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线索
杨凌新貌杨凌新貌-3-杨凌示范区建设成就巡礼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综述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逐步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区十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切实履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围绕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开展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探索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有效发挥了杨凌农科城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一、实施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基本建成旱作农业科研中心为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优势,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将区内原有的10所农业高校与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组建后,在校学生由1万名增加到3.5万名,研究生从670名增加到7000名。近几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行列,新增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究基地17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首批28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示范区原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各类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39项,其中国家级18项。每年通过审定的杨凌新貌-4-动植物新品种在30个以上。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如体细胞克隆山羊、胚胎干细胞研究、生物农药创制、杂交小麦育种、节水农业、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等。选育成功并推广的适应黄淮地区生产条件的双低高产油菜杂交品种“陕油8号”和杂交小麦品种“西杂一号”等,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群众的欢迎。两所大学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2%提高到47%,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二、创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用现代科技引领农业,通过推广实用技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是示范区始终牢记光荣使命、切实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建设杨凌,是为了走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研究世界各国农技推广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创建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围绕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农业主导产业,将教学科研基地从校园和实验室搬到农村,坚持专家进田、技术入户,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示范区先后在陕西10个市和甘、新、青、宁、藏、川、黑等全国16个省区,建立与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58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数百名农技推广和教学科研人员每年有180天时间活跃在田间地头,受益农民达5000万人。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农业试验示范站和示范基地,产业涵盖苹果、茶叶、猕猴桃、甜瓜、水产、核桃、板栗、红枣、秦川肉牛、生猪、奶羊、蚕桑、粮食等,为当地农民树立了学习样板并持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与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省内8市及西藏林芝、甘肃平凉、天水、宁夏固原、广西百色、新疆伊犁、四川雅安等地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重点解决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科研出成果,推广出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示范区先后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良种面积2亿亩,每年科技示范推广产生的经济效益达60亿元左右。三、坚持“以农为主、多元发展”,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农业杨凌新貌-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招大商、引外资、建集群,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入区企业900多家,其中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家,境内上市企业1家,境外上市企业3家。初步形成以绿方疫苗、郝其军制药、岱鹰生物、亨通光华等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企业;以果汁、蜂产品、肉制品、葡萄酒、蔬菜加工等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巨川富万钾、博迪森农化等为代表的环保农资企业,以及年交易总额6亿元、辐射西北五省区的农牧良种市场。入区重大产业项目增多。中国华电集团一期、江苏雨润集团、广东黑牛食品有限公司、汇源集团、唐山燕泉啤酒、粮油食品物流产业园、陕西中兴实业集团、法国CBE集团、陕西医科学校、中荷合资陕西环球嘉禾板业、湖南唐人神集团、陕西宝利沥青公司等一批投资项目已陆续签约、开工,总投资约60.89亿元。这些项目投资大、与示范区产业发展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投产后将给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7年,示范区实现GDP25.8亿元,与建区之初相比,年均增长23.6%;技工贸总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51%;财政收入达2.81亿元,增长了20倍。四、一年一度的“农高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由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等17个国家部委主办、陕西省政府承办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规模从小到大,参展单位由少到多,层次和水平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农业科技会展品牌和全国四大知名科技展会之一。先后吸引了来自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万家国内外涉农企业、科教单位、中介机构的2000余万商客以及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与交易额达1256亿元,对展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传播普及科技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2005年起,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在“农高会”期间同时举办“主题国际杨凌新貌-6-周”,先后主办的“中国·日本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中国·加拿大农业科技周”、“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合作周”,为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五、充分发挥示范区科教人才优势,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杨凌具有较强的科教人才优势,区内两所农业高等院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11大门类,在农作物遗传育种、生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植物资源与病虫害防治、家畜生殖内分泌及胚胎工程等研究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教人员中,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623人,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6人。优秀人才聚集速度加快,近两年先后引进留学归国人才187名,招收录用国内优秀博士生74人,长期困扰杨凌发展的人才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雄厚的科教实力,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近两年来,示范区先后培训农村管理干部、各类专业实用技术人才400多万人次,全国6个省、63个县区的2000多名农民获得了杨凌示范区颁发的技术职称证书,2550名“村官”参加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他们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当地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陕西农林科技卫视”频道,依托杨凌的科教优势,通过电视传媒为农民传播科技知识和信息,成为我国唯一以农业科技推广为特色、双星同步传输覆盖的卫星电视频道。2008年3月31日试播以来,受到全国广大农村观众的称赞和欢迎。目前,杨凌已经初步形成以农业科技培训为主的覆盖农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骨干和国际培训等多个层次的培训中心。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农科新城的骨架基本形成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城乡统一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先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多亿元,建成乡村道路150公里、市政路网40多公里以及水、电、气、热、通信等公共设施及配套管网,以及功能齐全的创业中心、四星级的国际会展中心和设施先进的标准幼儿园、小学、高中、高标准的医院、老年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体育馆等,生态型、环保型农科新城的骨架雏形基本杨凌新貌-7-形成,实现了由农科教单位集聚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的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示范区现辖一个县级区,总面积94平方公里,总人口16.02万人,城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展到16.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3.6万人增加到8万人,人均居住面积3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在8%以上,2007年达到4210元,比1997年增长了3倍。2004年,示范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2005年被授予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模范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称号。2006年2月,在参选的283个地方政府中,示范区管委会被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评为唯一“全国最具责任感的地方政府”。七、基本具备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杨凌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6%,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光荣使命,真抓实干,不断探索解决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生态保护等问题的方法。通过实施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旱作农业科技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和建设干旱半干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杨凌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带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这一独特优势,必将对推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十一年的建设和发展,杨凌由一个原来不知名的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农科新城,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距离党和国家对杨凌示范区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人才、科技、产业的聚集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提高,研发手段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是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支撑科教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条件还比较弱;三是产业发展、财源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制约了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辐射作用和产业带动效应的充分发挥。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杨凌新貌-8-作中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建设杨凌示范区,使之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杨凌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强化科技研究、开发和农村经济政策研究,继续解放思想,全力推进“二次创业”,把杨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科城。杨凌新貌-9-示范区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农业科技报》记者张晓奇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一大批企业落户杨凌,示范区的经济增长正由投资拉动为主向产业和投资共同拉动的方向转变,示范区正在实现“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可喜转变。10年前,杨凌示范区成立之初,杨凌只有11户企业。那时候,杨凌示范区和杨陵区都没有专门的招商机构,可以说那时候招商引资还是一片空白。杨凌示范区成立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招商引资当作大事来抓,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年9月,示范区专门成立了招商局,健全了组织机构和人员,制订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的规章制度。加大招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强大合力,努力构筑“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示范区招商局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招商;带领入区企业赴外地开拓市场,扩大销路,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广泛招商引资;领导利用挂职锻炼机会,深入调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招商实践能力;利用各种机会,抢抓机遇,广泛接触,广交朋友,为宣传杨凌示范区,提高示范区的知名度做了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各方面扎实有效的工
本文标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线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0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