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司第*党支部忆党迹、学党史、强党性知识竞赛活动竞赛规则一、竞赛由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描述题和图片题组成;二、其中填空题每题5分,判断题每题5分,连线题每题20分,描述题每题10分,图片题每题5分;三、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四、参赛队员在答题板上作答,举牌与作答必须为同一人,个人得分计入举牌者;五、小组成员之间可讨论,但不得与其他组讨论。填空题填空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5分段落里括号内为答题内容部分题目会有字数限制填空题第①题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和()。答案:民主、科学填空题第②题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受()、()、()这三大敌人压迫,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旧中国人民的头上。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注释: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倾销工业产品;封建主义---软弱无能的清朝统治;官僚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寻租,官商勾结,任人唯亲填空题第③题1919年5月4日由学生掀起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上的外交失败答案:巴黎和会注释: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填空题第④题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有两位关键人物起到了主要作用且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创始人,分别是发表《谈政治》一文的()和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答案:陈独秀、李大钊注释: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在共产党建立之初,陈独秀建立的中央党支部在上海,与李大钊建立的北京支部保持相对独立填空题第⑤题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的时间里,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1923年2月4日爆发的()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答案:京汉铁路工人注释: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压迫,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政治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著名律师、共产党员施洋等52位先烈在这次罢工中被军阀和帝国主义军队杀害,300多人受伤填空题第⑥题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的政治基础答案:国共合作注释:相比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还提出了节制资本和政权为平民所共有的主张,这已经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较为一致了,可见此时,孙中山在对革命历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吸纳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这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中国民主共和历程的新道路填空题第⑦题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七字)的论断答案:枪杆子里出政权注释: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党的最高会议“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填空题第⑧题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一部以迅速行动包围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同时,第十七路军囚禁了陪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张学良、杨虎城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又称双十二事变答案:西安事变注释: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前没有与闻此事。事变一发生,张学良立刻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研究,派遣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自此以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国共两党关系开始改善。填空题第⑨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史称“()”答案:平型关大捷注释: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填空题第⑩题()、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答案:统一战线注释: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填空题第①①题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日本军队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月()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答案:9、3注释: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填空题第①②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之间的矛盾。答案:上层建筑注释: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填空题第①③题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它是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答案:力争上游注释:总路线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身规律。尤其是宣传工作重在“多”和“快”上,轻视了“好”和“省”,客观上推动了“大跃进”盲动行为。填空题第①④题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经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审定的《()》(12字)一文。文章鲜明地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释: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和我国迈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做好了思想准备。填空题第①⑤题1979年3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指出:在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答案:共产党的领导注释: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1992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把它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填空题第①⑥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10字),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案: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注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兼顾了社会、国家、人民三方面的利益,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符合人性的要求;对于社会来说,国家强大了社会才稳定,因此,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稳定的必然条件;对于国家来说,生产力发展了国家就强大,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国家强大的必经之路。填空题第①⑦题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个构想,首先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经过长期酝酿,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答案:台湾注释: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达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宣布了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进行交流。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并可保留军队等等。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填空题第①⑧题“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答案:皖南事变注释: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填空题第①⑨题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都是纸老虎”答案:反动派注释:1946年8月6日下午5时,毛主席在
本文标题:党史知识竞赛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2101 .html