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闻的真实——寻找的地平线2009年4月主要内容新闻真实的涵义第一个矛盾:只能选取很少事实进行报道,新闻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第二个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第三个矛盾: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性,使得接受新闻者对真实的理解发生差异主要内容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体制性失实文学想象造成的新闻失实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主要内容“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有意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套话、套路描写造成的不真实故意不报道公认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是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2008十大假新闻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2.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刊播媒体】《竞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19日【作者】张暄3.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刊播媒体】《东方今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5日【作者】余东4.六旬老人考取清华研究生激励儿子【刊播媒体】《黑龙江晨报》【发表时间】2008年5月8日【作者】金雷3.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刊播媒体】环球网【发表时间】2008年5月8日【作者】未具名6.济南铁军探路映秀,两人牺牲【刊播媒体】四川在线【发表时间】2008年5月16日【作者】李和7.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刊播媒体】《成都商报》等【发表时间】2008年7月23日【作者】王继飞8.“孙中山是韩国人”【刊播媒体】《新快报》【发表时间】2008年7月31日【作者】何振涛杜克9.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刊播媒体】《武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9月11日【作者】左洋吏、林山、杨学军天兴洲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4.657×1200=5588超音速飞机的速度也不过1065公里/小时,10.李佳薇和李湘前夫李厚霖结婚【刊播媒体】《成都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10月7日【作者】舒强哲学真实探究的是本质的真实文学真实是指生活、感受的真实宗教真实是指信仰的真诚法律真实是以确凿的证据为依据的极为严格的对事实存在的判断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新闻真实的涵义新闻真实性概念是这样表述的:“新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须完全相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真实的具体表现(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个人、组织、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二、第一个矛盾:只能选取很少事实进行报道,新闻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新闻是太阳还是探照灯?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饮即使是最独立、公正的媒体,无论怎样努力展现不同的声音和事实,一些事实因为被媒体关注而得到放大,另一些事实没有被关注而销声匿迹。“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媒介并非如一些人们所说的,是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反映社会现实。“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等同。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世界”里。李普曼“新闻与真实并非同一回事,而且必须加以清楚地区分。新闻作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露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公众舆论》283页,上海人民2002年版三、第二个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案例:墨西哥美国等地爆发猪流感分析(1)网络大量信息依然只是巨大事实的冰山一角;(2)事实不断被更新和深入认识任何报道都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割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地展现,即使电视新闻也是这样。一位法国学者写道:“我们可以稍稍夸张地说,50位机灵的游行者在电视上成功地露面5分钟,其政治效果不亚于一场50万人的大游行。”(布尔迪厄、哈克《自由交流》22页,三联1996版)马克思:有机的报纸运动“一个报纸记者也只能把他自己视为一个复杂机体的一个小小的器官,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选择一种职能。例如,一个人可以侧重于描写他从民众意见中获得的有关贫困状况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作为历史学家则可以谈论这种状况产生的历史,沉着冷静的人可以谈论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则可以谈论消灭贫困的办法,而且这样一个问题还可以从各方面来解决:有时较多地着眼于地方范围,有时较多地着眼于同整个国家的关系等等。这样,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被揭示出来。”(全集2版1卷358页)四、第三个矛盾: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性,使得接受新闻者对真实的理解发生差异再先进的媒介或手段,最终要通过人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多数画面也要通过语言才能帮助理解)外部世界,即使报道者真诚地要报告外部世界,但是任何语言和文字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心里所思、所构的图景描述出来。语言是指代性的,它并不是事物本身,因而使用语言时会出现反映事实的差异。建议阅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J.D.Peters《交流的无奈》SpeakingintotheAirAHistoryofCommunication定价:36元交流的无奈例如关于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的消息,有的读了以后认为美国人人平等,总统的儿子也会失业;也有人认为,你看,美国的经济状况多么糟糕,连总统的儿子都失业了。“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公众舆论》67页)相当多的新闻被看不见的权力、意识形态自动地剪裁、化装,原汁原味的新闻很少。五、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新闻礼仪化记者每日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字眼去描述一些老套的事情,尤其是有关各类会议、繁多的外交活动、各级干部群众学习党政文件、领导们的基层考察活动的报道等案例:两会《人民日报》版面惊人相似《人民日报》两会版面2004-2009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影响新闻的真实新闻媒介要对事件进行鉴别、给他们命名,下定义例如,一些复杂的社会事件被处理简化为“行凶抢劫”、“恐怖分子袭击”、或者“虐待儿童”等。这样就给事件“贴了标签”。更容易进入媒介的传播活动场所。同时,也就排除了考虑这一事件以其他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是真实反映了现实吗?在新闻媒介里,权势人物的活动和观点比其他人得到更多尊重。富有地区和阶层的情况比普通地区和人的情况更多地得到新闻媒介报道。边缘人群在新闻中的正面报道很少,他们更多是以被可怜者、犯罪者、败坏道德者、无知者等形象出现于媒介中。记者突出的是新闻中的时事、刺激,以及“人性”等方面。报道或不报道,无形中本能地在维护现状,有意无意地曲解现实一种方式是,不直接报道不平等的事实,不直接对现实进行辩护,而是提供大量有吸引力的娱乐信息节目,它暗示受众:生活得好的秘诀在于想些快乐的事情。另一种方式是,愤世嫉俗地叙述一些不平等的事实,把原因归结于一些细枝末节,或历史原因,或社会发展的程度低,然后明示或暗示人们: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的。文学与新闻表现方式的不同扬州八怪郑板桥10岁那年,随私塾先生出外游春.行至河边见一少女尸体仰面朝天,头发散乱,在旋涡中打转。老师: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前者是文学,后者可以视为诗化的新闻。六、文学想象造成的新闻失实“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黄继光向火力点望了一眼,捏了捏右手的拳头。他带来的两个手雷,有一个已经扔掉了,另一个也在左臂负伤时失掉了。现在他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只剩下一个对敌人充满了仇恨的有了七个枪洞的身体。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后面坑道里营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着他。这时,战友们看见黄继光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他像一支离弦的箭,向着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1日)图片如何真实反映黄继光七、体制性失实毛泽东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说:“我们曾经有个时期分对内对外,内报一支是一支,外报一支是两支。现在我们专门发了通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27-128页)《平型关大捷》,说消灭敌人3千,直到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的时候,才改为1千人。大跃进时期全局性的虚假报道、我国60年代关于越共消灭多少敌人、70年代关于柬埔寨红色高棉消灭了多少敌人的消息,也属于体制性失实。大跃进报道失实在于体制性原因体制性失实的理论“本质真实论”——以先入为主的观点统率事实的“理论”(正论和驳论)现象可能是虚假的,只有本质才是真实的/本质是抽象的,不存在真实与否的问题。事物的本质与它的主流是一致的,报道了主流即报道了事物的本质/这里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或观点,不能把对事物的认识凝固化,先确定一个“本质”,再去找例证说明“本质”。真实性与无产阶级的党性、阶级性是一致的,只有体现党性和阶级性的报道才是真实的/真实与否与阶级、政党并无必然联系,认识本质只能通过现象,新闻报道正是通过不断报道新的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新闻报道无法承担如此的重任,这是哲学的任务。主张这种“本质真实”,为造谣和强加于人开辟道路。“本质真实论”现在的表述:我们对于新闻真实不仅从真实本身去思考,还从价值的层面去思考,从而将真假的判断扩展到一般的认知判断,并渗透着基于利害关系的价值判断。现在对“本质真实论”的批评:不同内涵的判断搅合在一起,使人们对事实真实不真实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变得复杂化起来。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要求价值判断统领事实认识,融事实判断于价值判断之中。马克思说:“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捏造不真实的事实,即歪曲真相、制造谎言。”(全集2版1卷415页)他向记者提出过一个问题:“哪一种报刊说的是事实,哪一种报刊说的是希望出现的事实?”(同上,398页)列宁说:“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真实的情报,真实性不取决于情报为谁服务。”(全集2版51卷262页)刘少奇1961指出:新闻要同实际保持一定距离。这里的“实际”,是指当下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党的新闻媒介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但这种宣传不应变成“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的报道应该与中心工作保持一些距离。这是他在体制内提出的改革要求。我们不必事事都要与所宣传的中心工作挂钩,政治上“紧跟快转”的所谓新闻,相当程度上是不够真实的。学习能够“立竿见影”,谁也不会相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迎合受众的趣味而夸大事实的猎奇成份或人情味的报道,也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八、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由于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采访必须找到当事人,还要找旁证,多听几面的意见。防止采用无可证实的事实;防止取证不当的事实;防止证据存疑的事实。1980年轰动全国的关于延安青化砭142岁老人吴云清的报道,最早由新华社发一照片,说他是1839年(道光18年腊月)出生,结果全国各报刊纷纷转载。江西的一家报纸打了个长途电话,向当地行政领导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写成了
本文标题:新闻真实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9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