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绪论_第一章新闻传播活动
2011/2《新闻学概论》主讲:刘凡2011/2/28绪论“新闻学”与《新闻学概论》课程安排1、相互认识2、了解“新闻学”3、熟悉《新闻学概论》我的联系方式:QQ:85284350TEL:13710512607(662607)E-mail:fancyliu1115@126.com游戏识同学目的:增进认识规则:1、老师叫同学甲、乙、丙到台上,并秘密告之甲一信息。2、甲通过肢体语言的表演(不能使用文字和口头语言)向乙传递这个信息。乙同学接收完,再通过表演传递给丙。同样,丙要通过表演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全班同学。3、座位上第一位猜出该信息的同学胜出。“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重点研究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闻事业,具体包括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新闻事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全部新闻业务的技能和知识,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原则等。新闻学包括三大块:——历史、理论、应用历史新闻学——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理论新闻学——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应用新闻学——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萌芽与形成1644年,英国著名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词《论出版自由》,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新闻传播问题的文章。1845年德国人普尔兹撰写的《德国新闻事业史》一书,使得新闻学研究跳出了纯业务技能的狭窄范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标志着新闻学学科开始形成。2、成熟与发展1903年美国新闻记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1922年美国著名报刊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和1924年美国著名报人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等几本新闻学专著的出版,是新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3、借鉴传播学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开始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新闻学在中国•1、起源与成熟(1918年—20c40s)20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新闻学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标志是三本有代表性的新闻学专著的出版: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2、无产阶级新闻学(20c20s—20c40s)•3、社会主义新闻学(20c50s—20c70)•4、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迅猛发展(1978年以后)•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新闻学研究硕果累累,学科地位不断提升。•1987年,新闻学被国家科委正式列为15个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之一,从此,新闻学终于取得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1997年,新闻传播学一跃成为一级学科,新闻学成为下属的二级学科;2004年中央又将新闻学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新闻学专业?•为了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在大学中我们该做什么?如何学习“新闻学”?•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新闻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但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如何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学好专业课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广积博览,学好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培养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新闻实践,明确政治方向,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熟悉国情和社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涉及新闻学的三部分内容,侧重于新闻理论。主要是介绍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进一步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打下基础。《新闻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新闻定义和特征;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新闻事业的属性和功能;新闻选择与新闻价值;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媒介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的管理与经营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学习《新闻学概论》的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一、能够正确指导具体的新闻实践(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的进行正确的改革。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四、指导我们正确的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如何学习这门课?案例教学法,把原理的讲解与当前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联系起来,同学多多关注新闻业界的变动并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课堂发言与考勤、新闻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构成)推荐阅读:•1、《新闻学》,徐宝璜,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1919年12月第1版。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搜索作者“徐宝璜”即可•2、《邵飘萍新闻学论集》,邵飘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4、《报刊的四种理论》,[美]威尔伯·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一章新闻传播活动2010/03/07一、何为新闻传播活动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们之间新信息传播二、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1、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人的社会性—关系—传播2、新闻活动起源于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生存说人类最初注意新闻,决非源于人类有好奇心,像现代人类关心桃色新闻那种情形,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就是到今日也仍是和他们生存关系密切的新闻,最为人类所首先注意,而且被注意的最普遍。人类为了生存,便不能不有相互报道消息、提供意见这一事实的要求,而这要求,逼迫着人类,必须制造种种技术来适应它。自然论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传播消息的说话器官和一个接受消息的器官。这两个不仅生着而已,而且永远在想发挥它们自己的作用。人类同时又被赋予无尽的好奇心,它创造了一种对事物不断的兴趣,关于别人的举动行为,对于自然所发生的程序和事情,对于不论远近每一个人物的情况,都有无限的兴趣。三、新闻活动的途径•1、亲身传播•2、群体传播•3、大众传播(新闻事业)四、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指专门的新闻机构及其所从事的开放性的新闻活动。•新闻事业是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1、专业化的传播机构和专门化的从业人员。•2、形成了大范围的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3、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4、规模较大和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五、人类早期的新闻活动口头新闻的传播图画、实物、声光新闻的传播文字新闻的传播案例讨论•以下案例说明了什么?•在你生活中你能切身体会到吗?举例说明?•有鉴于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如何要求自己?案例:希特勒纳粹宣传•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说过,报刊是政治宣传工具中最有效的一种。在纳粹统治时期,国民教育与宣传部每天举行德国政府记者招待会,通过“语言训令”和“每日指示”向各报社发布每日宣传口号和内容。对偏远地方用电报或信件发出相应指令。各报社必须根据这些指示,取舍新闻消息,拟定标题内容,撰写有关社论。•1933年10月4日,政府颁布《报刊法》,规定新闻业是一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雅利安血统,配偶不是犹太人。同时,明令编辑们“要使报刊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防和其他文化与经济……或者有损德国荣誉和尊严的东西”。纳粹当局非常重视广播的宣传功能。希特勒执政后,立即对德国广播公司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广播内容,使各地区的广播电台实际上成为全国广播电台的转播台。纳粹德国从1933年起开始成批生产一种廉价的大众收音机。1939年全国的收音机总数达到1082万架。对来自国外的广播,尤其是反法西斯的报道,纳粹当局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设立大量干扰电台,以严刑威胁,禁止收听外国电台广播。案例:罗斯福“炉边谈话”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就职总统第8天进行了第一次炉边谈话。此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几乎毁灭了美国,1932年冬天,美国有1300万人失业,1933年初,美国又出现了信用危机,银行倒闭,出现了全国性挤兑风潮。为拯救金融业,罗斯福促使国会宣布所有银行从3月9日起休假4天,银行即将开业前夜,他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屋外春寒料峭,炉边暖意融融。坐在总统府外宾接待室壁炉前的罗斯福,对听众们娓娓而谈:“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抵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要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放在床垫下更保险。”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在部分开业银行前,人们又排起了长龙,他们将手中的钱重新存入银行。不到一周,占全国总数3/4的银行复业,一度关闭的证券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罗斯福在他4届总统任期内,共进行过30次炉边谈话。每一次都是在美国面临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聆听总统的炉边谈话也成了当时美国人民的一项重要爱好。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像与老朋友聊家常,言辞朴实、真挚,语调亲切、动人。案例:“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年10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空中水银剧场”突然报道出一则惊人的消息,说有不明飞行物降临美国新泽西州,一群形象丑陋、手持喷火器和毒瓦斯的火星人正在展开对地球的攻击。这条消息立刻引起整个美国的一片恐慌。人们蜂拥到大街上准备逃生,很多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也有一些勇敢者拿起武器,准备抵抗入侵者。在华盛顿州的康克托,当听到“火星人”捣毁通讯和电力系统时,该城正好停电,黑暗使全市居民更加惶恐不安,他们愈发相信真的是“火星人”杀过来了。这个广播剧根据19世纪作家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火星人入侵》改编,在万圣节前一天播出这个节目。多数听众错过了节目开始前的声明:“本剧改编自H.G.威尔斯的同名科幻小说”。为了让节目更真实,使用了记者在事发现场向听众报道“兴登堡号”坠毁的录音:“太可怕了。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场灾难。噢,天哪!……”到了描写记者亲眼目睹火星人走出宇宙飞船的时候,电台做了无声处理,几秒钟的寂静后,突然尖叫声四起。“噢,上帝啊,它们是……太可怕了!噢,上帝啊!”然后,麦克风失灵,所有声音都消失了……时间就这样在无声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终于有声了,他用极其怪异的声音问:“你们好!能听到我吗?有人在吗?”那时候人们早就夺门逃走了。幸运的是恐慌中没有人死亡,不少人因为恐惧而想到了自杀:一个男子发现妻子手里攥着毒药在浴室里歇斯底里地尖叫;还有一位妇女衣衫不整地冲进警察局,说她遭到了火星人袭击。900万人收听了节目,大约175万人在恐慌中采取了行动。官方责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立刻澄清事实真相。很快,电台中止了节目,开始播放“公开声明”,但此时,收音机旁已经没有听众了。
本文标题:绪论_第一章新闻传播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4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