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从不同角度看上海世博08传播余萍学号:0805039048第一部分:背景材料材料一:人民日报:世博盛事再兴“中国红”2010年05月01日09:43来源:人民日报4月30日上午,上海世博会旗林升旗仪式在中国馆前广场举行屠知力摄“我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声音,整晚回荡在开阔的黄浦江上,回荡在城市与乡村,回荡在人们的心中。由此开始的184天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后的又一盛事,成为中国人民为之自豪与骄傲的盛会!此时此刻,一颗颗礼花弹,划亮摩登楼群的轮廓,也照亮了红红的中国馆……这是“中国红”的时刻。共建共享的世博一颗颗火热的中国心跃动、凝聚;一句句铮铮誓言响起:“我奉献,我参与”“中国若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份异彩!”8年前,在赢得世博会主办权的摩纳哥之夜,中国人这样庄严承诺。如今,这份“异彩”已在眼前。中国国家馆的银色裙摆下,设计新颖、洋溢不同地域风情的各省区市馆,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也是各地踊跃参与世博会的明证。上海市政府披露,世博会在建设、运营两方面总投资286亿元。全国各地成立专门办博机构,选派优秀团队,完善展示方案,设计主题活动周,努力通过上海世博会,加强同各参展方的交流与合作。大多数省区市展馆采用了声光电的新技术手段,影像互动、环保概念车、动车驾驶体验、4D影院、仿真机器人……让参观者目不暇接。“今天,世博园就在旁边,我再次见证了历史。”此时,上海市卢湾区的陈晶龙遥想当年,激动地泪流满面。8年前,他不曾想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竟有1.8万户居民、272家企业动迁。他与工地比邻而居,无法开窗透气;身处家中,每28秒就听到一辆建筑车轰鸣而过——面对生活的困扰,陈晶龙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因为,这项工程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光荣,更是祖国的荣耀。陈晶龙的故事,讲出了东道主的心声。无论是参与建设,还是提供服务,中国人始终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世博。75岁的上海老人朱俊贤,一人一车,先后6次入藏,向西部讲述世博的传奇。光荣入选001号世博人家的程叔雏,重装卧室,添置家具,和邻居一起学英语、学礼仪。做过两年义务讲解员的倪文灏,写下一份“世博园三日游攻略”,一经在网上发出,便引来热烈追捧。402万窗口单位员工,精益求精,演练技能,一批批“服务明星”应运而生。浙江选拔60名世博会志愿者,报名者超过3000人。江苏省太仓市把180万株月季种进了世博园。集全国之力,万众一心,才有了这场世博会。今天,我们将一起见证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现一个民族齐心向往、奋斗的未来。以人为本的世博“留住脚步,带走感动”。人们处处能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对人的尊重徜徉在中国馆,人们一次次感受心灵的震撼: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人的客厅竟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10年时间,只有破旧桌凳、简陋书架的客厅,增添了冰箱、14英寸彩色电视和钟表。再过10年,中国人的家庭多了组合家具、21英寸彩电、VCD和电脑。到2008年,液晶电视、高档沙发、精美装饰进入普通家庭。30年一挥间,中国人生活得越来越美好!对人的尊重,在上海世博会处处能感受得到。159年来,世博会首次设立残疾人馆。在“生命区”,你可以戴上眼罩,在黑暗中拄着盲杖,靠嗅觉、听觉和触觉感知鸟语花香;在“阳光区”,你可以近距离接触导听犬、介护犬,欣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展馆内,通行无障碍设施让坐轮椅的肢残人不受区域限制,电子盲杖帮助盲人解说每一个展项。世博会的举办,将“理想城市”变成了现实。园区动工之初,一批建于本世纪初的居民楼,从最初的规划红线内被“抠”了出来,1万余户居民因此免于搬迁。长宁区有230万平方米10年内不会列入拆除的公房,涉及124个小区。有着20多年房龄的程桥二村是首批改造小区之一。改造前,用水不畅、道路不平等问题常年困扰居民。外阳台修缮、二次供水管道改造、道路整修……20多个项目同步启动,小区“生机焕发”。何止是上海的小区在变。天坛、水立方,变幻的造型,彰显首都人文、科技、绿色的理念。高铁列车、阵列小球,精彩的构思,展现天津对生态、和谐的不懈追求。如一只青瓷巨碗的浙江展厅,细致描绘山水与城市共生的故事。似一条破浪帆船的福建展厅,着意表现家园与历史同行的灵感……低碳环保的世博一次游览,打开人与自然和谐的通道;一程体验,更新你我生活和发展的理念1851年,浙江南浔的“辑里湖丝”获得首届世博会金奖,中国与世博由此牵起第一根红线。而今,世博会所展示的不仅是工艺品,更多的是先进科技。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零碳馆”,太阳能、风能甚至吃剩的饭菜,都被用来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零碳馆”屋顶上设立22个彩色风帽,随风转动,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每个房间。在这里,“空调”制冷用的是黄浦江水,房子也不单是居住空间,还是一个生产资源的机器。一位前来参观的学生说,过去他喜欢“追星”,羡慕明星的排场,如今则对某些明星的高排碳量嗤之以鼻。2008年夏天,麦当娜一场“火辣与甜蜜”巡回演出,排碳1635吨,相当于100瓦电灯泡4000年产生的碳浦西园165米高的烟囱,原是南市发电厂的标志。如今,烟尘消失,烟囱下变成奇异的未来探索馆。在世博园中,节能、绿色技术随处可见:太阳能发电达到4.5兆瓦;氢能源汽车、纯电容的汽车让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中国馆等大型建筑充分利用雨水,经过沉淀和过滤之后,能基本满足园区卫生清扫和绿化灌溉需要。夜晚,在世博园浦西企业馆展区,被昵称为“魔方”的上海企业联合馆,正在上演一场令人震撼的灯光秀。伴随如梦如幻的音乐,建筑外立面的LED灯光和建筑物顶端的镭射灯演变出奇妙无穷的图案。殊不知,这座“魔方”建筑运用了10余项全球最新技术,其屋顶布置了10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屏,收集太阳能生成的95℃热水,通过超低温发电新技术,可输出75—100千瓦的电。该技术开辟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全新途径。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在欣赏各国精彩绝伦的建筑、异彩纷呈的展览之时,我们深刻感受到,科学发展观是成功办博的核心理念,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人类的进步。园门打开了,我们将领略世博带来的“思维盛宴”,开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宋光茂姜泓冰马跃峰沈文敏)材料二:解放日报:世博园区控烟“要诀”值得好好总结借鉴2010年10月11日15:42来源:解放日报【字体:↑大↓小】世博园里烟民,看上去很像在打游击。墙角边看看左右没人,赶忙掏出烟来点上;匆忙行走中,还能前后如接头暗号般跟人借个火。这些在被动吸“二手烟”的人眼里,几乎就是不受欢迎、素质不高的代名词。但组织方的话却另有一番深意:烟民同样是游客。有点“可以被教育好”的味道,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组织方在对待园区控烟问题上的理念和方法。一是服务的个性化,在面对不同游客的截然相反的需求时,如何去调和这种矛盾,让所有游客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所以组织方选择了增加吸烟点,满足部分烟民的需求,并且让他们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过过瘾”,这样一来可以不影响其他游客。二是文明宣传的善意化。虽然在公共场合吸烟是种有损文明的举动,但他们没有将烟民划为“公害”,而是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通过各种善意的提醒,达到控烟的目的。比如一进世博园,游客手机上会马上收到一条短信息:“欢迎您来到世博园区!请文明观博:耐心等候不插队、爱护展品不乱碰、垃圾分类不乱扔、控烟区域不吸烟、领取赠品不争抢、言语文明不喧哗”。如此善意的提醒便于发挥游客控烟的自觉性。从这个角度上看,世博园区里控烟的“要诀”值得好好总结、借鉴。素质需要提升的市民同样是市民。他们需要的是解决一些实际的需求,以及被尊重、受善意提醒的权利。一座文明的城市,需要包容各种不同需求的市民,采取好的制度设计、善意的文明宣传方式、明确的奖惩办法,让市民在受到鼓励中改掉缺点、自觉提升文明素质。第二部分:材料对比与分析:一、两报评论文章共同点:1、标题形式虽然单一但内容却详尽,且通俗易懂。工整且读起来顺口,并且简单的标题简洁明了的揭示了报道内容,让读者一读便知。《解放日报》在开题的时候就简洁明了的指出要借鉴世博园里的控烟要诀,开篇点题,直追文意;《人民日报》也是在开题就说了该报道的中心论点,恰到好处的点出了该报道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可以知晓该报道所要报道的内容。2、文章内容层次多样,内容充实。《人民日报》在文中采用的是小标题的形式,分别是:“共建共享的世博,以人为本的世博,低碳环保的世博”给文章赋予了层次感,内容立体充实,富有条理。《而解放日报》虽没有用小标题的形式,但是举了世博园中的几个具体的例子,让文章有了真实感,并且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3、文中论点都较鲜明,论据充足、明确,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人民日报》中的对低碳世博的报道,对人文世博的报道,都是比较具有典型性的。而《解放日报》则更是采用与市民比较接近的生活中的人、事来作为该评论的论据,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读起来非常有渲染力。二、不同点1、读者的定位差异;《人民日报》的主要读者是一些年龄相对年轻、思想比较先锋、时代感偏强的经济活跃群体,他们关注的是世博的发展进程;而《解放日报》的主要信息受众是“寻常百姓家”,这是一个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关注习惯都相对稳定的群体。他们则更关注生活中的世博。2、《人民日报》的评论主要追究世博新闻信息本身的报道,《解放日报》则更注重于对世博新闻事件幕后信息的揭秘。比如5月1日和2日分别对开幕式、开园式幕后故事的通版报道。《人民日报》的文章配有相关的图片信息,使得报道内容更有说服力,形象具体的写出了世博会给中国带来的盛兴。《解放日报》则从世博会的控烟方面来进行评论,将论点定在了学习的主题上,具有引导舆论和公民行为的作用。两篇评论的论点不同,论据形式自然也就不一样了。3、从报道侧重点来讲虽然二者都积极致力于为世博参观者提供服务和提示类讯息,但《解放日报》细节化,具体化。如:对世博园内细节的把握“但他们没有将烟民划为“公害”,而是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通过各种善意的提醒,达到控烟的目的。”就是很好的新闻角度。《人民日报》的新闻视角则显得更加宏观,同时也更偏重于对世博社会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挖掘。如着重报道世博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随着世博会的成功召开,我们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也会随之提升不少的。4、《解放日报》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从该报道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一座文明的城市,需要包容各种不同需求的市民,采取好的制度设计、善意的文明宣传方式、明确的奖惩办法,让市民在受到鼓励中改掉缺点、自觉提升文明素质。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而《人民日报》主要是宣传党的思想和方针的政论性评论文章,因此较为官方化一些。也可以从该报道中的语句体现出来:“此时此刻,一颗颗礼花弹,划亮摩登楼群的轮廓,也照亮了红红的中国馆…这是“中国红”的时刻”。5.综合言之,《解放日报》在涉博报道深度上更为考究,而《人民日报》则在涉博信息的广度上见长。但两篇评论都有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度剖析世博以及世博园内的况景,论据充足,论点丰富有理,都对世博进行了很详尽的描述,各有其特点。都是很好的评论文章。
本文标题:解析媒体报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4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