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视画面编辑》第一章电视画面编辑概述•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电视编辑的影响因素•电视编辑的现代观念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编辑的双重含义在电视行业的普遍意义上,“编辑”一词通常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创作环节,即电视创作的后期阶段,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是艺术层面上的;又是一项工种名称,即编辑机上的操作员(目前泛化为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电视剧、文艺节目称之为导演,其他类型节目称之为编导),侧重于物理效果,是技术层面上的。•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对拍摄的一次再创造。它是根据节目的特性对其镜头(单幅画面)进行选择,寻找最佳编辑点,从而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图像与声音素材的分解与组合。它包括对电视画面的组合、配音、字幕、配音乐、动效、特技及片头片尾的包装。•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电视画面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准备阶段:修改文本-熟悉素材-确定风格基调-撰写编辑提纲(新闻不必)剪辑阶段:整理素材-选择素材-剪辑(粗编、精编)-检查声音画面合成阶段:配解说-加字幕-配音乐音效-合成播出版第二章影视中的蒙太奇思维蒙太奇的本质涵义(montage)蒙太奇一词源于法国,是建筑行业构成和装配的意思。简单说来,蒙太奇是指电影元素(声、画)的剪辑组合首先,蒙太奇是后期剪辑的技巧;其次,蒙太奇是影视作品整个制作过程的基本结构和技术手段;再次,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独特思维方式。蒙太奇的意义•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第二章影视中的蒙太奇思维•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困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如果把一组短镜头排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影视中的蒙太奇思维•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第二章影视中的蒙太奇思维•1、A,一个人在笑;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2、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入是个懦夫、胆小鬼。现在,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3、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院俱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的人在笑。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结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剪接中的镜头规则一、镜头的组接二、动作的衔接三、剪接的匹配四、景别的安排返回流畅是剪接的基本要求。剪辑的技巧在于没有剪辑。镜头的组接镜头的组接首先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所谓动接动是在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有明显的动感,它可以是主体相对静止而镜头运动,也可以是主体的运动镜头固定。而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被称作“静接静”。动接动,静接静一直为剪辑最基本准则。它的合理性来自于受众的视觉心理。镜头的组接软剪辑: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摇镜头接摇镜头,移动镜头接移动镜头(包括推拉镜头),它们都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则,统称为软剪辑。硬剪辑:我们把相连镜头有明显的动静区分的组接(即动接静或静接动:)称为硬剪辑。它给人一种跳跃的视觉运动形态的感受。镜头的组接1、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2、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3、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接返回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o固定镜头:是指摄影机的光轴、机位、镜头焦距均不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断。o内容相关性原则:可以是画面内容的一致,也可以是主题的一致;o长度一致性原则:画面内是静止(相对静止)物体时,寻求镜头长度的一致性;o精彩瞬间原则:画面内是运动物体时,皆截取精彩的动作瞬间或选择完整的动作过程。返回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返回o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的镜头相连:去除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o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运动方向一致,去除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运动方向相反,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急推或急拉的镜头,也应适当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幅或落幅。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接返回o表现静态对象: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o表现呼应关系:运动镜头是移动、升降、甩、跟等运动形式,去除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运动镜头是推、拉、摇等形式,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动作的衔接1、消失剪辑6、方向变化2、挡黑镜头7、动静转换3、出画入画8、找点切换4、呼应关系9、主观镜头5、动作瞬间返回1、消失剪接:当人物或物体从画面中消失时,观众的观看兴趣点也随之消失,这时切换镜头,顺应了观众的心理要求;2、挡黑镜头:当人物或物体在运动中挡住了镜头,观众在屏幕上什么也看不到,这时切换镜头,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镜头的转换;3、出画入画:当人物或物体走出画框或走入画框,可以进行时空间的转换。可以从画框的任何一边或一角走入或走出;4、呼应关系:同一场景的人物与环境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可以直接对切;不同场景的人物,如有呼应关系也可直接对切;5、动作瞬间:将镜头的切换点选择与动作转换的瞬间一致,这样,观众不容易觉察出剪接的存在,只会在乎主体人物的动作。画面上主体的动作转换可以在第一个镜头的尾部,也可以在第二个镜头的首部;6、方向变化:在画面上运动物体方向变化的瞬间也是剪接的契机点;7、动静转换:画面上主体从静止转为运动,剪接点选择在主体显示运动倾向的瞬间;如果画面上主体从运动转为静止,剪接点选择在主体显示静止倾向的瞬间。这样主体的变化就不会显得突兀;8、找点切换:寻找运动物体或人物的行为的动作静止点或动作完成点,来进行切换,使得画面上的主体运动或人物动作显得完整和谐;9、主观镜头:主观镜头代表着片中人物的视点和所思所想的镜头(客观镜头代表着摄像师和观众视点的镜头),主观镜头能有效地调整观众看东西的视点,它由片中人物的镜头和片中人物所看到或想到的内容组成,当这两种镜头组接时,通常要在人物镜头之后保持短暂的停留。返回剪接的匹配1、镜头的切换要与兴趣中心的转移同步2、利用逻辑关系来实现上下镜头的流畅返回剪接的匹配1、镜头的切换要与兴趣中心的转移同步流畅的剪辑要求恰到好处的停止和开始,它的主要依据是观众的兴趣度。它有两层含义,其一,他们还感兴趣吗?——对上一个镜头内容的能维持多长?其二,他还会对什么感兴趣吗——对下一个镜头内容有无期待?宽容度有多少?返回剪接的匹配2、利用逻辑关系来实现上下镜头的流畅它通常表现在两方面:镜头的排列顺序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或者人们观察的次序;上下镜头之间在构图规律、色彩、影调等镜头构成元素是否匹配。剪接的匹配原则:上下镜头中人物的位置、动作、视线应该统一或呼应,以保持视觉上的连贯和符合生活中的逻辑和心理感受。最主要的匹配原则包括:位置匹配、方向匹配、色调和影调的匹配、声音的匹配等。返回位置匹配上下镜头中同一主体所处位置,从逻辑关系讲有一种空间的统一性,从视觉心理讲有一种流畅和协调。返回方向匹配画面的方向:一是指影视片中,每一个画面里的人物、事物运动的方向,同时也包含画面本身运动的方向,如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运动的拍摄。轴线规律返回轴线:又称之为关系线、运动线、180度线,是拍摄中为保证空间统一感而形成的一条无形的假想线,直接影响着镜头的调度。轴线规律是指在用分切镜头拍摄同一场面的相同主体时,摄像机镜头的总方向须限制在同一侧(如果轴线是直线,则各拍摄点应规定在这条线同一侧的180度以内)。任何越过这条轴线所拍的镜头,都将破坏空间统一感,这些都叫做“跳轴”“越轴”“离轴”现象。电视中的轴线一般分为三种:动作轴线、关系轴线、方向轴线。我们在拍摄剪辑中常会发现,现场存在着两条不同性质的轴线。如行进中正副驾驶员的关系。既有运动轴线,又有关系轴线,这类情况我们通常称作“双轴线”。处理“双轴线”的办法:在两条轴线的夹角范围内拍摄。优点:可以保证关系和方向都正确。缺点:选择机位的余地太小。合理越轴的方法:1、借助运动的动作变化改变轴线;2、插入中性运动镜头;3、借助人物的视线;4、特写镜头插入;5、全景再次交待视点。返回动作轴线动作轴线也叫作运动轴线,是指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路线或轨迹。按照动作轴线规律的要求,如果要保持运动主体在屏幕上运动方向的总体一致(包括相同方向,相异方向),各个分切镜头的拍摄总方向须保持在这条轴线的同一侧。动作轴线只是一条假想线,它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返回关系轴线关系轴线是指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关系轴线涉及的是“静态屏幕的方向”。所谓静态屏幕方向是指虽然在动作上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但是在上下画面的关系中还有着逻辑上的方向性,这个方向性主要表现在人物视线的方向上。所以,关系轴线的核心是视线。关系轴线对两个主体的拍摄,通常会采取这样几个方法:①外反拍:摄像机处于平行于关系轴线的两个位置上,向里对着主体。通常表现为前景为谈话一方的肩膀面。画面的主体—另一谈话者处背景,因此我们也经常称为“过肩镜头”②内反拍:摄像机位置与关系轴线平行,面向外对着各自主体。③骑轴拍摄:两个摄像在轴线上背对背。正面拍摄各自主体。这时摄像机模拟的是对方的视线,属于主观镜头。关系轴线对两个主体的拍摄,通常会采取这样几个方法:④平行拍摄:两个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拍摄的分别是主体的侧面像。如果屏幕上出现三个以上主体,那么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条轴线。主体越多,轴线也越多。拍摄总方向一般能确定在每两条轴线的夹角之内。返回方向轴线方向轴线,是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人物视线与能看到物体之间构成的轴线。方向轴线不同于动作轴线,它必须是一条直线,要求摄像机的机位处于轴线的同一侧拍摄。只有这样人物的视线方向才是连贯的。返回色调和影调的匹配保持上下镜头色调和影调匹配是镜头连贯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求摄像师在拍摄片子中要十分注意素材色调和影调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剪辑时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不得不把两个明暗基本色调迥然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因为这将使观众感到很刺眼,产生跳动感。返回声音的匹配镜头作为视听语言的最小单位,声音是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剪辑点的声音是否处理得法,决定镜头组接是否流畅连贯。有些镜头的剪辑选择的依据不是画面而是声音。返回景别的安排对于电视创作者来说可以运用不同景别来有效地控制观众的视听注意力,赋予被摄主体以恰如其分的表现意义,同时,景别变化频率和变化强度也会成为形成作品视觉风格和导演艺术个性的在重要元素。不同的景别和景别组合在表达意义上一般是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介绍功能,主要是将画面中信息传达给观众;另一个是创造情绪的功能,即通过一定的视觉感受强度,调动观赏者的情绪反应。景别的安排剪辑中,我们把远景、全景称为全景系列,而把中景、近景、特写称作近景系列。全景系列重在展示空间,以环境为主以人为辅,强调画面的气势,有较强的抒情写意功能;近景系列重在刻画动作,以人物为主环境为辅,强调画面的质感,有较强的叙述和纪实功能。一般来说,在剪接时考虑景别变化的依据主要是叙述清晰、视觉流畅和情绪气氛。返回特写,这种能让被摄对象从所处空间中孤立地分离出去的景别在剪辑中常被作为插入镜头(切入特写)和岔开镜头(旁跳特写)使用。o切入特写是指前面较大场景中的一部分,它往往是用来强调主要的动作部分,它以一个重要人物,物体或动作表情,用一种充满画面的超常视点的景象,来使主要的动作得以突出性的继续。o旁跳特写的画面内容与前面的场景有关,但它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描述的是与前面的场景同时在别处发生的次要动作。它与主要动作相隔,但无论它相隔多远,它都应直接或间接地与叙述连在一起。返回场
本文标题:电视新闻画面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2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