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本次教学目标:理论上理论三种人物类新闻的概念,实践中锻炼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与技巧。教学主要内容:三种人物类新闻的概念、人物类新闻的特点、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教学手段:讲授、观摩、讨论、实践教学过程:项目内容所需时间提问问题导入新课1、学生进行课前新闻播报,就其中的报道进行新闻价值的评价,肯定其发现新闻的能力。2、从一个报道案例入手,引出人物类新闻。7分钟讲授新课课前讨论分析(20分钟)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分析人物通讯采访报道的方法和技巧。65分钟理论讲授环节(45分钟)一、三种人物类新闻二、两种新闻人物三、人物新闻四、人物通讯五、人物专访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七、采访问题的设计八、GOSS采访法实践训练采访策划环节(15分钟)要求学生就采访本校郭银土书记,进行事前的采访策划。15分钟总结归纳本章共学习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人物新闻的概念、人物类新闻的特点和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其中理论重点部分是名词解释,实践方面的重点就是掌握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与技巧,并在采访实践中正确应用这些方法。3分钟第二章人物通讯写作我们所生存其中的社会最核心的因子是什么?是人。人的各种互动关系构成了社会,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新闻反映社会现实,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人,是各种社会情景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和关系,人物通讯就是专门讲述其中一些独特的人的故事,透过他们,我们在反照自身。本章分三节着重讨论三个问题,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写什么人物”个性”是什么?再现人物个性形象的基本方法怎样写?第一节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写什么一、人物通讯的题材范围人物通讯的题材范围主要涉及社会生活中那些突出的、能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的各类新闻人物(后面第十四章所讨论的人物特写其题材特性与之相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之作最简化的归类:1、英雄人物:有非凡壮举或贡献,为社会所崇敬的人物。2、杰出人物,有突出成就、贡献,或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获得较大成功的人物。用”杰出人物”这一概念替换了原来的”先进人物”的概念,其原因是,它涵盖面更大,也使分类更简明。它既包括先进人物,还包括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些突出的新型人物,后者很难用原来的”先进”概念来论释,但他们的确是杰出的人物。比如本章后附录的范例《特殊回报》中的女主角。3、特色人物,这类”新闻人物”都是”平凡者”,他们没有前两类人物的非凡壮举或突出成就。他们所以值得报道,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乎凡的生活道路或追求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素质令人尊重,或某种行为和观念异于传统和常轨,等等。这类”新闻人物”有的还存在争议,但或许正是这种争议更引人关注和兴趣,也带给人们思索。这类人物通讯作品通常显得更有”乎民”特色和日常生活的接近性。如本章后所附范例:《探子屠生》。此外,还有少部分题材属于”反面人物”,这是一些较典型的违法犯罪人物,通讯表现这类人物对社会有一种警示作用。二、人物通讯的写作观——人物个性形象审美价值展示人物通讯究竟写人的什么?在第一章关于体裁的介绍中,我们给人物通讯下的定义是:较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独特个性形象的通讯体裁。第一章有关通讯的通论中强调了一个观念:通讯就是讲新闻故事。那么人物通讯自然就是“讲述新闻人物的故事”。讲故事并不仅仅在讲一个人做了什么,因为他做的事和其他许多人做的事是相同的或类似的,仅仅做了什么并没有独特的”形象”,只是工作或生活记录表。一个人的独特形象关键在于他做事的独特个性展现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怎样做的?怎样能做到?他有过挫折吗?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真正出色地使特定人物的个性形象在你的文字中鲜活起来,这并不容易,因为人的”个性”是心灵内层的东西,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最困难的事。其他通讯体裁也同样要表现人,如果能理解写人的基本道理,那么于其他通讯中写人就比较容易把握了。本章力求明自而又不过于复杂地阐释”表现人的个性形象。的问题,会涉及到一些有关人的个性心理理论的引述。读者可能会觉得麻烦,不过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并由此引导我们对人的采写途径迸行思考与探索。(一)模式化标准杰出人物和英雄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此,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但现在,这一”榜样法则”在实践中导致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我们反思: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写榜样,而在于怎样写榜样,更本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界定和理解人物通讯中的榜样这个概念?怎样写更符合传播规律的人物通讯以及怎样写更有效果?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甩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明显弊病。一些读者对此评价说:典型都是真典型,就是让报纸给宣传假了。”((新闻业务》1984年第4期,第5页)因此;是否真实可信地表现新闻人物,是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而不是以先验的”法则”却主视说教的思维想当然地”塑造”人物,是使我们的报道能为受众乐于接受并能真正产生社会效果的根本。(二)问题与偏差先看下面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在改革中崭露头角的年轻的企业领导人接受采访的对话:采访者:“你一定经常加班加点,忘记了休息?”被采访者摇了摇头:“不,我一般不加班加点。我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问内完成。休息时问我要用来看书。”采访者迟疑了,“那么,你有没有生病不休息,把病假单塞在口袋里?”被采访者想了个好办法。“不,现代社会要求讲究效率,拼身体不是办法啊。”有点失望的采访者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个问题上,“听说你爱人原来在新疆工作,你探亲时,是不是还惦念着工作,未等假期满,就提前赶了回来?”被采访者再次表示了遗憾:“我还嫌假期短了呐。她是搞计算机的,有的革新项目我还可以和她在那里商量呢。”((新闻记者)19网年第5期,第16页)这段采访对话说明什么呢?采访者用某种先验的”榜样模式”来规范采访对象,他树起一根榜样的杆子,对方却顽固地拒绝爬上去。对方是否在嘲弄采访者我们不知道,但至少今天我们很难从这样的采访中感到记者真的在担负一种有价值和有责任的工作。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时,这位劳模说,他多年来养成个毛病,不愿见记者。原因是什么呢?劳模给这位通讯员讲了3件事,摘录如下:I96I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苯,当工组长也能独当一面。惟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排了办公窒,准备了办公桌,可他只要了一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子登出来,对马永顺这段“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着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1971年,马永顺去北京参加全国林业会议。有位记者去采访他,对他说:”我想把你的精神境界反映出来,这次我想往深挖一挖,请你好好和我谈谈。”马永顺一听,不知怎么“深挖”,精神立刻紧张起来。那位记者说,“你做了那么多感人的事,心里是怎么想的?”老马爽快地回答:“我想的是,没有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我马永顺的骨头渣子早就烂没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当然应该多出力啦!”那位记者对这种回答不满意,说,”你这是朴素的阶级感情,对你这位全国劳模来说,只想这些是不够的。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要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被压迫被剥削民族还没解放。”马永顺心想:这哪里是采访?分明是在给我上政治课。不久,记者的大作发表了,说马永顺”站在兴安岭,眼望全中国,想着全世界。”有人问马永顺:”你的境界真高啊!”马永顺苦笑着说:”那都是记者给我拔得高。”从此,他怕记者再深挖,见了记者总是躲着走。1982年马永顺退休后,年年春天都上一两次山,栽一些树苗。1990年又招来记者的采访,可是这位记者为使英雄形象”高大”,不光写他春天上山造林,还写他扶育、整地。年近八句老人也这么干,当然引起老英雄的反感。马永顺向林业局常陪记者采访的一位同志风趣地说:“我老了,干不动了,春天上山造林都没干多少。请你转告那位记者,不要再逼我夏天扶育、秋天整地了。”马永顺讲完三件事,感概地说:“我不懂新闻,可我总觉得记者采访应尊重被采访人的意见,不能瞎忽悠。”“没文化”也”不懂新闻”的老马要”有文化、懂新闻”的记者”不能瞎忽悠”。当记者一门心思想要”塑造”榜样时,他会把现实中的人物和事实”文化”成什么呢?当记者习惯性地把活生生的人物放在某种先验的说教话语模式中过滤、屏蔽相挣化,最后从”宣传生产线”上产出标准化的”榜样”时,读者是否真的买账?类似的,一位先进人物曾对人讲,他怕报刊报道他的事迹,原因是一伯把他写得太高,看了脸上发烧;二怕把别人的成绩也去的球。事后一位作家问她“当时想什么?”她说:“我想到了祖国的荣誉,想到了人民的嘱托,浑身充满了新的力量……”她转而笑道,“这是记者的语言。这是他们想当然的,一点也不真实。”(同上)用不着引述传播学以及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己被充分证明的效果理论,”一分钟报纸”、”花5分钱买了个爹”这是早在奶世纪80年代中期读者对我们当时的报纸无可读性以及僵化的说教味的批廿歌当时的报纸是5分钱一份卜而今天的读者则是更具有理解力的读者。也许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记者,因为至少在很长一段时期,”非标准化产品”通常容易遭枪毙。但中国社会改革的发展同样会带动新闻界的改革:《中国青年报》1985年11月15日刊登一篇”破格”的人物通讯《福强玻璃店的新主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有某种新东西”,但绝对够不上榜样标准,甚至是有争议的个体户姑娘。作者在通讯结尾处一段简短的话实际上是留给同行们,”留给整个新闻界思考的:没到这之前,我曾向一位新闻同行询问玻璃店和这女主人的情况。回答是,”现在看来还不成熟……”“不成熟”,当然就很难把她塑造成”榜样”而登”大雅之堂”。但这位记者终于把她写了出来,而报纸也刊登了,这篇也许是前所未有的人物通讯由此在我们的报道史上打开了一个”禁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深度报道在中国的迅速掘起,新闻界自身开始了对陈旧的新闻观念的反思。”记者不愿在报道中充当'法官'评断是非。也不愿充当'交通警',指挥读者。往东去,不准往西去'。记者只充当一个高明的'导游',他把归到他的名下,无颜见人;三伯硬要加上老婆拉后腿的情节,不好意思回家。(摘自《新闻业务》1984年第2期第28页)当年中国女排辉煌时期被大量报道时,一位女排姑娘谈过这样的事:她在训练时,累倒在地板上,抹着眼泪接教练不停扣过。风景点的精妙之处巧妙地指点给'游客'后,自己便抽身隐退……”(樊云芳、丁炳昌:《新闻文体大趋势一一”全息摄影”》,(中国记者)1988年2期)。1988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一人沉浮千夫评说——步鑫生被免职后的种种议论》,特别提到了新闻界的责任。背景是:1984年,几乎全中国新闻媒体都同时”隆重推出”一个人:浙江海盐县衬衫厂厂长步鑫生。他被新闻媒体塑造为新时代企业改革家的最新榜样和先驱,新诞生的”步鑫生模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现代化的未来。但1988年1月,几乎全中国的新闻媒体又在“批判
本文标题: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2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