了解群众、联系群众。C、延安《解放日报》创刊,标志着党的新闻理论形成在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曾办了《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边区群众报》等报刊,形成了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1941年5月16日,党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是根据地第一张大型的日报,也是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开始形成。延安期间,党中央及毛泽东同志对党报工作作出一了系列指示,逐渐形成了党的党报理论。主要文件有:1942.3.16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1941.4.1《解放日报》社论《致读者》1943.9.1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6.9.1胡乔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1948.4.2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标志着毛泽东党报理论的最终形成。主要观点:唯物主义新闻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报纸是党的喉舌:党经过报纸宣传、组织群众,投入革命斗争党的新闻事业特性:党性,群众性,组织性,战斗性全党办报:加强党对报纸领导,开展群众工作,依靠全党办报党的新闻工作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新闻事业三个关系:党报与党委,党报与群众,党报与实际工作坚持“政治第一,业务第二”原则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文风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做人民公仆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新闻理论及其代表——1956年人民日报社论《致读者》1949.10-1953改进报纸工作,加强与群众联系,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54-1956全面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脱离中国实际,教条主义。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人民日报:“为没有错误的报纸而奋斗”;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每天必须一篇社论,必须写满2500字,放一版头条;新闻标题清一色一行题;不重视广告;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说好,对资本主义国家只说坏,片面性严重;广播工作中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节目方针,广播中不准开展批评,只谈成绩不讲缺点。新闻宣传公式化,群众不满,新闻工作者感到不足,有人上书领导,要求改革。1956.4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刘少奇发表长篇讲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学习塔斯社的新闻格式,死板得很,毫无活泼。我们不能学这种党八股。”1956.7.1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扩大报道范围:新闻数量增加一倍半,题材尽量扩大范围。开展自由讨论:害怕讨论的人总是可笑的人;报上发表的文章,不一定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改进文风:报纸上的文字应该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成章。要文情并茂,万不要让读者看了想打瞌睡。中央批复(毛泽东圈阅):《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样做就会使思想界更加活跃,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越辩越明。各地党委今后也要强调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如果片面强调它们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3、十年动乱,暴露了“左”的思想对党的新闻理论的负面影响对电影《武训传》、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等,已有了用政治运动方式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左”的思想了。1957.6.14毛泽东《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是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报纸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不相同。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的时期,报纸又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1957.6.16上海《解放日报》社论:《办报要有立场》点名批评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的新闻观点1957.6.24第二次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王中受到重点批判,被认定是“有纲领、有计划篡改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完全是资产阶级右派在人民新闻事业和文教事业中的代理人”。1964.3林彪指示《解放军报》“要用全国性语言”,“如果来稿中没有这种语言,编辑部审稿时要加上去”。“加上去”,成为后来宣传报道中无中生有的依据。讲空话、绝话,滥用最高级形容词,同义反复,虚张声势:“成绩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必须大破,不是小破,也不是中破”,“政治中的政治,灵魂中的灵魂,核心中的核心”。假、大、空,以势压人,唯上唯“书”,“两个凡是”,制造文字狱,成为中国新闻界的“黑色十年”。4、思想解放、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催进了党的新闻理论改革1976.10粉碎“四人帮”,新闻界开展拨乱反正,肃清清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先停办“毛主席语录”节目,《人民日报》取消了每天在报眼位置上的“毛主席语录”专栏,稿件中的领袖原话不再用黑体字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7.2.7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口号:“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3.26《人民日报》短文:《标准只有一个》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客观实践。1978.5.11《光明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到5月底,全国30家报纸转载此文。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媒体在报道改革开放的同时,也进行自身的改革,实践推动了新闻理论的发展。摒弃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传统观点,肯定了新闻事业是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媒介,具有政治、信息、文化、商品属性。新闻业务呈现明显变化。经济新闻加强,政治新闻开放,深度报道崛起,采访作风改善。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对新闻实践与理论的影响1、1978——1989解放思想党政分工干部“四化”法制建设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这年来在政治、经济、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对于我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显著成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现在有人但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从业务改革着手,揭开了中国新闻改革的序幕,也为理论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与现实环境。2、1989——1997政治风波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强调中央权威改革比较沉闷重要的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沉闷的气息,防止了新闻改革的回流。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宙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就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我就担心丧失机会。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典型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引导热点注意批评报道:“揭露与批评是‘恨铁不成钢’,目的是以同志式的态度帮助克服缺点、纠正错误。重视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3、1997——2013十五大:依法治国健全民主制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十六大:改革完善领导与执政方式深化各项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大: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协商民主三、中国媒体生态环境是党的新闻理论改革的客观依据社会系统是一个稳定、重复而模式化的行为组成的复合体,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为人共有的文化的产物,是他们的心理取向的产物。因此地,这个文化系统,还有社会系统以及各个行为人的个性系统,就是由同一原始数据抽象出的不同产物,也就是人类个体公开的、符号式的行为抽象。……一般而言,不参考其他的抽象物而试图分析或充分理解它们中的某一个是困难的,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美]马尔文·德夫勒《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传播者子系统全国传统数字地方政府子系统立法执法行政党委受众子系统高雅中等低俗投资者子系统国有民营股份合作1、政府子系统2009年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交流会,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通过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细则。总
本文标题: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_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9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