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学追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挑战时空极限——第一现场。所谓第一现场,包含了新闻的特性规律和电视传播形式的根本要求两方面的内涵。于是电视新闻的最高境界就是“关键时刻我在场”,摄影机见证新闻事实、记录新闻事实。(2)自然之美——关键的段落与过程。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有声有色有形的世界,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着大量稍纵即逝的精彩片段。(3)画面的个性信息。个性是艺术的生命,没有个性便没有艺术。这是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根本特征。从观众接受电视画面信息的角度而言,画面的信息量并不是由长的节目时间及全景镜头等来决定的,而是靠富有个性的画面来决定的。因此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要披沙拣金、提炼富有个性的画面,达到较佳的传播效果。(4)表意——会说话的摄影机。新闻既是一种事实形态、又存活于报道者的意识当中,自然也是一种意识形式。2.简述电视新闻摄影抓取关键段落和过程的方法。答:(1)追求记录电视新闻的立体信息形态。完整的段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于有典型性的段落的记录,包括铺垫、发展过程、高潮和余韵等几个关键的部分。二是它又包括现场的环境背景、人物活动、同期声、效果声等诸多因素,是一个信息的“场”。它是处于特定时空下的特定氛围,这种氛围是由此时此地此景此境的各个因素构成的。电视是可以容纳时空过程的载体,记录过程符合电视的本性。电视新闻摄影理应记录生活的原始形态,而且真实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也正是电视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作为可以以生活自身形态反映生活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记录一段相对完整、典型的过程是电视新闻摄影必然的追求。电视新闻可以通过摄影镜头来直接向观众展示新闻的过程,观众“置身于”新闻现场,耳闻目睹整个过程,这样传播效果是最佳的。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最精华的,同时它又是形象、声音、环境、氛围一起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传递给观众,这是人类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转折。(2)展现偷拍的魅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摄影机直接面对被摄者时,任何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收敛自己,或因羞怯、紧张而产生不自然的情绪和举动;或有意去掩饰真实内心、夸张表现。难以达到纪录真实的目的。尤其是一些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摄影机面对面采访绝对拍摄不到真实的情节行为。电视隐形采访运用隐藏的摄影机进行偷拍,正是为了不破坏新闻事实的自然过程,摄影机伴随观众旁观新闻发生发展,气魅力就在于真实过程的自然展现。由于摄影机不介入,这个过程呈现出来的信息最自然、最真实的。同时它又是最丰富、最多元化,它包括人物语言符号和形体动作、情绪变化、情态氛围等非语言符号。这些信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内、特定的过程中相互支撑、密不可分,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展现出来。(3)完整过程的时间要素。完整的过程包括新闻发生之前的酝酿于铺垫的过程。当然,这种酝酿与铺垫并不是记者人为地介入或干涉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是有预见性地提前开机,把观众带进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与观众一起等待新闻的出现,从记者开机到新闻发生的这一段时间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产生了一种悬念、一种期待感,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知情欲。3.摄影机如何发挥叙事功能?答:(1)大的环境与小的细节结合。新闻事件和人物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视对大环境的展示往往能更好地说明新闻事实。细节是最富有个性、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段。好的细节具有极强的概括力,起着简洁而有力的叙事作用和画龙点睛的效果,往往能将事物的本质属性充分地展示出来,令人经久难忘。(2)“浓妆”与“淡抹”相宜。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获取形象素材时要根据报道要求和意图,该突出的要不惜笔墨重点表现,该忽略的就一笔带过,或采用借代的手法含蓄、间接地表现。(3)“显”与“隐”相辉映。“显”是指“在场”的、“状溢目前”的画面形象;“隐”是指“不在场”的、“情在词外”的、隐蔽的观点和情感。高明的摄影师要学会通过呈现“显”的画面形象调动观众的思维和想象,去领悟“隐”在背后的观点倾向,培养观众把“在场”的东西和“不在场”的东西合二为一的能力。4.摄影机如何发挥论证功能?答:摄影机展现活生生的形象,直截了当地澄清事实真相、佐证论点,无疑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求论点本身具有真理性,而且要求论据的充分有力以及摄像机创造性的论证方式。(1)证实。所谓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记者自己的观点。摄影机通过宏观展现和微观揭示,有力地取证事实、印证观点。(2)证伪。所谓证伪,即用摄影机展示论据,推翻、否定对方的观点。证实和证伪只是方法上的不同,二者都服务于论点。用证伪的方法使论敌的观点不攻自破,让自己的论点得以更稳固,更有说服力,从而获得好的传播效果。5.简述摄影机的评论功能。答:如果说摄影机的论证是为记者提供合理有力的论据的话,那么摄影机的评论则是摄影机直接站出来说话,以画面自身所蕴含的思想代替记者的话语来表达观点、发表评论。摄影机的评论是电视评论发挥自身优势、区别于文字评论和广播评论的重要标志,是电视新闻报道与评论的较高境界。它摆脱了其他类型评论所易流露出的浓重的说教味和宣传味,更客观、更隐蔽、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摄影机的评论很巧妙地把记者的观点隐于画面之中,调动观众的思维,让观众自己做到自己的评判,与传播者在深层次上达到沟通与共鸣。这种传播方式更委婉、更讲究说服艺术,给予了观众较大的主动权,使观众更易于接受。摄影机的评论一般有两种针对性:一是对国际社会的大是大非问题的报道,巧妙利用摄影机作为评论角色,表明政治立场。二是通过镜头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含蓄的批评或批判,它与记者的口头评论相得益彰。6.简述技术的进步给电视摄影记者对艺术性和创造性的追求带来的影响。答: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给电视摄影记者对艺术性和创造性的追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摄影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拾音效果越来越好,适应低照射度光线条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记者可以较少顾及技术的局限,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现场构思与选择拍摄上面,随着摄影设备的改善和水下摄影、航空摄影、显微摄影及天文摄影等手段的运用,电视新闻摄影的报道领域将更广阔。同时,这也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即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手段,让摄影机带领观众遨游宏观领域、审视微观世界,带给他们全新的视听体验,极大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超越自身极限的梦想。7.电视新闻摄影的本体特性有哪些?答:(1)忠于生活的纪实性。电视新闻摄影首先要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报道,真实性是它的第一属性。(2)声画一体的真实性。电视新闻摄影通过视听双渠道声画一体的传播携带了语义信息、情感信息、气氛信息和审美信息,同时作用于视听器官,能使观众如置身于新闻现场,让观众现场见证、耳闻目睹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因而其接近和还原生活原始信息的能力最强,真实感最强、可信度最高。(3)现场取材的线性和不可重复性。电视新闻摄影的取材方式是“线”性取材,即遵循客观现实的自然流程,不间断地获取现场的画面形象和声音。(4)虚拟体验性。电视屏幕是二维平面,但是屏幕呈现出来的影像具有三维的立体感。(5)画面的思想倾向性。电视新闻摄影画面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但是它同样能够承载抽象的、理性的思想内涵。画面不仅展现了“一种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而且是“一种具有含义的感知现实。”(6)画面内涵的丰富性。“尽管画面拥有形象上的准确性,可是在解释上却有着极大地灵活性和含混性。”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电视画面中镜头所反映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现象只能是局部的,这种局部性导致了它的不确定性和多释性。二是画面有着很大的包容力,因为它承载着现实生活的原始信息,而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阵”,蕴含着许多显现的合深层的信息、既存的和偶发的信息。(7)画面的艺术性和创造性。8.电视新闻摄影追求的“第一现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和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构成了新闻的“第一时空”,而此时此地的新闻现场,被称为“第一现场”。所谓第一现场,包括了新闻的特性规律和电视传播形式的根本要求两方面的内涵,电视是靠形象来说话的,没有具体可感的画面,电视将失去生命力。而新闻的规律则要求最快速度、第一时间。于是电视新闻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关键时刻我在场”,摄影机见证新闻事实、记录新闻事实。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第一现场的信息损耗最小,是最真实、最丰富、最鲜活的,观众的转译也就最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感知和理解,因此它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1)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一个内涵式从时间上尽量接近新闻现场、接近信息源。时间越靠近新闻事件的发生,信息的质就越高、信息的量就越大。有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记者发现新闻并作出采访行动离新闻事件的发生总会有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越短,新闻信息的含量就越高、价值就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记者在时间上的竞争就是对第一现场、对第一时空的争夺。来自第一现场的信息的感染力个震撼力是最强的,其传播效果也是最好的。(2)第一空间。对于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所造成的记者不能亲临新闻现场的情况,想方设法从空间方位上尽可能地靠近第一现场,获取尽可能有效地形象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记者亲临新闻现场体现了“我在场”,那么记者向第一现场的靠近就体现了“我尽可能在场的”的追求。9.摄像机表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摄像机的叙事。(2)摄像机的论证。(3)摄像机的抒情。(4)摄像机的评论。10.摄像机拍摄如何能在叙事的基础上达到抒情的效果?答:(1)注重细节。生活本身是鲜活的,客观世界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因素。报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是否能够及时捕捉情节和细节,展示事实本身的意蕴。细节具有揭示事实本身的力量和丰富的寓意性、象征性,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2)充分利用造型元素。摄像机有着天生的造型能力,可以把光线、形状、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组合成视觉形象来表达创造者的思想感情,电视新闻摄影虽然不以造型为主要目的,但是依然可以适应采用这些艺术语言的造型因素来帮助抒发内心情感,增强新闻的感染力。(3)恰当运用抒情元素。自然界的风、雨、云彩、水的倒影、雾灯自然现象都有很丰富的情感意蕴,有很强的抒情力量。(4)巧妙运用象征元素。人的情感往往投射于自然界之物上,这两者有着相似性,所谓“异质同构”。(5)控制好摄像机的节奏。不同的节奏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内涵。11.简述信息类电视新闻的含义及特点。答:信息类电视新闻是“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信息类新闻最大的特点在于迅速和简单,在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信息类电视新闻应该是诸多电视新闻体裁中最接近事件发生时间的一类了。同时它也常常成为其他方式的报道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由于,信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成为播出次数第一、信息总量第一而篇幅又最短的新闻节目。一条信息的时间通常就在一分钟左右,单条的信息内容或许不多,但多条信息的综合体却是电视新闻各类体裁中时效性最强、报道面最广、耗时最短而信息量最大的节目样式,可以用几个常用的词语来形容它:“短、平、快、精”。短:信息类新闻通常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平:信息类新闻主要是提供给观众一个信息、一个事件的状态,告诉观众是“这一个”,它基本上不传达观点性的东西。快:这是它与其他体裁电视新闻相比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由于容量相对小,所以制作起来在时间上可以占很大的优势。精:短小并不代表不精致,单条的信息类新闻固然时间不长,但是它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却十分到位,五个“W”要素通常在短暂的时间中交代得一清二楚。12.简述连续性报道及系列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含义及特点。答:电视新闻的连续性报道是对正在发展中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它是电视新闻对重要事态作深入或者追踪报道的一种方式。而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报道的一种方式。连续报道的基本特点在于讲究时效性和连续性,报道的层次性,报道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之所以称为连续报道,因为它在报道中无论从形式
本文标题:新闻摄影 笔记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9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